娃的這些鬧心行為,可能是“感統失調”惹的禍,不干預會影響一生!

生活中有許多孩子存在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笨手笨腳,閲讀課文吃力、有時多動愛插嘴或者害羞怕生,平衡感不好、愛啃手、常常情緒不穩定等現象。有一些家長認為這是正常的現象,長大了就好了。直到央視報道了兒童感統失調的現象,許多家長和老師的腦海裏才有了感統統合這個概念。

娃的這些鬧心行為,可能是“感統失調”惹的禍,不干預會影響一生!

你是從什麼時候知道感覺統合這個詞?有的家長在電視上看過,有的家長從老師那聽説過,有的家長從未耳聞,孩子的感覺統合出現問題不是病!80%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感統失調現象。




01

什麼是感統失調?


感統失調的全稱為感覺統合失調,即寶寶大腦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很輕微的障礙,是大腦功能失調的一種,也有被認為是學習能力障礙。感統失調的寶寶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寶寶的大腦和身體各部分的協調出現了障礙,使得許多優秀的方面表現不出來。

感覺統合失調包括觸覺敏感、前庭失調、本體感失調、固有平衡感失調、左右腦平衡失調、視聽覺失調,因為感統失調可以通過藥物治療配合感統訓練可以糾正,因此,感統失調並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病症。



娃的這些鬧心行為,可能是“感統失調”惹的禍,不干預會影響一生!



前庭覺失調錶現



表現為好動不安,走路易跌倒,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容易違反課堂紀律,容易與人衝突,調皮任性,愛挑剔,很難與其他人同樂,也很難與別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慮別人的需要,還可能出現語言發展遲緩、語言表達困難、説話遲。

娃的這些鬧心行為,可能是“感統失調”惹的禍,不干預會影響一生!


本體覺失調錶現



坐在座位上喜歡扭來扭去、動作笨拙、自理活動差等。



觸覺失調錶現



表現為緊張孤僻不合羣,害怕陌生的壞境,咬指甲愛哭,愛玩弄生殖器,過分依戀父母,容易產生分離焦慮,或過分緊張愛惹別人,偏食或暴飲暴食脾氣暴躁。



娃的這些鬧心行為,可能是“感統失調”惹的禍,不干預會影響一生!


視覺失調錶現



表現是無法流利地閲讀,經常出現跳讀或漏讀,多字少字。寫字偏旁部首顛倒,甚至不識字,學了就忘,不會做計算,常抄錯題抄漏題等。


娃的這些鬧心行為,可能是“感統失調”惹的禍,不干預會影響一生!

聽覺失調錶現



語言處理能力差,跟他講話需要重複好幾遍,或者説一句話需要反應很長時間,跟讀長句有困難等。




02

孩子為什麼會存在感覺統合失調問題?


引起感統失調的因素有很多,特別是現代都市化的進程,家長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同齡玩伴的喪失,感覺統合能力得不到應有的鍛鍊,多多少少都有些感統失調只是有些輕微的表現不出來:


A、生理原因(先天性的)


(1)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調;


(2)早產或剖腹產造成幼兒壓迫感不足;造成觸覺失調。

(3)懷孕期間不正確的吃藥和打針對幼兒造成的傷害;


B、環境及人為的原因(後天性的)


(1)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使兒童活動範圍變小,大人對幼兒過度保護,事事包辦,導致兒童接受的信息不全面;


(2)父母太忙碌,輔導少,造成幼兒右腦感官刺激不足;


(3)出生後,沒讓孩子經過爬就直接學走路,產生前庭平衡失調;


(4)父母或保姆不讓孩子玩土,玩沙怕弄髒,造成幼兒觸覺刺激缺乏;


(5)過早使用學步車,使幼兒前庭平衡及頭部支撐力不足;


(6)父母要求太高,管教太嚴,人為地造成孩子壓力太大,產生拔苗助長的挫折感。


感覺統合問題長大後會好嗎?


很多家長以為“孩子還小,長大了就會好”,實際上感統問題長大後,不僅不會好,還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困擾。


為什麼感統問題長大後不能自愈?


因為感覺統合的過程是在大腦內完成,人的大腦在12歲基本發育完全,一般不會再變。一個人從小有感統問題,若不進行調整,到了12歲之後基本固定,再幹預也很難有效果。

娃的這些鬧心行為,可能是“感統失調”惹的禍,不干預會影響一生!


▲本圖根據著名幼兒心理和教育專家本傑明·布魯姆理論繪製


那麼伴隨着感統問題長大的孩子,可能會存在哪些困惱?


娃的這些鬧心行為,可能是“感統失調”惹的禍,不干預會影響一生!

理解能力弱,聽而不見



聽知覺不足的孩子常常對語言的表達和理解出現偏差,小時候常忘記老師説的話和佈置的作業;長大後也容易因為溝通不暢,無法順利進行團隊合作。



缺乏自信,容易自卑



前庭覺和本體感不足的孩子往往缺乏自信,做事沒有方法,消極退縮,手腳笨拙,容易緊張孤僻不合羣。這些孩子長大後,遇事容易悲觀,放棄。


娃的這些鬧心行為,可能是“感統失調”惹的禍,不干預會影響一生!



意志力差,耐心不足



存在感統問題的人往往意志力較差,不能進行長久堅持,經常陷入到自我懷疑的情緒中。



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差



存在感統問題的孩子害怕陌生環境,習慣沉浸在自己狹小的圈子裏獲得安全感,很難接受新鮮事物。難以接受新事物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很少提升自己,容易止步不前。


04

如何改善孩子的感統失調現象?


感覺統合失調現象不是病,是一種腦功能失調,它不需要吃藥,只要在黃金期,對孩子進行科學系統的感統訓練,能很好地提升大腦對信息運行處理的效能,增強孩子的學習能力。




北斗星兒科門診感統訓練,由兒保科專業醫生護士和物理治療師設置個性化一對一科學訓練方案,採取趣味化訓練模式,讓孩子在輕鬆、快樂的環境下完成訓練,從而實現能力的提升。


人的大腦在12歲基本發育完全,超過12歲再幹預很難有效果,所以對孩子來説,4-12歲是感統訓練的黃金期。




前庭覺訓練:

正確接受臉部正前方視、聽、嗅、味、觸的信息,過濾無用信息,集中注意力。


本體覺訓練:

感受身體所處的空間位置、運動狀態,是身體與大腦協調配合及計劃性處理信息的能力。


娃的這些鬧心行為,可能是“感統失調”惹的禍,不干預會影響一生!


觸覺訓練:

通過温、濕、疼、壓刺激,感受並認知世界,不害羞,不焦躁。


兒童的感覺統合與專注力息息相關,感統失調的孩子,往往無法集中注意力,影響着他的學習和生活諸多方面,所以及早干預尤為重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71 字。

轉載請註明: 娃的這些鬧心行為,可能是“感統失調”惹的禍,不干預會影響一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