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年以來,人類一直在與病邪作鬥爭,在幾千年的醫學發展史上,唯一連續幾千年未曾斷層的醫學,就是中醫學。
在過去的幾千年中,中醫一直在奮力地為捍衞生命健康而努力,時至今日,中醫在臨牀中依然綻放着獨樹一幟的光輝。
古往今來,人們最害怕的疾病是什麼?可能很多人會説,當然是“癌症”啦,其實最讓人害怕的疾病應當是“温疫”。
為什麼呢?温疫具有傳染性。
《黃帝內經》曾説,“五疫之至,皆向染易”,不僅需要“正氣存內”,還需要“避其毒氣”。
對於防疫的方法,中醫自古就有奇方妙法,比如大唐藥王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就有“避温”專篇,其中收載的一些方法,對於防疫有着積極的作用。
一、桑根闢瘟方
原文:正月旦,取東行桑根,大如指,長七寸,以丹塗之,懸門户上,又令人帶之。
處方:桑根或桑白皮20~30克,硃砂1~2克。
用法:正月初一或温疫流行時,將桑根(或桑白皮)與硃砂混勻,盛於布袋中,懸掛於門前或家中四角,外出時並佩戴於腰間。
解讀:《外台秘要方》也載此方。《本草綱目》謂,桑白皮,甘寒,補虛益氣,瀉肺中水氣,瀉肺火,治肺氣喘滿,止霍亂吐瀉,殺腹髒蟲。
丹即丹砂,又名硃砂,甘,微寒,有毒,殺精魅邪惡鬼,除中惡腹痛,解痘毒,驅邪瘧,還可解沙蜂叮螫毒。
《外台秘要方》也載口服一味硃砂可闢温疫。
二藥配伍,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殺蟲、止咳平喘之效,可用於熱性疫病的預防與治療,染疫患者臨牀可見發熱、咳喘、神昏等症狀。
方中特別強調了桑根之份量,如“大如指,長七寸”之謂,可見此方用作防疫時,桑根劑量要足夠,否則可能影響療效。
《肘後方》所載此方並無丹砂,因此若無硃砂也可。
二、雄黃散
原文:避温氣,雄黃五兩、硃砂、菖蒲、鬼臼各二兩。上四味治下篩,以塗五心額上鼻人中及耳門。
處方:雄黃25克、硃砂10克、菖蒲10克、鬼臼10克
用法:上四味共磨細粉,温疫流行時,將藥粉塗抹於雙手心、足心、胸前、前額兩眉中間、鼻唇溝及兩耳耳門穴處。或取此藥粉10克裝入布袋,製成藥囊佩戴於腰間也可。
解讀:《外台秘要方》也收載此方。
雄黃,苦寒,有毒,《本草綱目》謂:能殺百毒,闢百邪,殺蠱毒,人佩之,鬼神不敢近。帶之入山林,即不畏蛇。又治暑濕瀉痢與傷寒咳逆。
古方常以一味雄黃或吹鼻中或佩戴頭上腋下或灑屋內以辟邪。可見雄黃可能有廣譜抑菌抗病毒的作用。
硃砂,甘,微寒,解毒祛邪辟瘟。
菖蒲,辛温,《本草綱目》謂:主治風寒濕痹,咳逆上氣,喉痹腫痛,温腸胃,止心腹痛,霍亂轉筋,治鬼氣,殺諸蟲。
又謂:端午日,切菖蒲漬灑飲之,或加雄黃少許,除一切惡。
至今,我們仍有端午節門前掛菖蒲以辟邪温氣的習俗。
鬼臼,小檗科植物八角蓮的根莖,性辛温,有毒,主殺蠱毒、鬼注精物,避惡氣不祥,逐邪,解百毒。
民間用於治療咳嗽、胃痛、跌打損傷與蛇傷。
上四味配伍,具有殺蟲解毒、止咳消腫、祛濕止痛之效,四藥寒温並用,而寒藥劑量遠較温藥劑量為大,因此該方主要用於濕温疫的預防,染疫患者臨牀可見咳喘咽痛、瀉痢腹痛等症狀。
若調節菖蒲鬼臼總量,使之大於雄黃硃砂總量時,此方也可用於寒濕疫的預防。
三、避温粉身散
原文:避温病,粉身散常用方:芎、白芷、藁本各等分,上三味治下篩,納米粉中,以粉身。
處方:芎30克、白芷30克、藁本30克、米粉30克。
用法:上三味中藥共磨細粉,並與米粉混勻,温疫流行時,取藥粉塗抹全身上下。
或取前三味之藥粉10~20克裝入布袋,製成藥囊佩戴於腰間也可。
解讀:芎,產於四川者質優量豐,是為川產道地藥材,故名川芎,辛温,活血行氣,祛風止痛,《本草綱目》謂:燥濕,温中內寒,主治中風入腦頭痛,諸寒冷氣,中惡卒急腫痛,一切風,一切氣。
古方治頭痛不離川芎。
白芷,辛温,解表散寒通鼻竅,祛風燥濕止痛,《本草綱目》之“神白散”治一切傷寒及時行,即以白芷要主藥。
藁本,辛温,祛風散寒,除濕止痛,《本草綱目》謂:治一百六十種惡風鬼疰,治太陽頭痛巔頂頭痛,痛連齒頰。
三藥均為中醫治頭風疼痛及風寒濕痹痛之要藥,且三藥原植物都來源於傘形科,其所含之揮發油成分可抑菌抗病毒,將之塗抹於身上可起到闢瘟疫的作用。
米粉在此方中主要是作為一種輔料使用,以增加全方粉身的舒適度。
前述三藥配伍具有祛風散寒、除濕止痛之效,全方性辛温,可用於寒濕疫病的預防與治療,染疫患者臨牀可見惡風、頭痛、睏乏、身重等症狀。
四、桃枝湯浴法
原文:凡時行疫癧,常以月望日細剉(古同“銼”,折斷或鍘切)東引桃枝,煮湯浴之。
處方:桃枝100~200克(向東生長者更好)。
用法:農曆每月十五或温疫流行時,用桃枝加水煮湯沐浴或泡足。
解讀:月望日,即農曆每月的十五。
時珍曰:典術雲,桃乃西方之木,五木之精,仙木也,味辛氣惡,故能厭伏邪氣,制百鬼。
桃莖及白皮,除邪鬼中惡腹痛,去胃中熱,治疰忤心腹痛,解蠱毒,闢疫癘,療黃疸身目如金,殺諸瘡蟲。
《本草綱目》“瘟疫”主治藥下有桃枝、桃橛(殘莖)、桃符並闢疫之説。
桃枝與桃莖來源為一物,故也有解毒殺蟲闢疫之用。
古方中凡是用桃枝治病者,多囑用東引枝,即是向東生長的枝條,這是基於五行學説的考慮,東方屬木,木性生髮、條達,向東生長的桃枝生髮、條達之性更著,更具升浮之力,也更有利於祛邪辟疫。
《中國藥典》載桃枝是薔薇科植物桃的乾燥枝條,性苦、平,功能活血通絡、解毒殺蟲,主治心腹刺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瘡癬。
實驗研究發現,桃枝的有效成分可能與黃酮類、揮發油等物質有關(《桃枝的化學成分定性研究》《桃枝揮發油化學成分的 GC-MS 分析》)。
從古今的用法與現代研究來看,桃枝可能還具有抑菌抗病毒的作用,此方可用於臨牀表現為心腹痛、身痛、身癢或黃疸等症狀的疫病預防。
總體來講,藥王孫思邈所收錄的這些防疫良方,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都有着借鑑的意義。
雖然這些方法,已經離我們很久遠,但古代中醫在防病治病方面的經驗,至今依然需要繼承和發展。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葉冰(中醫博士、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雲南著名中醫藥學家吳榮祖親傳弟子;當代中醫方劑學泰斗鄧中甲親傳弟子),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