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自測 皮膚暗黃或為肝病

  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壓力總是那麼大,使得很多人都處於“亞健康”的一個狀態。而有的人,自己的身體出現不適的情況,也不能夠及時發現,從而耽誤了治療。那麼你知道我們應該如何自測自己的健康嗎?下面您就跟着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健康自測

  自測1

  皮膚黃也是病 重點監測脾和肝

  我們都屬於黃皮膚,可是有些人的皮膚會特別暗黃一些,這是什麼原因呢?醫生認為,對於我們兩廣人而言,皮膚比別人更暗黃、發灰,最應該注意的是脾和肝問題。

  皮膚黃首先考慮是脾不好。中醫師雷仕君介紹,黃種人的皮膚正常顏色應該是“紅黃隱隱,明潤含蓄”,面色紅黃隱隱,含於皮膚之內而不特別顯露,是胃氣充足、精氣內含而不外泄的表現。中醫認為,脾屬土,土在五行中相應的顏色就是黃色。因此,皮膚特別黃的人,最應該考慮的是脾不好。

  調理脾胃的藥物有很多,但是關鍵也是要辨證論治,脾胃不好的人,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調理。陽氣不足的虛寒症表現畏寒肢冷,面色蒼白,腰膝酸冷,大便溏泄等症狀,可以用温中健脾的中成藥,如附子理中丸,香砂養胃丸,小建中顆粒等等。脾胃虛弱表現為少氣懶言,倦怠乏力,大便溏寫等症狀,可用中成藥有補中益氣丸和參苓白朮散等。

  此外,中醫認為木克土,肝氣不舒的人也經常會脾胃不好,可見噯氣泛酸,脹悶不舒等症狀,可用柴胡疏肝散、沉香露白露和越鞠丸等做調理。

  皮膚黃應警惕肝病。現代人喝酒越來越不顧忌,雷仕君提醒,肝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出現黃疸。有乙肝等基礎疾病的人,皮膚過於暗黃,應考慮肝病可能嚴重,最好去看醫生。

  此外《傷寒論》記載,見肝之病,當知傳脾,必先實脾。意思就是肝這個臟腑生病了,很容易傳導到脾胃,臨牀上肝炎急性發作的時候,通常都伴隨着反胃腹脹不思飲食等消化系統的症狀,這就是“肝傳脾”了。

  自測2

  手長老繭或“手太軟” 證明脾胃差

  經絡養生專家蔡洪光關門弟子、中國十大傑出亞健康演講家、中醫經絡講師初青春教授介紹,如果不經常幹活,但手又特別容易長老繭的人,説明這個人代謝功能不好,脾胃功能差。

  大多數人的手都軟硬適中,而有的人手特別軟,軟如無骨。這樣的人,大多思慮過多,思慮多則傷脾胃,因此,手軟的人脾胃大多都很差。

  自測3

  沒有半月痕 容易得大病

  很多人都知道,指甲有半月痕越多,説明氣血也好,人越健康。而沒有半月痕的人,氣血差,從西醫來講,就是免疫力低下,一般不容易生病,而一旦生病,免疫系統難以支撐身體恢復,往往小病不容易好,最終釀成大病。

  健康測試

  每天不同時刻的健康自測法

  1、起牀時

  盜汗:盜汗是發燒的徵兆,要查明原因;

  口臭:常常口臭,可能是胃病。

  2、洗臉時

  臉色帶黃,若身體疲倦,不排除是黃疸;

  眼睛的顏色改變,充血,呈黃色,馬上看醫生。

  3、刷牙時

  牙齦出血:如果牙齒健康,是不會出血的;

  想吐:若每天早上都如此,可能是慢性胃炎。

  4、讀報時

  眼睛痛:看報時眼睛痛,可能是青池眼;

  手發抖:看報時手會發抖,可能是甲亢,也可能是帕金森氏病;

  無法閲讀:該向心理醫生請教了。

  5、上樓梯時

  心跳加速而必須停下來休息,心臟功能較弱,胸部憋悶,胸悶是危險的信號,抽空去看醫生。

  6、工作時

  健忘:可能是動脈硬化;

  常打瞌睡:不要以為是睡眠不足,應找出根本原因;

  口渴:如總覺得口渴,有可能是糖尿病;

  背痛,除了肌肉痛,也可能是脊椎或內臟有毛病;

  伸懶腰時腰痛:多為坐姿不良;

  單純頭暈:若不是因為工作單調,請檢查一下甲狀腺。

  7、剪指甲時

  指甲反翹:貧血,營養不好;

  指甲變白:一般是半透明,但腎臟病人為白色;

  指甲呈半剝落狀態:常與糖尿病有關。

  8、淋浴後

  頭髮容易脱落:頭髮養分不足或是荷爾蒙分泌異常;

  皮膚上出現紅斑:若不是因為摩擦所致,可能是肝病的前兆。

  9、睡眠時

  打鼾:若十分嚴重有可能是鼻子出問題;

  噩夢不斷:每晚都被噩夢纏住,大概是心臟功能不佳;

  腳抽筋:若經常因腳抽筋而驚醒,可能是動脈硬化。

  看面部顏色自測五臟病變

  通過臉色可以知曉健康狀況,例如面色黑是腎久病、面色發青是肝病初起、嘴唇出現赤色是心病初期……小編將帶你走進五臟的世界,一起看臉色知健康。

  中醫告訴我們,人的面部顏色與各臟器的病變有關係,也就是説,當五臟病變發生時,面部的顏色也會相應變化,因而可以通過面部顏色判斷五臟病變。

  腎病

  1、整個面色黎黑垢濁,下眼瞼腫,色黑,為腎久病。

  2、下巴暗紅色。

  肝病

  1、鼻樑中部發暗、發鏽為肝部久病。

  2、兩目下發青,面色污濁,象總也洗不乾淨,為肝病初起。

  3、左面頰特別是靠近鼻翼處出現暗紅色,為肝未病將病之時。

  心臟

  1、印堂暗紅,為心部久病。

  2、上下兩唇出現赤色為心病初期。

  3、舌卷短、兩顴出現界限分明的赤色為心病已久。

  脾病

  1、唇部色澤暗淡,臉部及四肢肌肉鬆懈下垂,為脾病漸進。

  2、鼻頭色暗黃,兼有丘疹,為脾胃病已久。

  3、整個鼻樑色黃為脾病初期。

  肺部

  1、兩眉間發暗,為肺部久病。

  2、右側臉頰特別是顴骨處發紅,為肺有熱病,但是在未發將發之時。

  3、肺初病者,特別是初受風邪,在面部表現為兩眉上發白。

  4、喘息鼻張者為肺病已久。

  十個指標測你是否老了

  你可能突然從自己新添的白髮、皺紋中,發現自己變老了。其實,衰老從來不是瞬間降臨的,它可以通過記憶力、肺功能、皮膚彈性等10個指標反映出來。

  本期《生命時報》採訪了西安體育學院運動醫學教研室副教授苟波、北京體育大學運動醫學系教授陸一帆、衞生部北京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宋海濤以及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激光美容中心主任黃綠萍,為您解讀這10個指標。中老年朋友不妨對照下,看看自己的身體到底如何,並聽聽專家們延緩衰老的建議。

  指標一:柔韌性

  苟波告訴記者,五六十歲的人可以通過肩部的前屈動作來檢測柔韌性,即保持站立位,胳膊自然垂直,以肩為原點,由下往上舉臂。如果幅度能到180度(胳膊與地面垂直),説明柔韌性不錯,如果小於等於90度(胳膊與地面平行),則説明柔韌性差。專家建議重點拉伸肩部、腰部、下肢來增加柔韌性,如坐着時,伸直雙腿,然後用手觸碰腳尖,並停留10秒鐘。

  需要注意的是,練此類拉伸動作時要把握好度,根據身體的疼痛感來判斷,否則易使韌帶受傷。

  指標二:皮膚彈性

  黃綠萍認為,皮膚彈性是衡量人體衰老的指標之一。可以用大拇指和食指捏起手背上的皮膚,保持約10秒後再放開,觀察皮膚的彈回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可測試衰老度。皮膚恢復原狀需要的時間越長,説明彈性越差,人也越顯老。

  想要保持好皮膚,平時應少熬夜、忌煙酒。局部護理方面要做好防過敏、防曬、保濕等工作。即使抗曬抗衰老能力較強的男性也應避免暴曬,外出時最好戴上帽子。

  指標三:聽力

  測試正常聽力的標準是在相對安靜環境中,聽到20分貝以內的聲音。宋海濤説,人的聽力在五六十歲時開始逐漸下降,如果明顯察覺到聽力退化,應及時就診。尤其在相對嘈雜的環境中,與多人交流時出現聽力障礙,很可能説明聽力有問題。

  保護聽力要做到三點,一是用耳機聽音樂時,聲音別太大,每45分鐘休息一下;二是遇到放鞭炮等強噪音時,採用捂住耳朵等方式保護;三是謹慎使用慶大黴素等耳毒性藥物。

  指標四:記憶力

  美國《臨牀與實驗神經心理學雜誌》刊登過一項專門測試記憶力的實驗。研究者選取了幾個詞組,如書本、午餐、晨練、鑰匙等。請200名年齡為60~91歲的老人閲讀5遍。20分鐘後,要求被測者仔細回想這些詞組中的前4個詞是什麼。如果記不清或記得混亂,説明你可能存在記憶力減退的危險。

  倫敦大學的一項研究還發現,男性通常比女性腦力衰退的速度更快。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米拉·卡坦博士建議人們做些增強記憶力的訓練,如下棋、慢跑、快走等。日本“改變”網站也介紹了幾個“頭腦體操”來激活大腦,包括聽音樂猜樂器、做拼圖、拼魔方、猜字謎、活動手指等以改善大腦血流狀況。

  指標五:反應時

  作為人的基本能力之一,反應時主要測試人從接收信號到產生動作所用的時間。我國《2010年國民體質監測報告》顯示,60~64歲年齡組裏,男性與女性的平均反應時都是0.7秒。

  陸一帆認為,測反應能力最簡單的方法是利用尺子,測試者將一把鋼尺貼着牆壁放,然後突然放開尺子,被測者手離尺子末端約20釐米,做出反應後第一時間將下落的尺子按在牆上,這時測量出尺子下滑的距離。

  距離越短,説明反應時較短,人的反應能力較高。這種反應能力會隨着年齡增長而變差。但我們可以通過科學鍛鍊來減緩這種下降,其中球類最適合,如羽毛球、乒乓球等。

  指標六:平衡感

  具體測試方法是:兩手扶在腰部,閉上雙眼,一腿站立,另一腿抬起,抬高或放低皆可。當站立的腳發生移動或者抬起的那隻落地時,測試結束。測試兩次,以堅持時間較長的那次為準。如果50歲以上的男性保持在17秒以上,女性保持在14秒以上,説明平衡力還不錯。

  如果男女分別低於8秒和6秒,則應經常鍛鍊自己的平衡性。除了練習該動作外,還可以通過倒着走、走貓步等方法來提高平衡感。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利用平衡板,將每個動作練習3~5次,每次1分鐘即可。

  指標七:耐力

  瑞典一項研究發現,一個健康的40歲男人,28分鐘內應走完3公里的路程,相當於正常步幅下每分鐘走134步。另外,以50米為間隔的折回走也可以測試耐力,測試者用比平時快3倍以上的速度來回走,6分鐘內如果完不成400米,就應加強耐力訓練。慢跑、健步走、游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其中持仗健步走增加了胳膊的動作,消耗更多能量,效果更好。

  這類運動建議每週至少3次,每次半小時以上。此外,運動強度也有講究。50歲以上、有鍛鍊基礎的人,建議將心率控制在190減去年齡的值,而無鍛鍊基礎的人,建議用170減去年齡來算,上下波動14都屬正常情況。

  指標八:腿部力量

  女性可通過平卧舉腿的方式測試腿部力量,方法是平躺在牀上,雙腿伸直併攏後抬起,與地面呈45度角再放下。每分鐘30次以上為優秀,10次則急需加強鍛鍊。男性可縱跳摸高測試腿勁,即先測原地站立摸高的高度,然後再測用力跳起後摸高的值,如果兩者高度差在40釐米以上,説明下肢肌肉爆發力強;如果不足10釐米則提示下肢肌肉已老化。通過深蹲抬啞鈴、扛鈴等方式能提高腿部力量。

  中老年人選擇能承受的最大公斤數後,可以做三四組深蹲,每組15~20次。做完後一定要拉伸下腿部肌肉,不僅能避免腿變粗,還能預防骨質疏鬆。此外,原地高抬腿、原地踢腿、踢毽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腿部力量,增加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指標九:心臟功能

  靜息心率是反映健康狀況的一項重要指標。測試方法是:在安靜環境中,用手指按住脈搏,計算其每分鐘的跳動次數。大量研究發現,心率過快或過慢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甚至死亡的風險。多項調查顯示,心率以每分鐘60—75次為最佳。平時要養成關注心率的習慣,早上醒來時、胸悶心悸時、劇烈運動後,都要有意識地摸摸脈搏。

  如果總是心率過快,就應及時去醫院做相關檢查。此外,一定要盡力做到堅持運動、合理膳食、控制腰圍、戒煙限酒、心態平和等。

  指標十:肺功能

  35歲後,人體的肺活量就開始逐年下降。爬樓梯可以測試肺功能,如果連續爬4層樓梯,呼吸還很自然,只是稍有些急促,則説明肺活量很不錯;如果出現呼吸困難、喘氣厲害,則提示需要多鍛鍊了。

  平常可以通過跑步、健步走、游泳等方法鍛鍊,還可以有意識地練練“呼吸操”,如瑜伽、氣功等。忙碌的間隙不妨試試“調節呼吸法”:找個空氣清新的環境,慢慢吸氣4~5秒,使肺部吸足氧氣,再緩慢吐氣,練習5~8分鐘。此外,吹氣球、吹蠟燭等遊戲也能提高肺活量。

  健康預報器 身體曲線藏大秘密

  你知道嗎?怪異的身體線索可能是一個令人吃驚的預報器,預示着未來面臨的潛在健康問題。你可以進行一次“快速自檢”尋找這些線索,瞭解不久以後的健康狀況。

  身體曲線預示健康 教你自測健康

  在對人類生命健康的研究過程中,科學家發現了越來越多奇怪的身體特徵和線索,它們可能就是阿爾茨海默氏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早期徵兆。現在,就請拿出一面鏡子和一個捲尺做個DIY檢測,預知未來的健康狀況。與此同時,你也可以瞭解能夠幫助改變自身命運的最理想策略。

  1、指長VS女性膝骨關節炎

  2008年進行的刊登在《關節炎與風濕病》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指出,食指比無名指短的女性患膝骨關節炎的幾率可能是其他女性的兩倍。研究人員表示,擁有這一主要在男性身上出現的特徵的女性趨向於分泌更少的雌激素,雌激素可能在骨關節炎形成中扮演角色。

  2、腿短而粗VS肝臟

  如果雙腿短而粗,你可能需要更注意自己的肝臟。根據《流行病學與社區健康期刊》刊登的2008年進行的一項研究,研究人員發現腿長在20至29英寸(約合50至73釐米)之間的女性體內4種預示肝病的酶水平高於其他女性。研究人員表示,童年營養不良等因素不但會影響生長模式,同時也會影響肝臟的發育並且一直到進入成年期。

  3、腳踝粗VS心臟或腎臟

  如果你的腳踝或雙腳變得肥厚、浮腫,有可能是吃鹽過多、長途旅行或月經導致的,這類慢性浮腫可能是心臟或腎臟發出的警報,表明這些臟器功能欠佳,導致血液、體液循環及排毒出現異常。

  專家建議,如果腳踝或腳部經常浮腫,過幾天又會消失,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腎臟功能,平時要注意鹽的攝入,多做運動,尤其要活動下半身,保證血液暢通。

  4、耳垂摺痕VS心臟病

  多項研究顯示,一個或兩個耳垂上出現線狀皺紋可能預示着未來將遭遇“心血管事件”,例如心臟病發作、心臟搭橋手術或者心臟死亡。根據《美國醫學雜誌》刊登的一項研究,一個耳垂上出現摺痕,患心血管疾病風險提高33%,兩個都有將提高77%,即使將其它已知因素考慮在內也是如此。

  雖然並不十分確定,但專家們懷疑缺少彈力纖維可能導致摺痕出現以及動脈硬化。

  5、寬而圓的臉VS睡眠呼吸暫停

  更加飽滿的臉意味着你更有可能在睡覺期間出現呼吸暫停現象,這種情況是由睡眠期間口腔後部的呼吸道變窄甚至堵塞所致。這些人可能在一夜間停止幾百次呼吸,時間分別從幾秒到2分鐘不等,但是他們會很快醒來。存在這種情況的人可能會抱怨白天非常疲勞。

  6、脖子粗VS脂肪

  近期多項研究發現,頸圍(脖子周長)與身體質量指數(BMI)一樣,也能反映健康問題。

  美國波士頓大學研究顯示,頸圍是測量心血管危險性的一大指標。頸圍還與睡眠呼吸暫停直接相關。專家表示,即使體重正常,也要時刻關注自己的頸圍,如果感覺項鍊變短了,或是襯衫領子變緊了,就應該注意,除了要保證健康的飲食外,還要適度運動,減少體內脂肪,尤其是上半身的脂肪,平時可以扭腰、向前後左右點頭,活動脖子。

  7、腰圍大於或等於臀圍VS肥胖症

  研究發現,一些人看起來不胖,或者體重沒有“超標”,卻有啤酒肚,甚至腰比臀部粗,那麼,他們心臟病死亡危險比肥胖症患者還大。這是因為腹部脂肪與內臟離得近,很容易轉移至肝臟,或隨着血流堆積在血管內壁,導致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一般來説,男女腰圍分別不能超過40英寸或35英寸(約合100釐米或89釐米),腰圍過粗的人應該改善生活方式,每天鍛鍊1小時,每週至少5天做中等強度的快走、慢跑等心肺活動。

  8、臂長較短VS晚年老年痴呆風

  你是否因為手臂不長很難接觸到碗櫃的頂部?根據《神經學》雜誌刊登的2008年進行的一項研究,臂展最小的女性患阿爾茨海默氏病的幾率是擁有更長臂女性的1.5倍。伸開手臂與地板平行,從左手指尖到右手指尖的長度就是臂展,不到60英寸(約合1.52米)被視為最短臂展人羣。

  塔夫斯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在重要發育期出現的營養不良以及其它虧損可能與臂長較小有關,較短的手臂可能預示着一個人在晚年時認知能力下降。

  9、屁股大VS 骨質疏鬆症

  臀部大的人更容易發胖,即使減肥也很容易反彈。臀部大的女性骨質疏鬆症發病率更高。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一項研究發現,臀部脂肪會增加高血壓、心臟病和糖尿病危險。專家建議,臀部大的人要時刻注意脂肪的攝入量,嚴格控制體重,少坐,沒事時多站起身活動一下身體。

  10、身材高大VS乳腺癌

  與一名高5英尺4英寸的婦女相比,一名身高為5英尺6英寸的婦女患乳腺癌的風險比前者高7%。一般認為,這是因為較高的婦女往往更早進入青春期,而且對較高的婦女來説,性和與癌症有關的生長激素也有影響。身材高的婦女可能與胰腺癌、絕經前的乳腺癌和卵巢癌有關。

  11、胸越大VS糖尿病

  胸部越大,患糖尿病風險越高。根據《加拿大醫學協會期刊》刊登的一項為期10年的研究,D罩杯以上女性在20歲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是A罩杯以下女性的1.5倍,即使在研究人員將肥胖、飲食習慣、吸煙、家族史等因素考慮在內也是如此。研究人員表示,女性胸部中的脂肪組織可能對激素較為敏感,同時影響胰島素的抵抗力。

  制定健康計劃 從現在開始

  1、調查研究

  多數人在希望讓自己生活變得健康的時候,首先會做的一件事請就是馬上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健康飲食或者是鍛鍊計劃納入到自己的生活當中來。可是如果你還不瞭解自己的情況,你怎麼知道這樣生搬硬套會不會有效果呢?

  所以説如果你真的希望走上健康之路,第一步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通過調查研究收集信息。通過信息的收集,你可以知道更加清楚的瞭解自己的飲食習慣和運動習慣,這樣才可以對症下藥!

  2、制定目標

  對於任何一項行動,都應當有一個目標,這個目標應該是儘可能的精確而且確實可行的。舉個例子,如果僅僅説減肥或者塑形的話,到了後來你連怎麼衡量自己是否達到目標都不知道了。好的目標應該是這樣的,有時間,有量化的標準。

  3、飲食計劃

  既然有了自己的目標,對自己現在的飲食習慣也有了瞭解,我們就來看看飲食計劃吧。對於飲食計劃,不僅要有心理準備,因為改變原來的習慣不是那麼容易堅持住得,還要儘可能的尋找一個適合自己,讓自己感覺舒服的計劃。聽上去有些矛盾?

  很多人喜歡盲目跟着流行食譜走,象水果餐一類的。並不是説這些食譜不好,而是我們需要的是一個適合自己的、可以一直使用下去的飲食計劃。所以我們需要根據先前的飲食日記總結自己的習慣,計算自己一天需要的熱量,並且根據自己的目標,來制定合適的計劃。但是,計劃要循序漸進,突然的改變不僅身體受不了,而且很難堅持下去。

  4、運動計劃

  運動計劃和飲食計劃很類似,我們也要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制定。有的人就是不喜歡長跑,覺得很枯燥;也有的人不喜歡在操場跑,喜歡在幽靜的小路上跑。無論如何,找出自己最喜歡的運動方式和運動場所,這是可持續的關鍵!

  如果能去健身房最好了,因為會有教練能幫助你,運動量也更科學更安全。還要強調的就是,計劃一定要和目標相符合,如果你希望自己的肌肉更加漂亮,那就多練練力量;如果你希望減脂,那就多跑跑步。

  5、評估反饋

  這也是關鍵的一個環節。就像做任何的計劃一樣,沒有什麼是一開始就完美無缺的,就算你改了很多遍也可能還存在問題。我們需要做得就是不斷的進行階段性的總結,評估自己的計劃。改掉其中不合適的部分,千萬不能半途而廢,遇到困難也一定要堅持下去,這畢竟不是一件易事。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保持一個信念:我們可以調整計劃,但永遠不能放棄希望。

  自測你的心臟年齡多少歲

  你的心臟還好嗎?進行下述測試,可以瞭解你的心臟是比你年輕還是比你老,看看你的心臟幾歲了?

  測試方法:

  首先靜坐5分鐘,測得每分鐘脈搏數A;

  然後連續做20個標準鞠躬(頻率適中),測出脈搏數B;休息1分鐘,再測脈搏數C。

  將三次脈搏數相加,用總和減去200,再除以10,即(A+B+C-200)/10,得數與標準對比,判斷心臟的健康程度。

  判斷標準:

  0—3之間,心臟強壯;

  3—6之間,心臟狀況良好;

  6—9之間,心臟狀態一般,多加關注;

  9—12之間,心臟不是很健康,應關注心臟問題;

  12以上,心臟狀況堪憂,應儘快去醫院檢查,並採取相應的措施。

  通過以上測試,可以幫助更好地瞭解你的心臟,不讓心臟病成為生命的殺手。那麼,我們該做些什麼來挽回不再年輕的心臟呢?

  1、合理運動 強壯心臟

  運動可以幫助身體把多餘的膽固醇排出體外,避免其沉積在血管內壁。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血管彈性,降低血壓。

  建議每次運動不少於30分鐘,每週運動至少5次,每次運動的最高運動心率為170減去年齡,超過則會加重心臟負擔。

  2、補鉀排鈉 保護血管

  鉀能夠調節心律、神經傳導和肌肉收縮,多數成人每天需要補充4.7克。鉀在西紅柿、土豆、香蕉、李子、葡萄乾等中含量都很豐富,山芋和番茄醬中含鉀量最高。

  鉀離子可促進鈉離子排出、擴張血管、降低血壓,還能防止膽固醇在動脈沉積,保護血管。

  3、按時服藥 預防為主

  心腦血管患者,預防很重要,不能等到疾病發作再去醫院。可以服用中藥進行防治。

  冰片,有芳香開竅的作用,可以緩解病人不舒服的症狀,維生素E和維生素B6,對保持動脈壁的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紅花和冰片既有助於增進血液循環,還可明顯提高人體的耐缺氧能力,尤其是提高心肌含氧量,是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優秀藥物。

  4、少吃甜食 穩定血壓

  血壓正常的人,每日吃糖超過一定量,就會有血壓升高的風險。老年人每天攝入的糖最好控制在20—30克。兩三塊甜味餅乾的含糖量很容易突破20克,一般一瓶500毫升甜味飲料的含糖量在40—50克。

  此外,如豆漿粉、袋裝麥片、黑芝麻糊、藕粉等衝調飲品,含糖量近60%,應謹慎食用。

  結語:看完了文章,大家有沒有學會自測健康的方法呢?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應該多注意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一旦發現了不適的症狀,就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時就醫治療。有的疾病在初期,是沒有什麼特別明顯的症狀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到醫院及時確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096 字。

轉載請註明: 健康自測 皮膚暗黃或為肝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