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3種餵飯方法最"坑娃"!不僅讓孩子積食,還不長個,父母不要有

由 南宮丹紅 發佈於 健康

温州一個13個月大的女寶寶出現整個肚子鼓脹,並且呼吸困難,幾近窒息的症狀,被送往醫院後,甚至出現心臟驟停,幸好經過醫生搶救,孩子脱離生命危險。

而令人震驚的是,醫生打開腹腔發現孩子肚裏有大量未消化的玉米粒,胃直接被玉米撐破了。

原來,前一天媽媽為了給孩子補充營養,煮了一鍋排骨玉米湯,喂孩子吃了一大碗玉米。大人吃玉米都不太好消化,更何況一個剛1歲多牙齒還沒長齊的幼兒。

其實不僅是這位媽媽,很多家長看似愛娃的餵養方式正在一步步"摧毀"孩子的健康。以下3種常見的錯誤方式,你有犯嗎?

一、3種"送命式"餵飯拖垮孩子脾胃

·餵食分量過多

孩子還小對吃飯的量沒有感知,而家長總是想着吃多些才有助於身體發育,即使孩子不想吃也想盡辦法哄着吃。但過度餵飯或硬喂,不僅降低孩子的食慾,還容易引起積食、消化不良等腸胃問題。另外,孩子吃得太多還會導致超重肥胖,影響身體健康。

·咀嚼後餵給孩子

有些長輩心疼孩子,怕孩子吃肉或吃硬物咀嚼不動,乾脆嚼碎了再餵給孩子。但是成人的口腔中會有牙周菌、幽門螺桿菌等各種細菌或病毒,這些病菌隨着食物進入孩子嬌嫩的腸道,容易引起腹瀉,嚴重時會患上腸胃疾病或者其他傳染病。

同時這樣的餵飯方式會使孩子的咀嚼能力得不到鍛鍊,並減弱對頜骨的刺激,隨着年齡增長,孩子會出現牙齒錯位、擁擠、排列不齊等牙頜畸形。

·喂孩子吃湯泡飯

孩子對於寡淡乾硬的白米飯興趣不高,有家長認為米飯泡軟了更好消化,於是湯泡飯成了很多家長餵飯的法寶。

其實不然。因為這樣的飯孩子基本不咀嚼就直接下肚,會造成腸胃負擔過重,而且湯汁會稀釋孩子的胃液,不利於腸胃的消化。湯泡飯會使孩子很快產生飽腹感,無法進食更多食物,長期如此會出現營養不良,影響發育。

二、孩子脾胃受傷,家長怎麼辦?

小兒脾胃常不足,上述錯誤的餵飯方式只會讓孩子的脾胃功能越來越差,長此以往,孩子很容易患上積食,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和身體健康。

孩子長期積食會導致營養物質無法輸送到其他臟腑,滋養四肢百骸,影響腸道免疫力,容易引發小兒感冒發熱、反覆咳嗽、過敏、腺樣體肥大等慢性疾病。

如果孩子出現舌苔厚膩、大便異常、面黃肌瘦、手足心熱等症狀,説明孩子可能積食了,家長要及時調理。

·飲食調理

"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古人早已道出小兒餵養的真諦。家長平時不要過度餵食,若孩子出現積食,應暫停高蛋白和高脂肪飲食,忌生冷辛辣,多吃清淡好吸收、健脾開胃的食物,比如南瓜粥、魚肉、山藥、山楂雪梨湯等,可健脾補益,滋陰養液,幫助清理積食。

·中醫調理

對於比較嚴重的積食,通過一般的方式無法緩解,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使用藥物來改善。

常用的治療寶寶積食的中藥有黃芩、山楂、麥芽、六神曲、陳皮、雞內金等,這些中藥煎煮後服用,可以緩解積食,增強脾胃的運化能力。或者直接選用中成藥小兒消食片調理,可消食化滯,健脾和胃,對脾胃功能的恢復起效快。

養護脾胃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了必要的調理,更需要家長們培養孩子正確的吃飯習慣。

三、3個小妙招讓孩子正確吃飯

·讓孩子自主進食

不要追着孩子餵飯,在孩子可以掌筷拿勺時,家長就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吃飯。雖然一開始會弄得到處髒亂,但一旦孩子慢慢適應自己吃飯,就會知道什麼是餓,什麼是吃飽。

自主進餐有助於鍛鍊孩子的手眼配合以及吞嚥和咀嚼的能力,對他們的智力和大腦發育也有很多益處。而對於大一些的孩子,不妨帶着他一起參與做飯的過程,有自己勞動參與的食物往往更有吸引力。

·準備營養豐富有食慾的食物

在營養均衡的前提下,家長們可以在食物的種類和花樣上下功夫,有趣、可愛的造型能有效刺激寶寶的飲食慾望。

比如有的孩子不喜歡吃米飯,家長可以使用飯糰模具,將米飯做成孩子喜歡的形狀,或在米飯中加入一些青豆、玉米粒、胡蘿蔔丁,看上去更有吸引力。

·選購孩子喜歡的餐具

在給孩子挑選餐具時,可以根據他們的喜好,購買帶有卡通圖案、顏色鮮亮的餐具,增強食物對寶寶的吸引力,提高用餐慾望。

最後,家長要營造輕鬆愉快的進餐氛圍,不要輕易吼孩子,應多多鼓勵孩子,言傳身教,三餐定時定量,食不言語,獨立進食,樹立榜樣。孩子在耳濡目染下不僅能儘快獨立吃飯,也能養成良好的就餐習慣。

參考資料:

1.《1歲寶寶胃被撐壞,2歲寶寶胃潰爛,別餵飯了,3招讓娃自己吃》.科學家庭育兒.2019-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