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智聯研究院聯合Just So Soul研究院共同發起睡眠日主題問卷,針對智聯招聘和Soul App站內用户進行隨機調查,共同發佈了《2022中國職場青年睡眠質量報告》, 報告顯示,超過半數的職場年輕人每天都要熬到深夜0點以後才睡覺,只有2%的人和谷愛凌一樣能每天睡夠10小時,而超過7成的年輕人每天平均睡眠時長不足7小時。
從職場維度來看,交通物流、房地產建築業、IT互聯網成為最缺覺的三大行業;市場、廣告、公關、法務、客服、銷售等打工人則組成了“熬夜先鋒隊”。
職場青年熬夜成“癮”
數據顯示,超5成的職場青年每天都要熬到深夜0點以後才睡覺,13%的職場青年凌晨2點以後才入睡,這意味着,10個職場青年裏就至少有1個每天都在“熬大夜”。從其他時間段來看,42%的職場青年會在22點-0點之間睡覺,僅有6%的人會在22點前入睡。
獨居青年更易熬夜,廣告公關人最愛“修仙”
報告結果顯示,年輕人熬夜的狀況還因性別、地區、居住環境、所處行業、崗位等的差異有不同的表現。
從性別上來看,男性比女性更能熬夜,男性中有15%的人凌晨2點以後才睡覺,而女性選擇在22點-0點睡覺的比例相對男性而言更高,畢竟職業女性家水龍頭裏流的也不全是SK- II,熬夜的代價可不只是爆肝,還有容貌的衰退。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顯示,這一代年輕人的入睡時間也受居住狀態的影響,通常個人空間越多,睡得越晚。數據顯示,獨居、獨卧人羣熬到2點以後就寢的比例分別為17%、14%,而一旦有人同牀共枕,2點以後睡的比例僅不到7%。
從職場角度來看,農林牧漁行業的人相比其他行業來説,在22點前睡覺的可能性最高,而最喜歡熬到2點之後“修仙”的是文娛行業(文化/傳媒/娛樂/體育),佔比超2成。從崗位上看,市場/廣告/公關人最能“熬大夜”,他們中的19%都選擇2點以後才睡覺,其次是法務、運營和銷售。
有趣的是,各地熬夜指數也不盡相同。在普遍熬夜的年輕人裏,東北人選擇22點前睡覺的佔比高達13%,其他地區選擇這一選項的比例均未突破10%;華南地區則是熬夜“大本營”,19%的華南人選擇2點以後才睡覺,這一比例也遠超其他地區。
100個年輕人裏僅有2個,才能享受到谷愛凌式的睡眠體驗
熬夜、晚睡在成為當代年輕人流行趨勢的同時,缺覺、失眠也成為困擾他們大多數人的煩惱。當然,這其中不包含近期在北京冬奧會上奪得兩金一銀好成績的谷愛凌,她曾表示,她之所以能夠獲得一個個的滑雪冠軍,有一個秘密武器就是睡覺,她每天晚上要睡10個小時的覺。
事實上,根據此次報告的數據顯示,只有2%的年輕人能和谷愛凌一樣每天睡夠10小時,77%的年輕人每天平均睡眠時間是不足7小時的,有超2成的華南人每天睡眠時間甚至不到6小時。
從工作角度來看,在睡眠不足7小時的年輕人中,從事交通/運輸/物流/倉儲(84.1%)、房地產/建築業(82.0%)、IT/通信/電子/互聯網(80.5%)工作的人佔比最多。
作為在大眾印象中工作時長爆滿的研發、技術人員相對並不會苛刻自己的睡眠時間,數據顯示,30%的研發人員每天睡眠能保證8小時以上。相反,法務、運營、市場/公關/廣告崗位的打工人成為缺覺前三名,29%的法務人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
27歲後,職場壓力成大多數年輕人失眠主因
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這屆年輕人“愛睡覺”,但是不愛“去睡覺”,熬夜、缺覺已經成為他們大多數人的普遍煩惱。而隨着年齡的增長,職場壓力的增加,社畜的焦慮也轉化成種種失眠的動因,值得全社回共同關注。
本次調研數據顯示,白天易犯困、入睡難、睡眠質量差成為困擾當代年輕人的三大睡眠問題,有這些困擾的年輕人比例均高於40%,胡思亂想(61.6%)、職場壓力(46.1%)、孤獨感(35.9%)則是導致他們失眠的三大因素。
其中,47.7%的男性會因職場壓力而失眠,女性的這一比例是44.3%;41%的男性會因孤獨感而失眠,女性的這一比例則為30.3%。顯然,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因職場壓力、孤獨感而失眠,女性則更易因胡思亂想而失眠,比例高達67.1%。此外,27歲以後,職場壓力成為大多數年輕人(53%)失眠的主要因素。
從職場壓力分析來看,同行內卷帶來的壓力,公司要求的工作時間過長,隨時會受到工作消息等因素,成為年輕人因職場壓力失眠的三大原因,分別佔比23%、17.6%、17%。從性別來看,24.9%的女性更容易感到內卷,佔比高於男性的21.4%,而男性(19.8%)對工作時間長感知更明顯。對同行內卷感觸最深的三大行業分別是互聯網、房地產和金融,比例均超過30%,三大崗位則是設計(36.9%)、財務(36.6%)和採購(33.9%)。
作為強烈依附於手機、移動設備的現代人,一個小小的彈窗都足以讓他們徹夜難眠。報告顯示,在眾多導致失眠的手機彈窗消息中,“工作羣有人@你的99+消息”(40.7%)、“還款小貼士:您的還款日期快要到了”(29.7%)、“對象:睡了嗎?”(26.6%)等最容易讓人失眠。
面對慣性失眠?10%的職場青年選擇躺平,僅有15%的人求助醫生
報告顯示,年輕人最能感知到的危害包括焦慮、情緒不佳,記憶衰退,學習/工作能力變差,免疫力下降、身體變差,甚至顏值下滑、脱髮。
從性別差異上來看,雖然男性熬夜情況比女性更嚴重,但女性卻比男性更易感知到熬夜帶來的傷害。比如,51%的女性感受到睡眠不足帶來的脱髮的煩惱,而只有31%的男性有此感受;超過7成的女性都認為睡眠不足會帶來焦慮、情緒不佳,而男性的這一比例為62%。
更為有趣的是,從獲取改善睡眠的方法/知識的渠道來看,因刷短視頻而失眠的年輕人們,也最愛通過短視頻平台尋找緩解睡眠障礙的方法。此外,他們還會通過健康類媒體、自媒體獲取相關知識,也容易被身邊朋友家人種草助眠好物,同時他們還願意在Soul等社交平台上相互分享和推薦,而僅有15%的年輕人失眠後會尋求醫生的幫助。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解麗
編輯/李曉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