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長壽名人的養生秘訣

由 甫全勝 發佈於 健康

生活當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想長壽,都想長生不老,可是縱使你如此的養生也是徒勞無功。其實我們要想長生不老,光靠養生保健品是不行的,還要掌握一些養生秘訣。那麼這些養生秘訣是什麼呢?

古代長壽名人的養生秘訣:

玉泉啄齒度長年

什麼叫玉泉和啄齒?前者就是唾液,後者則是叩齒。古人認為,吞嚥唾液可以養生;每日上下牙互相輕叩27或36次,亦有益於健康。據張先生《博物志》載:(操)好養性法,亦解方藥,招引方術之士。廬江左慈、譙郡華佗、甘陵甘始、陽城郗儉,無不畢至。又可啖野葛至一尺,亦得少多飲鴆酒。他還積極向術士們學習養生之術,間行其術,亦得其驗。其中最具象的方法,是敦煌太守皇甫隆教他的玉泉啄齒法。

曹先生曾寫信向皇先生求教,皇先生回信:要想壽命延,朝朝服玉泉朝朝服食玉泉啄齒......朝旦未起,早漱津令滿口而吞之,啄齒二七遍。曹先生有無去照做,趙炎無法知道,他僅活了65歲,不算高壽。但這個方法應該是有效的,曾被後世不少人借用。如蘇東坡説唾液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藥,其效百倍;明代名醫王蔡亦指出:每朝早起啄齒漱口,唾滿咽之,能使人耳聰目明延年。清代長壽皇帝乾隆,年過八旬,其養生法之一就是齒常叩,津常咽。

少近女色多讀書

這是南朝梁武帝的養生法門。如果説在歷代皇帝中,乾隆(89歲)是長壽冠軍的話,那麼,85歲的梁武帝就是亞軍,史稱其80歲還能騎射弓馬、上陣征戰,絲毫不輸與廉頗、黃忠等古之老將。

所謂多讀書,取其聚精會神之意,最早的醫書《內經》就有聚精會神是養生大法之説。研究證明,勤於讀書能促進腦運動,有點象氣功入靜一樣,輸送充足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帶動血液循環,能使全身保持協調統一,延緩衰老,預防痴呆症。

梁武帝讀書,那是手不釋卷的,六藝備閒,棋登逸品,陰陽緯候,卜筮佔決,並悉稱善,讀書不但多,而且精。陸游曾説病中書卷作良醫讀書有味身忘老,大概就是跟梁武帝學的。有趣的是,陸游也活了85歲,跟梁武帝一樣。

梁武帝還有一招,就是少近女色。他後宮裏有那麼多美麗的大小老婆,卻4次捨身人寺當和尚,真的是一心向佛嗎?未必,恐怕老驥伏櫪,志在長壽吧。據説他剛過50歲即停了房事,順應養心莫善於歡之理。房事,即性生活。房事養生,是我國古代養生學的一大特色。

中醫認為,房中之事,能生人,能煞人。譬如水火,知用之者,可以養生;不能用之者,立可屍之矣。這倒讓我想起明清文人的那句戲言: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愚夫。梁武帝在治國理政上或許昏庸可笑,但在養生上絕非愚夫。

常聽音樂練書法

李先生(79歲)楊玉環夫婦,不光是流行音樂的創作者,同時也是痴迷音樂的聽眾。《舊唐書·本紀》稱玄宗多藝尤知音律,善八分書。關於練書法的養生作用,趙先生在以前的文章裏有所介紹,這裏不再贅述。有專家曾做預測,若無安史之亂,唐明皇很可能會活過九十歲,而楊女士的壽命想必也不會定格在38歲。

音樂養生是中醫養生學的一個組成部分,運用音樂來調劑人們的精神生活,改善人們的精神狀態,從而起到預防、治療某些心理情志疾病的作用,這在我國很早的文字記載中就出現了。戰國時公孫尼有《樂記》雲: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物使之然也。明代張景嶽有《類經附翼》雲: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

經常聽聽音樂,練練書法,頗有些小資生活的情調,但別忘了,這也關乎健康大事呢,不可等閒視之!

不拘小節懂幽默

這方面的名人長壽案例很多,跟李先生基本同時代的賀知章,享年84歲,其典型性格特徵,就是曠達豪放,不拘小節,還自號四明狂客。另一位詩人顧先生,活了88歲,特別喜歡玩幽默,白居易被他幽了一回,竟然名聲在外了。《幽閒鼓吹》載:顧況尚書,白居易應舉。初至京,以詩作謁顧況。況睹姓名,熟視白公曰:米價方貴,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卻嗟賞曰:道得個語,居即易矣。因為之延譽,聲名大振。

清代的紀先生,電視劇裏稱他為紀大煙袋,典型的搞笑版角色,此君享年81歲,也算高壽了。老紀在生活中壞習慣很多,如嗜煙、嗜肉、好女色等等,還大碗喝酒,很少吃蔬菜和米麪。但紀先生也有正確的養生觀,《閲微草堂筆記》裏記載了不少與養生有關的故事。他認為,養生不能照搬書中的方法,須因人而異、辯證施為;做人要豁達樂觀、詼諧幽默,也對養生有益,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

老紀之心常泰三字,可謂深解養生妙旨。中醫理論認為,不拘小節之人,必定心胸寬廣而安泰,善於幽默之人,必定心情和順而快樂。伴隨快樂,活得開心,焉能不長壽?

我們看了這篇文章以後掌握了名人的養生秘訣,他們都可以做到身體健康為什麼我們做不到呢?只要我們掌握了他們的養生秘訣,身體照樣可以健康,而且還可以長命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