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可能會對孩子產生傷害的行為,是保護和養育孩子的第一步。可是現在很多父母,一方面打着精細化教育的旗號為孩子報很多輔導班,另一方面卻忽略了對孩子成長最為重要的一種做法,那就是陪伴。
小張的女兒今年上幼兒園了,此前為了讓孩子得到比較好的成長環境,和丈夫商量決定由她全職帶娃。可孩子一上幼兒園,小張的時間寬裕了,於是對生活的觀察和思考也漸漸多了起來。
這一天,寶爸罕見的準時下班,回到家之後發現寶寶還沒有回來,便像往常一樣往沙發上一躺,玩起了手機。過了一會兒就到了孩子放學的時間,於是小張便出去接孩子。
寶寶回家之後看興奮地撲向了躺在沙發上的爸爸,開始講述自己在幼兒園一天的經歷,一開始寶爸還饒有興趣地聽着,三五分鐘之後便不耐煩了,覺得小孩子的事沒什麼意思,於是便把注意力放在了手機上,一旁的寶寶説着説着也覺得沒意思了,於是便對媽媽説:“媽媽,爸爸為什麼不喜歡和我説話?”
城市生活的壓力確實不小,但很多上班族依然願意讓其中一個人全職帶寶寶,很多寶媽也表示:既然自己是全職帶娃,那麼和娃有關的事就儘量自己做,老公平時上班就已經很忙了,回家儘量不給他添麻煩。
而寶爸也覺得自己擔負着生活的壓力,十分疲憊,回家之後只想着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殊不知,對孩子長期疏忽會影響成長質量。在當代社會,毀掉孩子的第一殺手,不是父母吵架也不是打罵,而是回家後的這種無意識的“忽略”行為。
寶爸在孩子的生活中意味着力量、勇敢、安全感,有調查研究證明:由寶爸寶媽共同帶大的寶寶性格較為健全,既能有細心的一面,也能在關鍵時刻自己拿主意,保持對生活的勇氣。
而由寶爸單獨帶大的孩子,也可能會缺乏細心和温柔的特質,成為一個“假小子”,而那些由寶媽單獨帶大的孩子在生活中是比較常見到的,這部分孩子有可能會存在膽小、怯懦的情況,有的還會出現比較極端的情況:對男性失去“好感”,覺得所有男性都是不負責任的,對孩子心理健康極為不利。
現在有很多網友都説:既然準備生了,那就好好養,若是沒有做好當父母的準備,那就不要生寶寶。這樣既不會給自己的生活增添壓力,也不會“傷害”無辜的寶寶。
其實,孩子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童年的經歷,很多孩子之所以長大後性格不健全,大多是童年經歷了不愉快的事情留下了陰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一生的模仿對象,若您希望寶寶可以成長為一個善良勇敢的孩子,那麼就是給予孩子最基本的陪伴時間,給他一個和自己親密接觸的機會,讓彼此都不留遺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