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小兒腦癱 早發現、早干預是關鍵

來源:人民網

腦癱,全稱“腦性癱瘓”,是指嬰兒出生前到出生後一個月內腦發育早期,由於多種原因導致的非進行性腦損傷綜合徵。主要表現為中樞性運動障礙以及姿勢異常,還可伴有智力低下、癲癇、感知覺障礙、語言障礙及精神行為異常等,是引起小兒機體運動殘疾的主要疾病之一。近日,鄭州大學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鄭州大學腦癱外科研究治療中心主任高曉羣做客“人民好醫生”科普直播訪談,給公眾科普小兒腦癱診治的相關知識。

高曉羣介紹,導致腦癱的原因很多,可以用8個字概括——早產、產傷、窒息、黃疸。一般認為,窒息、早產、重症黃疸為腦癱的三大主要致病因素。

根據不同表現,腦癱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按照運動功能障礙分型,可分為痙攣型、手足徐動型、強直型、共濟失調型、肌張力低下型、混合型。按受累的解剖部位分型,可分為四肢癱、雙癱、截癱、偏癱、雙重性偏癱、三肢癱、單癱。在以上類型中,痙攣型腦癱是腦癱中最常見和最典型的,佔全部病人的55%左右。主要表現為肢體痙攣、肌張力增高,活動受限。上肢表現為肩關節內收,肘關節屈曲,腕關節屈曲,手指關節屈曲呈握拳狀,拇指內收,緊握於掌心中。下肢表現為大腿內收,兩大腿分開困難。站立時足尖着地,足跟懸空,行走時呈剪刀步態。檢查時,兩大腿之間角度變小,膝關節有折刀徵,腱反射亢進,踝陣攣。

按運動受限的程度可分為輕度,能獨立行走,但登梯時需要助器;中度,活動受限,需要助器;重度,不能活動,需要輪椅並且需他人推動。

腦性癱瘓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出現了哪些症狀時需要及時就醫?高曉羣指出,應該分階段來看:新生兒期,是指在出生後28天以內的寶寶,有哺乳困難,睡眠過多或過少,異常哭鬧,易受驚嚇。嬰兒期,是指1週歲以內的寶寶,小兒拇指內收,緊握拳頭,全身過軟或過硬。肢體活動不協調。幼兒期,是指1-6歲的寶寶,小兒隨着年齡的增長不能出現應有的智力行為和運動功能。通俗地説,該會坐時不會坐,該會走時不會走,面容愚笨,智力低下。

如果家長髮現小兒有尖足畸形、交叉步態、不隨意運動等可疑症狀時,要儘早到醫院進行神經發育學檢查,必要時進行頭部CT或MRI與腦電圖檢查,明確診斷,做到早發現,早干預。

高曉羣推崇對痙攣型腦癱實施綜合治療的“三聯療法”:一是採用選擇性脊神經後根部分切斷術(SPR手術)緩解腦癱患兒肢體痙攣,降低過高的肌張力,為肢體運動功能的康復創造條件;二是採用矯形外科手術使患兒腿伸直,腳放平,放正;三是通過術後康復訓練增加肌力、肌羣的穩定性和協調性,改善身體的運動功能。

此外,高曉羣強調了對各型腦癱儘早康復訓練的重要性。0-6歲腦癱患兒,大腦處於發育的萌芽時期,康復師應針對每個腦癱兒童的症狀,制定個體康復計劃,確保整個康復項目精準實施,使腦癱兒童肢體運動功能、語言功能得到有效康復。同時,應積極開展腦癱兒童社會融入活動和引導式教育工作,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與人交往能力和學習能力,為孩子康復迴歸社會打下良好基礎。“醫教結合、融合教育、特教提升”模式是先進的康復理念。

最後,高曉羣提醒,國家已經出台對0-6歲腦癱兒童的搶救性康復政策。患兒家長可及時與當地殘聯聯繫,到當地殘聯的定點醫院進行康復訓練,享受政府提供的康復訓練補貼。另外,不要濫用藥物。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治癒腦癱的藥物。患兒家長要多瞭解關於腦癱的科普知識,甄別醫療亂象,選擇科學的治療方案,拒絕安慰性治療,避免因病致貧、因病致窮。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99 字。

轉載請註明: 專家建議:小兒腦癱 早發現、早干預是關鍵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