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濕氣一除,百病皆無!3大祛濕法,無濕一身輕,秋冬疾病不纏身!

由 淡圖強 發佈於 健康

雖然已是8月末,但國內大部分地區的氣温仍然居高不下。而且,時不時還有雨水“襲擊”。在這濕熱夾擊之下,人很容易被濕氣盯上,可太難受了!更可怕的是,一些不經意的習慣會加重體內濕氣,不僅讓人濕氣纏身,還容易給秋冬埋下病根。
先説説,怎麼才算濕氣重一般來説,身體有以下5個表現,很可能就是濕氣重了——
1.看舌頭舌頭通常表現為胖大,兩側有齒痕,舌苔厚膩。
2.看大便大便溏爛、粘馬桶,蹲了半天還總感覺沒拉乾淨。
3.看身材一般來説,“肥人多濕”,即身材肥胖的人更容易被濕氣盯上。
4.看皮疹形態皮膚出現腫脹、糜爛、滲出明顯等症狀。
5.看精神狀態精神狀態常常表現為頭腦昏沉,身體困重,整個人懶洋洋的。
濕氣重的朋友,快看下面幾個招惹濕氣的壞習慣你中招了沒——
“吃喝洗睡走”犯個錯,會加重體內濕氣!
經常喝太涼、太冰的水
一杯涼水或冰水下肚,確實能瞬間趕走炎熱,但也會埋下健康隱患。
一方面,經常喝冰涼的水,很容易傷胃氣,時間久了,就會降低身體的抵抗力。
另一方面,冰水還會傷脾胃,
這會導致脾胃運化水的能力減弱,水就會在體內停滯,
從而出現濕邪內生的情況。
建議:少喝太冰的水;天熱時喝水的水温可與室温相近,天冷時水温可稍高點。
愛吃“招濕飯”
“招濕飯”指的是那些容易傷脾胃,從而導致體內濕氣加重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這3種“招濕飯”比較常見——
油膩的食物:如油炸食物、肥肉等,會加重腸胃負擔,易導致食滯不化、消化功能紊亂,大傷脾胃。
生冷的食物:這類食物自帶寒氣,經常吃會損耗脾胃陽氣,導致或加重脾胃虛寒。
濕熱的水果:一些熱帶水果容易生濕,如芒果、菠蘿、榴蓮,吃得過多會導致體內濕氣越來越重。
洗澡搓得太狠
很多人會覺得,只有使勁地搓,把皮膚搓得紅紅的,才算洗乾淨了。然而,搓得太使勁或搓得時間過長,容易破壞皮膚表面的“保護屏障”,再用風扇或空調那麼一吹,濕氣就會“乘虛而入”。尤其在比較濕熱的季節,又給了濕氣“可乘之機”。
建議:最好隔幾天搓一次,以皮膚不發紅、不疼為宜。
睡覺時錯誤使用加濕器處暑後,天氣變得乾燥起來,加濕器又成了不少人的“心頭好”。而為了空氣變得更濕潤,很多人是一整晚都開着加濕器睡覺。這看起來是個好習慣,實則暗藏健康風險!
因為長時間開着加濕器,尤其是把室內濕度調得太高,對健康很不利。
首先,室內空氣濕度過高,會導致汗液蒸發不暢,還會滋生細菌、塵蟎、黴菌,人出現呼吸系統不適、免疫力下降等。
此外,“外濕”是人體濕氣的來源之一。
也就是説,過於潮濕的空氣,屬於外部濕氣,也會侵襲人體,導致體內濕氣加重。
使用加濕器tips:
濕度要隨環境進行調節,建議保持在45%~50%之間。
加濕器建議使用純淨水,防止水質不淨反而引發感染。
此外,可以在家裏放一個濕度計,如果發現室內相對濕度高於70%,及時開啓除濕機或空調除濕。
經常到潮濕的地方散步、遊玩
不少人喜歡到樹林深處、湖泊、水塘等地方散步和遊玩。然而,這些地方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濕氣重。經常呆這些地方,很容易招惹“外濕”,從而導致體內濕氣加重。所以,建議大家儘量少到這些地方散步,以免加重體內濕氣。
想要去除濕氣,除了不沾上邊的壞習慣,還可以試試下面的祛濕妙招——
學會這些祛濕法,讓你一身輕
1、“吃掉”濕氣
不少食物是濕氣的“天敵”,咱們可以通過吃去除濕氣。給大家推薦兩道祛濕的食療——
食療一:五指毛桃薏米豬骨湯
食材:五指毛桃50克、豬脊骨400克、炒薏米10克、蜜棗1枚、生薑和食鹽適量。
做法:薏米用清水泡軟,將五指毛桃、蜜棗洗淨後放冷水中泡10分鐘,瀝乾水分待用,生薑切片;鍋煮水燒開後,放豬脊骨飛水洗去血沫撈出;將所有材料放入燉鍋中,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慢燉一個半小時後,可聞到一股濃濃的椰香味,加入食鹽調味即可。
食療二:茯苓枸杞子茶
食材:茯苓100克、枸杞子50克、紅茶100克。
做法:茯苓與枸杞子共研為粗末,每次取5~10克,加紅茶6克,加入適量開水泡10分鐘即可。
2.“泡走”濕氣
泡腳的時候,在水裏加點“料”,有助於去除濕氣。給大家推薦兩種“料”——
加花椒:把鮮花椒放入布袋中,用繩子繫緊,放入熱水盆中;泡腳時,以微微出汗為度,15~20分鐘即可。
艾草:可以在泡腳時加些幹艾葉,但注意每週不超過3次。
3.“拍掉”濕氣
簡單來説,就是用手拍打一些穴位,能夠幫助祛濕。
大家平時可按揉、拍打這兩處穴位——
①腋窩
在腋窩處有極泉穴,是心經的重要穴位。
②肘窩肘
窩外側的曲池穴是人體關鍵“排污口”。
方法:每週或隔週在腋窩、肘窩處連續拍打5~10分鐘,會出現青、紅、紫、黑等不同顏色的毒素反應物(類似刮痧時候的出痧反應)。
總之,雖然已是八月底,大家也別掉以輕心,讓濕氣有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