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不是洪水猛獸
很多家長的眼中,孩子想要追求漂亮的衣服、精心打扮自己,就是“變壞”的開始。
然而育兒專家孫瑞雪在《捕捉兒童敏感期》中説:“實際上成人的氣質是由兒童期間的審美導致的,童年的審美奠定了人一生的審美傾向和生活品質。”
美商這一詞漸漸進入大眾視野,家長們要知道審美教育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説,也是一門重要的功課。
愛美不是“洪水猛獸”,這是每個人成長的必經階段,幫助孩子樹立正確、豐富的審美經驗是家長們需要思考的課題。
黃磊女兒染紫發扎耳洞,網友直呼太成熟黃磊還在上初中的女兒想要打耳洞、染紫發,媽媽孫莉不僅親自陪着去,還特地發過微博説:“小姑娘,恭喜你啊,為你的勇氣點贊。”
有網友説孩子這麼小就熱衷於打扮自己,太過早熟了,這種教育會教壞孩子的。
然而看到多多多才多藝、成績優秀時,這些網友就無話可説了。
黃多多不僅可以翻譯英文原著,還拿到過鋼琴的國際獎項,不論是課內課外都全面發展。
其實像多多這個年紀,即將步入青春期的孩子們,都會萌生愛美之心,對美有了好奇和探索的追求。
鼓勵和支持孩子去探索美、認識美,是培養孩子審美觀的第一步,也是家庭審美教育的第一步。
不管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保持衣着得體、打扮精緻,不僅是對他人的尊重,更是自我能力的一種展示。
作為父母,當我們應該尊重並支持孩子去探索美,這不僅是對孩子審美觀的一種培養,也是為孩子注入一種內在的自信。
一味的壓抑他們的天性,對孩子的成長一點好處都沒有。
在審美培養中獲得的自信,會讓孩子在未來的成長中收穫更高的自我認同感和自我價值感。
孩子追求美的天性,不該被父母打擊著名的央視主持人董卿曾經也在節目中談起,年少時就被爸爸打壓自己對美的追求而十分委屈。
她記得當時爸爸總是説這樣一句話,“馬鈴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你每天花在照鏡子上的時間,不如多看書。”
這讓她對自己產生了懷疑,是不是真的像爸爸説到那樣,女孩子不能把過多的心思放在打扮上。後來爸爸甚至不讓她多照鏡子,還不允許媽媽給她做新衣服。
她回憶起這段往事的時候也是十分委屈和惋惜,這無疑會給年幼的孩子很大的挫敗感。
而像董卿爸爸這樣的父母也不在少數,認為孩子從小就愛美一定沒有心思放在學習上,一定是結交了不正經的朋友,家長們的揣測總是充滿着危險和警惕。
糖媽想告訴各位父母的就是,鼓勵孩子愛美,並不是在讓他們變得虛榮,並不是在耽誤學業。外在美和內在美永遠不會矛盾,不要扼殺了孩子美育發展的自信。
愛美是孩子自我意識喚醒的一個表現當孩子長到兩歲的時候,自我意識就開始萌芽了。從心理學角度看,愛美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是孩子接納自己和建立自我的基礎。
而孩子自我概念的形成中,對自己的理解有一大部分是建立在他人對自己看法的反映基礎上的。
因為孩子往往因為發展的限制而無法做到自省,就會非常在意他人對自己言行舉止的看法,甚至表現出為難或者尷尬的現象。
因此有的孩子在追求美的同時會對自己存在過度的放大,即沒有意識到自己不是這個世界的中心。
這些孩子的心就會變得浮躁,並且會帶來過分的優越感,更加放大自己。
這就是很多家長會擔心的孩子愛美會不會變得虛榮,在一味追求外表美的路上一去不返、變本加厲。
另一種孩子就是有時會過分敏感自卑,害怕自己的外表不受接納,被別人嘲笑。
這就導致了孩子自信心受挫,如果再沒有家長的支持和鼓勵,就難以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這個時候家長就一定不能忽視孩子的表現,因為孩子自我體系的建構很大程度上是通過父母的反饋來形成的。
所以父母要發現孩子的內心,及時給予正確的引導,用尊重和關懷來發展孩子的美育。
孩子的審美,家長要怎樣培養審美教育可不止是外表上的裝扮,美育是內外兼修的學問。家長可以尊重孩子的愛美之心,不要過分壓抑,鼓勵孩子去探索自己的喜好和適合自己的東西。
除了衣飾的搭配,還可以注重培養孩子的形體,平時養成良好的習慣,坐立挺拔,提高氣質。
美育更多的還在內在的修養上,比如培養孩子喜愛藝術的心。畫畫、書法,聽音樂劇,學一門樂器,等等形式雅俗共賞。
還可以培養孩子閲讀的習慣,開卷有益,就是對閲讀最好的總結。腹有詩書氣自華,説的就是孩子的眼界大開了,眼光自然就會高雅,審美就提升了。
家長可以從生活細節入手,激發孩子的感知力,發現美的多樣性。也可以親近大自然,接觸自然之美、評價自然之美,身臨其境增強感受。
還可以融入人羣,在自然交往中品味他人的審美,發現差異,逐漸完善自己的審美觀念。
糖果媽媽有話説:
我們每天都在追求“美”的道路上,追求更美的衣服、更美的心情和更美的生活。
而我們讓孩子從小樹立審美觀的意義,也主要只為了讓他們能夠分辨“美醜”,並且會創造努力去追求美。
這些都是離不開家庭的審美教育的,孩子如果有了良好的審美觀念,他會跟隨自己內心的驅動,聽從自己的聲音去期待更美的自己、創造更好的生活。
【今日互動】
你的孩子現在開始注意打扮自己了嗎?孩子的衣服是你“一手包辦”的還是自主選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