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長出“小黑牙”,與吃糖沒有關係,預防要從四聯因素入手

由 廉擁軍 發佈於 健康

都説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過去人們對於口腔護理都不怎麼上心,如今越來越意識到牙齒的重要性。不僅關乎到健康問題,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顏值。

因而,為了讓寶寶們養成一口好牙,父母都開始對糖果嚴防死守。畢竟在大眾的認知中,蛀牙就是吃糖導致的。

事實上,孩子出現齲齒問題,還真不在於吃糖,“吃糖就會蛀牙”的説法其實並不科學。

孩子不愛吃糖果,仍舊長出“小黑牙”

上次去興趣班接女兒,跟一位寶媽聊了起來。

她表示目前自己最發愁的問題,就是3歲多的女兒長了一嘴“小黑牙”,一張嘴簡直慘不忍睹。

關鍵在於,她從小就對孩子的糖分攝入量嚴格控制,而且女兒也不喜歡吃甜食,平均一週下來也不到一顆糖果,像馬卡龍、糕點這樣高糖分的東西,平時吃得也很少。

她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別的孩子正常吃糖也沒有蛀牙,而自己家孩子控制得這麼好,仍然如此?

在這位媽媽的思維裏,吃糖與蛀牙明顯是劃上等號的。

不過,孩子長小黑牙與吃糖這兩者之間並無必然的因果聯繫,即使不吃糖,口腔衞生做得不好一樣可能出現齲齒。

齲齒形成的四聯因素

齲齒也被稱作蛀牙或蟲牙,屬於細菌性疾病。

換句話説,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齲齒,是細菌的作用。

研究表明,環境適宜的情況下,口腔中的細菌會分解殘留在牙齒之間的碳水化合,。從而獲得能量,進行大量繁殖。這個過程中由於代謝會產生大量酸,附着在孩子的牙齒表面,引發硬組織脱礦,最終形成齲齒。

因而,導致蛀牙的四聯因素是:

●致病細菌等微生物

●口腔清理不當的殘留物

●口腔環境

●時間

為何人們喜歡把吃糖與蛀牙劃等號?

孩子口腔內的細菌種類很多,它們依靠各種營養物質存活,但最喜歡蔗糖。

換言之,當口腔環境中糖分含量充足的時候,能被這些細菌直接利用,效率很高。因此在相同的時間內產生的酸更多,對牙齒的腐蝕作用更強。

而且,無論孩子吃不吃糖,平時所吃的水果和米飯中都會有糖分。

吃糖本身是不會直接導致齲齒的,必須滿足四聯因素。因而,家長們要想預防齲齒,要從四聯因素入手,主要有兩大方向。

如何預防孩子齲齒?

1)日常飲食結構要注意

首先,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食物都有糖分,想全避開肯定是不可能的。

少吃糖確實可以一定程度上預防齲齒,但這並不是全部,更需要注意的是那種粘性高的食物。比如餅乾、蛋糕、年糕等,吃完很容易殘留在牙齒上。

缺乏了可以提供營養的碳水化合物,細菌自然就沒了繁殖基礎,能大大降低齲齒率。

2)口腔衞生要注意

不經常刷牙或刷牙的清潔度不徹底,就可能導致殘渣堆積,刺激牙體組織,從而齲壞牙齒。

刷牙是最主要的口腔清潔方式,一歲半以下的孩子,父母可以在他進食後用棉籤輕輕擦拭,或用白開水漱口。

一歲半以上的孩子,就要開始培養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習慣了。

當然,刷牙方法是否正確也很重要,推薦教寶寶使用巴氏刷牙法。

 

讓牙刷與牙齒保持45度角,上牙往下,下牙往上,這樣才能照顧到牙縫,牙齒內側也要注意刷乾淨。

如果孩子已經出現了齲齒,一定要及時做治療,才能避免程度加重或感染其他牙齒。否則,任其自由發展,拖到後面會變得越來越嚴重。

孩子的牙口好不好,可是會關乎到幸福感的。比如是否能擁有吃貨的小幸福,以及張嘴大笑時不用顧及牙齒是不是好看,這需要父母從小為孩子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