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最近在我家附近的醫院治腿,所以她住在我家。有她在,我就再也不做飯、不搞衞生,甚至有一天她治療回來的晚了,需要我準備一下做飯的事,我的第一反應竟然是有些因委屈而產生的氣憤,在嗅出電話裏我惱羞成怒的味道之後,我媽在電話那頭説:那你別做了,等我回去做吧。
在我氣憤的同時,我覺察了一下自己,那一刻,我的內心發生了什麼?我發現只要她在,我的自我功能就自動地“萎縮”了,我的心智和能力,都在毫無覺察的情況下退行到一個4歲的女孩的狀態。
昨天吃完晚飯,我去公園遛彎,在公園中央,有一個巨大的池子,小孩們在裏面瘋跑,追逐。兩個小孩跑到我身邊,我聽見她們的對話,其中一個年齡大一點的女孩説:你追我,我往柱子那邊跑。另一個女孩點頭稱好。
但是就在負責追趕的女孩剛放開了腳步奔跑時,她媽媽突然跑了出來,在短短的一分鐘內,她連續説了幾遍:“別跑了!慢點!別跑了!喝水!”,我注意到,那個奔跑的女孩在她的催促下,跑步的步子本能的慢了下來,但她仍然在試圖追趕她的小夥伴。
年輕媽媽衝了上去,直接攔在了小女孩身前,她嘴裏一邊説道:“別跑了,這麼熱的天,快喝點水”。一邊把水壺蓋子擰開,直接把水壺嘴伸到了女孩嘴邊。女孩似乎也渴了,喝起了水。
就在我打下剛才這段話的時候,我媽走到我身邊,説:你的茶已經不燙了,快喝吧。我還沒説話,她又問道:“還用我再給你燒點新的水嗎?”
看,不管是4歲還是40歲,我們都有一模一樣的媽媽。
今年過年期間熱播的電影《囧媽》中,活靈活現的描繪了這樣的中國式媽媽,電影裏那個媽媽的形象太過生動和熟悉,讓我們產生了巨大的共鳴,以至於無數人發出感慨: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
很多人説我的親子類文章寫得很透徹,甚至我還因此被出版社發現,出版了關於原生家庭的書籍。究其原因,我認為有兩點。第一,我是從“孩子”的視角去觀察家庭問題的,我對於“孩子”的感受無比清晰,只有完全瞭解孩子的心理活動,家長才有可能有的放矢的做出改變。第二,在生活中,我是一個時刻帶着“心理諮詢師”的覺知的人,所以,我能將無意識的、稍縱即逝的感受意識化,使之以更清晰、更富有層次的方式呈現出來。
今天這篇文章,我想重點談一談“中國式母親”的自我覺察問題,之所以要特別強調覺察,是因為“覺察”是改變的基礎。NO覺察,NO改變。即使一個人看再多的書,讀再多的文獻,如果缺少了“覺察力”,ta就永遠只能是一個紙上談兵的趙括。
不管是我媽,還是公園裏那位年輕的媽媽,我想在有一定認知基礎的前提下,在她們那樣做的當下,由第三者提醒,她們很快就會發現自己的問題,但問題是,每個媽媽在日常生活中,身邊並不會出現這樣一個“提示者”,所以,只有媽媽們提高自我覺察能力,才有可能發生真正的改變,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知行合一。
覺察,是最寶貴的能力之一,重要的事情説三遍。
01 投射的覺察:每一個溺愛的媽媽,內心都住着一個缺愛的小孩
每一個人看到的世界,都是自己內心世界的外在投射。你心裏有什麼,就能看到什麼。
我養了兩隻非常可愛而温順的加菲貓,我媽非常喜歡它們,她經常説:“真可憐”。
早晨,我沒來得及給貓換食盆裏的水,她説:“胖胖跟着你真倒黴,連乾淨水都喝不到,真可憐。”外面下雨,我沒開空調,她來了看到貓躺在地上,於是她説:“胖胖穿着大皮襖,肯定是太熱了,跟着你真可憐,連空調都不給人家開。”説完,她又説:“明年夏天不讓你養了,你一點也不精心,真可憐。”
其實,這個“真可憐”並不是只對貓,當她看到我連續工作了兩個小時沒挪地方時,她也會説:“真可憐,你掙錢太難了。”,去理髮店剪頭髮,她回來感慨:”這些外地來的小孩多可憐,一個月掙那麼點錢,還得從早幹到晚。”,我跟她説一個朋友的父親住院需要天天陪牀,值夜班,她也説:“太可憐了,多累啊。”
“可憐”,其實是她對自己內心小孩的憐憫,或者説,她可憐的,其實是她自己。
她小時候曾被過繼到姨家,6歲時又被“遣返”回來,這成了她一生的創傷。這個創傷給給她的“好處”是,她很温柔,情感細膩,對孩子共情能力較強,能讓孩子感覺到被愛、被呵護的温暖,“壞處”是,她經常拿着她自己的投射,來過度的滿足孩子,替代孩子的真實感受。
作為她的女兒,我從這種母愛中汲取到了很多心理力量,被深愛,的確是一個孩子內心的底氣。但同時,我又感覺有時候我也會感覺,濃度過高的母愛是如此黏膩和牽絆。她對我的“好”,令我潛意識裏有一份化不開的愧疚之情,這種愧疚,使我在很長時間裏無法人格獨立。
我很逆反,一般的人都會認為我的逆反來自於我有一個控制慾極強的父親,但事實上,母愛的羈絆也是另一種形式的”軟控制“——利用孩子的負罪心理達成的控制和交換。從我的角度(孩子的角度)來説,我需要動用強大的人格,不斷温和而堅定的向我的媽媽樹立邊界,以保證心理邊界不被入侵。但是如果我是一個小孩,內心力量並不強大,又或者我並沒有學習心理,不懂這些心理學的知識,那我如何自處呢?
我想答案只有兩個,壓抑或逆反。
作為母親,如果對孩子有過分的溺愛和控制——兩者的本質是一樣的,就如同硬幣的正反兩面,那麼一般來説,都是內心的安全感不夠、依戀關係建立的不充分的人,她們大概率是在原生家庭中沒有得到情感上的高質量陪伴,沒有獲得足夠的來自父母的愛的滋養,可能在成長過程中,會有程度不同的情感忽視。這些會導致她們成為母親後有這樣的表現。
所以,當一個媽媽忍不住想要嬌慣孩子、總是心疼孩子、總是從心裏流淌出某些柔軟的想要融化的感覺時,不妨停下來覺察一下:自己內心的那個小孩,是否從未被滿足?自己是否在通過滿足孩子,還填補自己內心的空洞?自己又能否把內心的那個缺愛的小孩找出來,去擁抱ta?
一個人不管是把這種匱乏投射到孩子身上,還是伴侶身上(一般來説,投射到孩子身上的幾率更大),本質上,都不能滿足自己內心那個飢餓的小孩,而滿足ta唯一的方式,就是承認並看到ta的存在,並且真心實意的自我同情。
先完成了這一步,才有之後的覺醒和改變。
02 分離焦慮的覺察:分離焦慮,到底是誰的?
沒有任何一個母親會承認自己“不盼着孩子好”,自己本質上是一個控制狂,想要斬斷孩子獨立的翅膀,將其一輩子困在自己身邊。
不承認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無法覺察自己的潛意識,二是超我太過強大,無法面對這樣“不堪”的自我。
所以,當我在沙龍里跟另外兩個覺察到自己的控制慾,但又無法改變的母親説“其實是你們自己無法克服自己的分離焦慮,所以在潛意識中,你們並不想讓孩子獨立,讓孩子成為一個人格完整的人”時,她們都矢口否認,把頭搖的像撥浪鼓一樣。
潛意識常常是和意識相反的,這是心理學最有意思的地方。其實稍微想想就可以理解:凡是進入潛意識的,都是自己不想面對、無法面對的東西,所以才會使用各種心理防禦機制,將其壓抑、扭曲,然後呈現在意識層面的,則是帶了濾鏡的皇帝的新衣。
但潛意識,才是真實的世界。所以,所謂覺察,本質上就是覺察真相,覺察潛意識。
覺察自己的分離焦慮,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覺察自己的依賴心。
這一點尤其在親密關係中表現的尤為明顯。除了比較顯而易見的依賴,比如很粘人之外,更要覺察自己不為人知的依賴,比如一個女性,看上去很獨立、強勢,似乎是不需要依賴任何人都能生活的很好。但事實上,她會因為丈夫無意識的忽視(比如丈夫更熱衷看球,而沒有注意到她今天的情緒變化),而有很多被傷害的情緒,這種被傷害感,可能表現為抱怨、指責、委屈,也可能表現為“心寒,再也不對ta抱有期待”,不管是哪種反應,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即感覺到自己的被傷害。
不管一個人外表有多彪悍,內心不獨立的人,都談不上真正的人格完整。依賴心重的人,其實內心可能是有很嚴重的分離焦慮的人。
當她們與孩子相處時,雖然表現得“為母則剛”,但潛意識裏,她們無法面對孩子成長過程中對自己的“背叛”的——因為孩子的成長,是以對父母的“背叛”為代價的。
第二,覺察自己的受傷感。
其實這一點的內容在上一條中已經有所闡述。一個人格不夠獨立的人,大部分都有程度不同的“自居被害”人格,也就是她們可能會經常體會到受傷的感覺。
別人的一個“不友好”的眼神、加重的語氣、凌厲的表情、不經意的忽視.......這些都是給自己帶來受傷體驗的導火索,尤其是在親密關係中表現的更為明顯。
受傷害感貌似和分離焦慮離得有點遠,但本質上是一回事。總是感覺受傷的人,一般也是對外界的安全環境的需要比較多的人,他們需要安全、穩定的環境,對於分離——這種不確定的環境會比較敏感。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會説類似這樣的話:“你長大了,翅膀硬了。”這句話的潛台詞就是,你有能力遠走高飛了,這令我感到非常受傷。
父母總是擔心如果自己不管孩子,孩子就會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這實際上是一種“合理化”的心理防禦,在潛意識裏,對孩子無法放手(即使知道應該放手,但也做不到)的人,都有分離焦慮,潛意識裏,他們無法應對孩子獨立成長、遠走高飛帶來的心理創傷,所以,他們使用溺愛、控制的方式,讓孩子的精神胚胎無法順利發育,這樣,就可以永遠留在他們身邊了。
所以,所謂的啃老族,如果非要抓住一個“鍋”承擔責任,那麼該被罵的是他們的父母。他們剪斷了孩子的翅膀,讓他們無法飛翔。
03 控制慾的覺察:你在怕什麼?
溺愛與控制,就是一對形影不離的雙胞胎。在電影《囧媽》中,我認為最傳神的一段,就是媽媽喂兒子吃飯那一段。
媽媽先是讓兒子吃這個、吃那個,兒子的嘴巴被塞得變形,但是,當肥頭大耳的兒子要吃下最後一塊紅燒肉的時候,媽媽忽然把飯盒蓋蓋上,嚴厲禁止,理由是兒子的血脂高,要控制。
這個既生活化又很戲劇化的場景,真實還原了生活中囧媽的狀態。這就是為什麼在有些文章的下面,有的讀者留言説“你説要給孩子自由?可是我現在溺愛孩子,將來社會就會收拾ta”時,我總是搖頭的原因:溺愛是對愛的扭曲,世界上只有一種愛,就是指向孩子成長的愛,才算是真正的愛,除此之外的,比如溺愛之流,都只是打着愛的名義,實施的是控制之實。所以,讀者的留言是並未真正懂得其中的奧秘。
真正的愛裏,包含自由,而溺愛裏,包含的是控制——是把孩子的手腳束縛起來,讓他無法成長的繩索。
第三個媽媽們需要覺察的問題,是自己的控制慾。
控制分兩種,一種是硬的,一種是軟的。如何覺察自己的控制慾?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當你的孩子沒有聽從你“好心”的建議時,你是波瀾不驚的,還是憤怒委屈的?你是能接受孩子犯錯,並能承擔看着ta犯錯後果的,還是急的抓耳撓腮,想幫ta規避一切陷阱的?
客觀地説,愛,尤其是父母對子女的愛,想要和控制,徹徹底底的分離開,是很難的。就像愛與恨常常如影隨形一樣。想要在愛與控制之間,輕鬆地在其中找到一個分界點,並從此一勞永逸,這基本上是一種妄想。
即使是最好的育兒學家,也需要時刻與他們對孩子的擔心和隨之而來的 控制慾作鬥爭。
在關於控制的覺察中,如果覺察的更深,就涉及到人類的最基本的情緒體驗之一:恐懼。控制背後,一定是恐懼——對於“失控感”的無法接受,導致了控制。
想獲得掌控感,這是人類的本能,但問題在於,“好”的掌控感,應該是自我掌控,而不是把自己的掌控感建立在別人,尤其是孩子(弱者)身上。想要改變這一點,就需要提升自己的安全感,覺察自己失控背後,究竟在怕什麼?
其實,放手不會天塌,“天塌下來”是我們的感覺,因為感覺太過逼真,導致我們信以為真。所以,覺察自己的恐懼,嘗試把它從潛意識中提取出來,呈現到意識層面,並在現實中加以檢驗——比如天真的會塌下來嗎?如果犯錯,就真的會“死”嗎?對於克服自己潛意識的恐懼,提升安全感會有根本性的幫助。
寫在最後
家庭教育的話題經久不衰,是因為人們知道了很多道理,但問題卻從沒消失。所以,對於解決問題的探索,一直都不曾停止。
我個人的習慣,是從“根”上解決問題,相較於具體的方法和步驟,我認為從認知和潛意識層面的修通,更有助於解決問題。這是我眼中的“漁”,而不是“魚”。
也許更多的人喜歡現成的“魚”,但是我還是堅持給“漁”,別問我為什麼。因為我就想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