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養你不容易,現在啥都貴,還要供你讀書,不該花的錢別亂花。
買那個幹啥,那麼貴,都趕上我一天工資了。
……
相信,這些話很多家長都對孩子説過,那麼你有沒有關注過,聽到這些話時孩子是什麼反應呢?
知乎上有一個問答中,就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爸爸帶孩子吃兒童套餐時説了一句:“你吃這一頓飯就花了我半天辛苦工作的錢”,而孩子雖然沒説話,但感覺他還是聽懂了的。
站在這位父親的角度,他可能只是想讓孩子懂得珍惜和感恩,但站在孩子的角度呢?他現在會是什麼心情,那份本來令人期待的兒童套餐,恐怕已經變得不是滋味了吧!
心理諮詢師武志紅老師説:任何一個超過孩子承受範圍的複雜挑戰,都有可能給他們造成不小的內心打擊。
家長的一句句提醒,對孩子來説要怎麼回應呢?他又沒有能力掙錢,只能沉默、內疚,下定決定以後再也不要XXX了……
就像影視劇中的孩子一樣,明明很想去參加活動,但卻會想到媽媽説過自己沒有錢,因為錢放棄一個個好的機會。
這樣的孩子,在面對機會、選擇時,往往想的不是我能從中得到什麼,而是我要為此付出多少金錢,最後,多半會因為“錢”放棄。
就像《小捨得》中的米桃,會懂事的主動提出要放棄補習班。
帶着這種愧疚長大的孩子,做事畏手畏腳,無形之中會錯過很多改變的機會。而那些幸運的成為高收入人羣的孩子,則很容易陷入報復性消費,因為他們從小沒有學過如何花錢,只知道小時候被壓抑的購買慾現在可以釋放了。
這樣的孩子,是富不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