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始时代,人们为了生存,在采集、狩猎自然产物作为食物的同时,逐渐认识到有些植物、动物、矿物对人体有利,而有些则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中毒死亡。
进而有意识地、自觉地对这些物质进行考察。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汉《淮南子·修务训》
智慧的祖先们通过口尝、体验,不仅找到了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同时也发现了治病的药物(取自自然的植物、动物、矿物)。
并且发明了通过尝味以及食入后人体的寒热反应来确定药物作用与性质的方法,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中药药性理论,其核心内容即“四气五味”。
这一理论至少已经沿用了近二千年,目前仍在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防病治病。
运用“四气五味”的中药药性理论,也就可以指导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养生保健与疾病的治疗。反过来,利用食物防病治病,也要在中医“四气五味”理论指导下,方能准确运用,发挥疗效。
对习惯于一切相信实验室数据的现代人来说,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但事实上,人们在不了解中医“四气五味”理论时,已经在不知不觉地利用“五味”来调节身体。
- 如口中粘腻时,人们会不自觉地想吃一些苦味的东西;
- 口干时,会想吃酸甜的食品;
- 情绪不好、抑郁的时候会想抽烟、喝酒,以“借酒消愁”等等。
这种人体的本能,被我们聪明、细心的祖先所重视,并发现了规律。下面就来看看中医所讲的味与药(食)物作用的关系是否有一定道理。
食物的味,主要有“辛、甘、酸、苦、咸”五种。每种味的作用,汉代的《黄帝内经》中就用一个字来概括,即:
“辛散、甘缓、酸收、苦坚、咸软”
辛味,包括辣味及一切芳香刺激性的气味,食品如辣椒、生姜、葱、薄荷、萝卜、陈皮、砂仁、金橘、烟、酒等。
古人发现辛味之品具有外散、走窜的特性,能够发散体表外邪(通过发汗),行气通窍。所以可用来治疗外邪郁表,以及气机郁滞的病证。
如生姜、葱、香菜(芫荽)、薄荷、苏叶等,都能治疗感冒引起的恶寒,发热,无汗或有汗不多,鼻塞声重,头痛,周身肌肉疼痛,以及咽痛,咳嗽,咳声不扬等外感表证,卫气或肺气不能宣畅的一类病证。
因为这些食品均含辛味,而具有发汗解表的作用。
主要成分为薄荷油的胆舒胶囊,可以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的胁肋胀痛,胃脘灼痛,口苦泛酸;
香砂养胃丸(含砂仁、木香、藿香等大量辛味理气药)可以治疗胃炎引起的胃脘饱胀,嗳气频作;
麝香保心丸、丹参滴丸(含麝香、冰片等辛味通窍药)可以治疗冠心病心前区憋闷疼痛。
这些疾病都是因气行不畅,或关窍闭塞所致,所以用辛味药物有效。
人们在情绪抑郁时多有胸闷、太息的症状,若是平时吸烟的人,这时吸烟量会增加,一支接着一支不停地抽,因烟的辛味可以起到一定的理气解郁作用。
但烟中的焦油、尼古丁等却严重损害了肺脏,得不偿失,不如选择其他有利身体的辛味食品、药品,如陈皮、金橘制品,或中成药逍遥丸(含辛味的柴胡、薄荷)等。
由于辛味药的发汗作用会消耗体内的阳气与津液,行气作用会消耗人体的气,所以过用、久用、误用辛味之品会出现心慌、气短、乏力、口干等耗气伤阴的副作用。
如长期大量饮酒(味辛)的人,会出现易疲劳、食欲下降、女子闭经、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股骨头坏死等病证;
气虚胃胀的人用萝卜,或理气破气的中药,不但症状不能缓解,反会增加乏力、精神萎糜、动则气短等感觉。所以气虚的人平时应少吃萝卜。
#大家健康超能团#@大家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