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家長不能對孩子説的幾句話,網友:我全中

由 許愛花 發佈於 健康

家長是孩子成長路上的第一位老師,其發揮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孩子的性格,習慣,處事方式都是跟父母學到的。可其實,多數父母離成為家長,脱離孩子的行列並沒有多長時間,很多時候,並不能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而不經意間,家長總是會説出些,不利於孩子成長的話,有的甚至還成為了家長的口頭禪。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些話你是不是也常對孩子説呢。

沒考好就沒考好吧!

這樣類似的話還有,“輸了就輸了吧”,“不行就不行吧”等等。也許還有家長,會在後面加一句,“下次加油”。這句話雖然確實鼓勵了孩子,沒有責怪孩子的意思。但其實還有更好的處理方式,最容易被家長們忽略。

為孩子分析失敗的原因。不管是考試成績沒考好,還是比賽輸了,或者一件父母,老師交代的事情沒有做好。家長要做的應該是給孩子分析失敗的原因,為什麼考試沒考好?是不是因為平時沒努力,還是上課沒認真聽講,還是下了課沒認真複習。

給孩子分析出失敗的原因之後,鼓勵孩子,下次加油。改正這次的壞習慣,下次一定會有進步的。不要只給鼓勵,不給分析原因;更不要經常説這樣的話。給孩子一種滿不在乎的態度,沒考好就沒考好唄,輸了就輸了唄。這種話對成人也許是一種安慰,但這樣會讓孩子誤認為,失敗無所謂,從而起到負面的作用。

你就是個廢物,什麼也幹不成。

説出這樣話的家長,大多都是正在氣頭上,少部分是對自己的孩子喪失了信心。當然,在説完這樣的話之後,許多家長都認為這是一種反向激勵,認為會激勵孩子去努力,“你説我不行,我偏要行”,家長還會為自己的機智沾沾自喜。

殊不知,這樣類型的話,都是打擊,過度的打擊。這樣説話的問題,與上面的“沒考好就沒考好吧”有異曲同工之妙。孩子事情沒有做好,失敗了,家長要為孩子分析原因。你以為你的話是挫折教育,其實你只是會錯了意。

真正的挫折教育,是孩子自己在面對事情時,失敗了,家長要對孩子進行的引導。家長對孩子的打擊,家長給孩子的挫折,都不是真正的挫折,只是打擊。這樣的話説多了,就給孩子的潛意識造成了影響,會讓孩子在面對困難時,從心裏生出“我不行”的想法,影響孩子的自信。

父母以後能不能過好日子,就看你的了。

許多家長,都喜歡給孩子施加不必要的壓力,什麼“咱家的希望都在你身上了”,“父母以後過什麼日子,都得看你的成就”等等。殊不知,這只是在將自己的的壓力,都推卸到孩子身上。

是不是要給孩子壓力,要由孩子的年齡,心理承受能力來判斷。在孩子還不算懂事的時候,告訴孩子一些生活上的瑣事,柴米油鹽貴,生活壓力大。這樣的家長只是在剝奪孩子的天性,讓孩子本應該無憂無慮的年齡,去擔憂一些有的沒的,杞人憂天。

正確的方式是,給孩子處理問題的方法。是,沒錯,你想要孩子今後有所成就,你要給他成功的辦法。想讓孩子以後穩當,你就要以身作則,多給孩子講一些成功人士小時候的故事;你想要孩子努力學習,你就要告訴孩子,如何培養學習的興趣,以及什麼樣的學習方法最好。一味的給孩子施加壓力,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以上三句話,是三種類型,這樣的話有許多。家長在給孩子講話的時候,要多去考慮,某些話是不是沒有必要的,只是打擊孩子而已。從最大程度上,不去説廢話,就算是平常的交流,也要注意一些微小的細節。孩子的性格,習慣,就是從家長做事的一些細節學到的。你無意間透露的對生活的不滿,也會影響孩子對人生的態度。

就像有句話説的:“細節決定成敗”。

(圖片來自網絡,若文章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私信聯繫作者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