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此為“蕁麻”人稱咬人草,治皮膚濕疹,蛇蟲咬傷,用途甚廣

由 司馬盼香 發佈於 健康

在農村地區有一種野草,這種草樣子平凡,但名氣卻很大,人們稱它為“咬人草”。聽到這名字是不是很嚇人呢?明明是植物,為何叫“咬人草”?因為你在野外稍不注意觸碰到它,皮膚馬上就會紅腫瘙癢,刺痛無比,因此農民朋友見了它都繞着走,也正因為它是個厲害的角色,所以給人們起了個外號“咬人草”,不知在農村朋友見過嗎?

“咬人草”學名蕁麻,為蕁麻屬植物,多年生草本。蕁麻,俗稱藿麻,古稱毛藐或蕁草,又名叫蜇人草、咬人草、防盜草、無情草、它有一個別名更為生動,叫作蠍子草,又叫咬人草。不同的地方叫法也不同。主要分佈在雲南中部、貴州、四川東南部、湖北和浙江等地。多生於路邊,田野或者山地林中。

蕁麻地下有橫走的根塊莖,植株高約40~80釐米,四柱菱形,分枝少,莖上有刺,葉片近膜質,寬卵形、橢圓形、五角形或近圓形輪廓,邊有鋸齒,綠色葉片。由於它的莖葉上有毒素,如果不小心觸碰到蕁麻的刺毛,它的尖端就會斷裂,然後釋放出毒素,會引起皮膚瘙癢、紅腫等症狀導致人中毒,正因為蕁麻的這種毒性,所以許多人見到都不敢靠近它。

雖然蕁麻具有毒性,但也具有很好的藥性,全草均可入藥,《圖經本草》早有記述:其味苦、辛,性温,有小毒。具有祛風定驚、消食通便之功效。主治風濕性關節炎、產後抽風、小兒驚風、小兒麻痹後遺症、高血壓、消化不良、大便不通等。外用可治蕁麻疹初起、蛇咬傷等。《本草綱目》裏也有記載,蕁麻,其莖有刺,高二三尺,葉似花桑,或青或紫,背紫者入藥。上有毛芒可畏,觸人如蜂蠆蜇蠢,以人溺濯之即解,搔投水中,能毒魚。主治嘔吐不止。蛇毒,搗塗之。風疹初起,以此點之,一夜皆失。

關於蕁麻還有個小故事:傳説張獻忠小時候和大人到四川學做生意,一次,經過一片樹林時忽然內急,就跑到樹林裏方便,並順手摘下一片毛茸茸的草葉擦屁股。沒想到卻被藿得嗷嗷大叫,好久都回不過神來。張獻忠不禁恨恨地説:連草也欺負人。因此,才有了後來的張獻忠剿四川之説。

除此之外蕁麻還含有粗蛋白、粗纖維、鐵、鈣、鋅、胡蘿蔔素、維生素C,其葉綠素含量更是高居各類是蔬菜之首,是一種綠色天然有營養的美味野菜。比較常見的是涼拌,有些地方嫩葉和肉一起剁碎作為餡料包餃子或者做煎餅,也有不少地方在炒帶腥味的魚或者田螺、喜歡加點蕁麻嫩葉,味道獨特香味濃郁。較而且蕁麻根莖可供紡織用,而且它的種子還可以用來榨油。

好了關於蕁麻就介紹到這了,認識了嗎?它雖然長有刺,但其作用卻不少,所以凡事有利便有弊。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點贊轉發,你的鼓勵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祝大家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