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快節奏的生活,人們往往忽視了對日常生活中飲食的要求,不健康的飲食習慣,讓不少人的健康出了狀況。比如有的人吃飯“低頭就碗”,長期低着頭、弓着身,會加速頸椎和脊柱老化。
哪些就餐姿勢最傷頸椎?最佳的用餐姿勢是什麼?生活中又有哪些吃飯習慣影響着我們的健康呢?
影響健康的吃飯習慣
1
//邊看電視邊吃飯
吃飯時不忘開着電視,是很多家庭的習慣,看似小事卻對健康存在威脅。
吃飯時注意力要集中,最好關掉電視等干擾物,這也有利於咀嚼充分,便於控制體重,避開患慢性病的風險。
2
//趁熱吃
“菜來了,趁熱吃!”這是飯桌上常聽到的一句話。雖然食物趁熱吃味道更香,但長期過熱飲食卻會誘發食道癌等多種消化道疾病。
我們的食道壁非常嬌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過這個温度,食道黏膜就會被燙傷。如果反覆如此,可能引起質的變化,發展為腫瘤。
最合適的食物温度是不涼也不熱,在40℃左右
3
//邊看手機邊吃飯
很多人習慣手機不離身,吃飯時也是如此,常常飯送進口裏,眼睛還盯着手機,吃的是什麼都沒察覺。
父母如果允許孩子在就餐期間玩手機,孩子的飲食結構往往很單一,而且更喜歡高熱量食物,容易營養不良,家庭氛圍也相對較差。
就餐時最好停止使用電子產品,特別是未成年的孩子,家長更應對其行為進行限制。
4
//吃飯的時候談工作
一吃飯就抓住機會,滔滔不絕教育下屬或孩子的人不少。
飯桌上説説家常話倒無妨,但如果邊吃邊談工作、談生意、談考試分數,就可能會妨礙食物的消化吸收。
因為人在集中精力思考,或精神壓力較大時,植物性神經功能受到壓抑,消化道血液供應減少,胃蠕動就會減慢。特別對於消化吸收功能本就偏弱的人來説,全心全意、輕鬆愉快地吃飯,才能幫助食物充分消化吸收。
5
//過午不食
近年來,網上開始流行“過午不食”的減肥保健方法,過午不食,晚飯不吃,對健康真的有好處嗎?
首先,一餐混合膳食消化吸收的過程大概是4-6小時,剛好適合一日三餐,而且人體消化酶的分泌,也有早中晚的節律性。
兩餐之間間隔太久,從保健的角度講,對免疫功能、大腦、心臟等都有壞處,而且還不利於血糖的穩定。
6
//經常喜歡吃湯泡飯
有些人在吃飯的時候,覺得米飯太乾了,喜歡用湯泡飯吃。
當食物進入胃以後,胃酸開始活躍,正常情況下,胃的機械性消化以及協調的化學性消化都沒問題,胃酸濃度並不會被改變,但是湯泡飯口感順滑,容易吃多,不建議常吃。
7
//飯後喝酸奶
人們常説的“飯後喝酸奶助消化”,指的是喝酸奶是可以促進胃酸的分泌,並且其中所含有的益生菌可以抑制有害菌在腸道內的繁殖,對於維持消化系統健康有一定的幫助,能起到間接幫助食物消化的作用。
但是,在飽腹的情況下,喝酸奶反而會增加飽腹感,並不能起到助消化的作用,長期如此還可能會導致發胖。食物在腸胃裏消化,需要消化酶分解食物和胃腸道規律蠕動,然而酸奶並沒有這個能力,促進不了腸胃蠕動,也不含消化酶。
而且我們從市面上購買的酸奶,益生菌存活的概率極低,益生菌的生存需要很苛刻的條件,酸奶經過運輸、儲存和銷售的過程,活菌基本都被滅殺了。所以吃飽後立即喝酸奶,反而會加重胃的負擔。
(約見名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