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人在生活中發現了這樣一種現象,家庭裏姥姥帶娃的情況成了趨勢,有調查顯示,約四成的家庭中存在姥姥帶娃的情況。
一些姥姥帶娃的家庭表示,自己家的日常就是這樣:姥爺買菜、姥姥帶娃,爺爺奶奶時不時過來看看孩子。
雖然姥姥姥爺辛苦了一點,但對寶媽、孩子來説,有很多益處,特別是健康方面。
被姥姥照顧的產婦、孩子有哪些不同?1)精神方面
一般而言,子女和父母待在一起當然要更加開心、輕鬆,老人照顧起自家孩子來更用心。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無關
產婦和自己的父母一起照顧寶寶,不會常常被批評帶不好娃;心安理得地指示丈夫照顧孩子、做家務;每天想多久,就能睡多久;有什麼小脾氣父母也會忍着。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孕媽的精神狀態更好,更利於產後恢復,也一定程度地避免了產後抑鬱,身體更加健康。
孩子被姥姥照顧的時候,與媽媽的相處時間也會增加,安全感更足,而且產婦精神狀態好,對寶寶的態度也更好,就更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
2)飲食方面
婆婆比起照顧產婦,更心疼的是兒子、孫子,為了給兒媳婦下奶,她會燉很多油膩、沒營養的湯,導致寶媽身體發胖、營養不良。
還有一些婆婆,兒子在家吃飯的時候,才好好準備, 如果不在家,就讓兒媳婦吃剩菜剩飯,導致她身體難以恢復。
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很喜歡我行我素,為了宣示自己的主權,忽略寶媽的建議,常常給寶寶使用偏方,用錯誤的方式帶娃,比如在輔食中加鹽,買一大堆零食,而且寶媽越阻止,她們越變本加厲。
若是姥姥來照顧,就會事事以女兒為主,照顧孩子方面,也會更聽從寶媽意見,於是寶媽、寶寶身體都能更健康。
3)親子關係
很多婆婆是做不到把兒媳婦當自己人的,還喜歡離間寶寶和寶媽之間的關係。
曾經在大街上看到一位奶奶給孫子買糖果後,告訴他:“回去後別跟她説你今天吃糖了,你媽媽是壞人,她會罵你的。”
還有奶奶在寶媽身邊不能帶娃的時候,硬要她照顧孩子,不然就對寶寶説:“媽媽壞。”
而姥姥作為寶媽的母親,自然給女兒更有同理心,也常常告訴孩子你的媽媽有多好,你要更愛她,於是親子關係也會更加牢固。
不過即使是姥姥姥爺,也不是都願意帶娃的,很可能因面子問題,難以拒絕,於是在帶娃的時候很不盡心,常常將孩子置於危險,又或者疏忽了他們的教育。
有這些行為的老人,一般不是真心帶娃▼藉口推脱
有的老人,總是説自己多喜歡孩子,在寶媽懷孕的時候表示將來一定會帶娃,但孩子出生之後,就開始裝病、找藉口推脱不帶娃,甚至在資金上也沒有幫助。
▼孩子常常磕磕碰碰
有的老人雖然帶娃,但也是自己出去打牌、玩手機、找人聊天,讓小朋友自己在一旁玩,結果孩子磕了、碰了都不知道,孩子小小年紀,身上就都是傷。
▼孩子身上總是髒髒的
不想帶娃的老人,也看不到小朋友的衣服需要換洗,甚至不知道他們身上哪些地方比較髒,只是統一放進洗衣機清洗,結果導致寶寶常常穿着髒兮兮的衣服。
不管父母讓哪位老人帶娃,都需注意這些方面孩子由父母自己帶大自然是最好的,但大部分年輕人工作都比較繁忙,就需要老人幫忙照顧,可老人受知識、精力等各方面的限制,難以承擔小朋友生活的方方面面。
為了孩子的教育、親子關係,讓老人帶娃時,需注意這幾點:
★分工合作
最近也很流行老人上班式帶娃,指的是父母在上班前,將孩子送到老人家,下班之後接回來,這種方式能讓老人只負責孩子白天的生活。
而晚上的教育則由父母自己進行,這樣對老人更輕鬆,父母也能參與到養娃中來,讓孩子成長得更好。
★懷着感恩之心
老人沒有絕對的義務幫子女帶娃,如果一定希望長輩過來,也不要挑三揀四的,以免破壞了親子關係,每天十幾個小時地照顧寶寶真的很辛苦,做子女的也要體貼他們的付出。
★不要抱有太大的期望
人的精力有限,並且人無完人,老人過來帶娃,不可能將孩子教育、家務、飲食等方面都處理好,有一項能達標就很不錯了,子女期望太大,只會徒增怨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