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家有個5歲的孩子特別挑食,因為跟我家離得近,所以有時候去他家串門,每次到飯點我就趕緊回家。
因為我實在受不了他家孩子吃飯那個樣子。全家人圍着像伺候“皇帝”一樣,這個夾一塊雞肉,那個夾一塊魚肉。大人忙得不可開交,他卻一本正經嘟囔着:“走開走開,我不喜歡吃”,説完就把自己喜歡吃的排骨端到自己面前,一頓猛操作,筷子在裏面攪來攪去。
最關鍵的是家裏人沒覺得有什麼,5歲孩子了也不制止她這種不禮貌的吃飯習慣。作為外人我也不好説,所以每次都溜之大吉,看不見還好。
教孩子吃飯不是一件小事。卻是被很多家長忽視的問題。吃飯是人的一種本能,嬰兒呱呱墜地後,不用人教就會吸引母親的乳頭,以此獲得能量。
然而在生活中卻出現這樣的現象,孩子不願意吃飯,或者不願好好吃飯,父母就開始想招數。有的父母要求寶寶吃飯,有的父母威脅寶寶吃飯,或者很多父母直接説不吃飯再不給你吃了。用威脅的口氣讓孩子吃飯。
還有一個例子。一般情況下,老人帶孩子大多比較寵溺,孩子喜歡吃什麼就買什麼。以前有個親戚,家裏孩子3歲了要上幼兒園,才去了沒幾天就被勸退回來了。
因為這個孩子從小被寵溺,不會自己吃飯,吃飯都是爺爺奶奶追着喂,哄着吃,拿玩具引誘才會吃。而且是爺爺奶奶喂,自己不會吃。
都已經三歲了什麼都不會,最簡單的吃飯也要別人喂,去了幼兒園竟然要老師餵飯,而且挑食,不喜歡吃的全部扔掉。無奈之下孩子被幼兒園勸退回來了。
儘管如此,不少家長還是沒能引起足夠的重視,他們認為吃飯只是一件小事,無論採取什麼方式,只要孩子能吃飽就可以。
但是育兒專家告訴我們,吃飯不是一件小事,它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方方面面。因為從吃飯這件小事可以折射出很多問題。
第一、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身體是人的根本,身體健康了,才能去學習、工作,甚至做別的。
一個人的身體素質基本取決於成年之前,尤其是嬰幼兒時期,而大部分孩子之所以身體差,都是由於偏食或不好好吃飯造成的。
1、父母不能因為孩子喜好隨意改變膳食搭配
葷素搭配、營養均衡,不能因為孩子不願意吃,就不做。
孩子挑食,厭食這種壞習慣大多都是父母不注意平常飲食習慣。
2、不能吃太多零食
零食大多熱量高,沒什麼營養,經常吃零食會對孩子身體有損害。
3、影響孩子獨立的能力
生活中,一些家長因為擔心孩子會將碗打碎,或是將飯菜弄得滿桌子都是,於是採取了所謂的比較衞生的方式。但是一直餵飯還是是學不會自己吃的。
家長應該抓住這一關鍵時期,凡事孩子們夠獨立完成的事情,讓他自己去做,哪怕弄得一塌糊塗,也是一件好事。第三,吃飯能夠培養孩子的禮儀。
從一個孩子的吃飯姿勢可以看出他的家庭教養,家長應該利用吃飯的機會,教育孩子如何正確拿碗筷,保持端正的坐姿。
抓住吃飯的黃金期,對孩子進行獨立能力教育,同時教孩子一些餐桌禮儀。
同時還應該教育孩子,讓長輩,比如讓長輩先入座,給長輩先盛飯等。
此外,孩子吃飯時不要在餐盤子裏挑來挑去,更不要讓他將好吃的食物搬到自己的手邊,把不好的食物推開,推給別人。中國文化最講究餐桌禮儀,一個人有沒有教養,吃一頓飯就知道了。
第四,吃飯能夠激發孩子的感恩之心
糧食都來之不易,是勞動者用辛勤勞動換來的。通過吃飯,家長可以激發孩子對大自然的感恩之心。
吃飯看似是一件小事,實際藴含着大道理。古人説民以食為天,那些重視家庭教育的家長往往很看重孩子成長的細節。古人在這方面做得要比現在人好很多。
第五、吃飯能夠培養孩子專一的習慣
把吃飯當做一件神聖的事來做,孩子才會專心的享受美食帶來的快樂。相反,孩子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一邊玩玩具,這些行為都不可取。
吃飯就要專心吃飯。家長要做好引導和榜樣,不要邊玩手機邊吃飯,這樣孩子會有樣學樣。
此外,家長最好能營造良好的就餐環境,比如關掉電視、手機,讓孩子把玩具收起來,等吃完飯再玩。
總之,餐桌禮儀體現一個人的最基本修養。吃相好的人更容易受人尊敬,更容易取得成功。所以培養孩子餐桌禮儀迫在眉睫,一個好的吃飯習慣能讓孩子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