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1歲有“這5種表現”,證明大腦發育良好,寶媽心裏偷着樂吧
剛出生的小寶寶不會説話,但父母與寶寶的交流不可忽略哦!
好的交流可以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對寶寶日後智力發育也能起到促進作用。怎樣和不會説話的寶寶互動,今天分享幾種簡單容易操作的方法。
相冊時光,訓練寶寶指示性手勢
陪着寶寶看相冊,告訴他這個人是誰,正在幹什麼。“寶寶看,這是爸爸,他在抱着你呢。”隨着寶寶的年齡增長,可以讓寶寶參與,讓他指一指“誰在逗寶寶笑呀?”“寶寶在哪裏呢?”
寶寶可能不僅指照片,還會主動的伸手拿照片,一邊看着你笑或者“呀呀呀”地説話,一邊指着照片裏的人物。給寶寶及時地反饋,“哇,是的,那就是爸爸。”
這個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寶寶發展語言技能,還會幫助寶寶提高記憶。
手指遊戲,訓練寶寶精細運動
給寶寶唱歌詞帶有手指運動的兒歌。
像“ 1 個手指頭呀,1 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毛毛蟲呀。2 個手指頭呀,2 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小白兔呀......”或者“兩個拇指,彎彎腰,點點頭,兩個食指,鬥公雞,鬥一鬥......”
一邊唱一邊做手指動作,或者輕輕地拉着寶寶的手做這些動作,這些有節律的語音和動作會讓寶寶很開心,他可能會跟着“嗯嗯呀呀”地回覆,記得及時的表揚“對啦,寶寶也會唱啦,好棒好棒!”
等他年齡增長,他也會跟着做動作,跟着哼唱起來。
手帕遊戲,訓練寶寶觀察力
躲貓貓是寶寶最愛的遊戲之一了。
媽媽用手或者用手帕把臉蒙上,然後打開,打開時,驚喜地和寶寶説“你好!寶寶!”,再次要把臉蒙上時,朝寶寶揮揮手,並説“寶寶,再見!”
換種玩法,媽媽打開手時,歡快地説“寶寶,媽媽來啦!” 再次要把臉蒙上時,朝寶寶揮揮手,並説“寶寶,媽媽走嘍!”
把語言和神態動作聯繫起來,寶寶也會學會動作的意義,説不定一轉眼,跟他再見時,他自己也會不停地揮着小手呢。
人聲播放機,給寶寶磨耳朵的好方法
爸爸媽媽要把自己當作寶寶認識世界的載體。告訴寶寶爸爸媽媽正在幹什麼,寶寶正在幹什麼,寶寶看到了什麼。
比如換尿布時,跟寶寶説“媽媽在給寶寶換尿布,寶寶要穿着舒舒服服的小褲褲”如果寶寶扭動着小手小腳,微笑,或者發聲時,把寶寶的這些動作當作寶寶的“語言”回應。
然後給寶寶反饋“哦,寶寶也知道要換尿布呀,寶寶配合得真好,好棒好棒!”
爸爸媽媽可以在日常活動中不斷的製造這樣 “語言”互動的情景。
也可以引導寶寶看爸爸媽媽看到的場景和東西,比如指着一輛車“寶寶,看,車車!嗚嗚嗚,開走嘍。”或者“看這裏,寶寶,一棵樹,好大的樹呀。”
調整寶寶的身體姿態,讓他跟隨着爸爸媽媽指的方向看過去。
等寶寶長大,他就自己會指,自己會説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