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一生謹慎,卻對此藥放心!反酸、噯氣、脹肚,隨手就用
(本文僅供學習、參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劑,須在專業指導下借鑑、應用!)本文理論依據:《本草綱目》、《瀕湖集簡方》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今天這篇文説,我想跟你説一個人、一味藥。這個人,叫做李時珍,這味藥,叫做萊菔,即蘿蔔。李時珍這個人,我們都知道,他是明代的著名醫學家、藥物學家。但是,所謂醫學家、藥物學家,不過是我們後世人給安上去的。李時珍的家世,並不顯赫。甚至説,他的出身,以及他一生所努力的事業,在當時來看,並不為人所追捧。
李時珍的爺爺,在當時是搖鈴醫、走方醫。什麼是搖鈴醫啊?就是古代大街上,搖着鈴鐺,走街串巷給人看病的,沒有固定行醫地點的人。説白了,就好比從前在街頭給人剪頭、點痦子、修腳的人。在從前,這類人是沒有什麼社會地位的。不過,他們有大量的實踐經驗。這些經驗,讓他們掌握了不少藥性和醫學知識。尤其是一些極簡的小偏方、單驗方,他們掌握很多。正是這些來自前輩的經驗,才讓李時珍成為中醫藥的集大成者。他的《瀕湖集簡方》,某種程度上,就是走訪醫、搖鈴醫所常用的配伍的集合。李時珍著書立説,特別嚴謹。他知道,做郎中的,弄不好會要人姓名。所以他在寫《瀕湖集簡方》、《本草綱目》的時候,對用藥特別謹慎。不過,他也對其中的一部分方藥,十分放心,可以説隨手就用。
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利用生蘿蔔來治療反酸噯氣。比如《本草綱目》第二十六卷裏頭,在“萊菔”條目中,李時珍寫道:“食物作酸。蘿蔔生嚼數片……幹者,熟者,鹽醃者,及人胃冷者,皆不效”。就是説,吃東西之後不斷反酸,就用生蘿蔔嚼着吃。幹蘿蔔,熟蘿蔔,醃製好的蘿蔔,都不行。胃中虛冷的人,不行。《本草綱目》還記載了李時珍另外一段對蘿蔔的記載:“萊菔,主吐酸,化積滯,解酒毒,散淤血,甚效”。你記住,“甚效”兩個字,在《本草綱目》裏頭是不多見的。李時珍這樣寫,顯然是對它的高度肯定。那麼,蘿蔔為什麼有這樣的功效,對哪一類的吞酸、噯氣有效呢?其實,這個好理解。蘿蔔這玩意兒,能降氣、消食、破積滯。它的勁兒啊,是往下降,往下破的。所以説用補品,比如説服用人蔘的時候,別用蘿蔔。因為兩者勁兒相反啊。你補多少,人家給你破多少。
相應的,你食物要是吃多了,產生了積滯,即發生所謂食積不化的吞酸、噯氣,你就用蘿蔔來通一通、降一降,把積滯給破掉,顯然就能起到改善作用。這個是很好理解的。這樣的人,往往飯後腹脹、噯氣的同時口氣比較嚴重,味道不好,反覆吞酸,導致食慾下降。這類人多暴飲暴食。脾虛虛弱而產生積滯的,最好別大量用蘿蔔。當然,因為蘿蔔的破積之效,僅僅在生用時才有。故而,李時珍特別指出:“幹者,熟者,鹽醃者,及人胃冷者,皆不效”。我把這個問題寫出來,供我的讀者參考吧。據我觀察,到了盛夏,吃燒烤吃到半夜的人太多了。很多人,吃完了,肚子不行了,腹脹、難受,噯氣、反酸。怎麼回事?食積了,吃撐了!怎麼辦?按照李時珍的辦法,咱們嚼點生蘿蔔。我覺得,這是很有現實意義的事情。好了。就説這麼多吧。歡迎關注“微門診”,文君然每天和你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