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做了體外碎石結石卻沒排出? 原因居然是這些

【來源:紅網】

為什麼做了體外碎石結石卻沒排出? 原因居然是這些

向鯨在查看患者術前檢查的腹平片。

紅網時刻新聞8月9日訊(通訊員 黃雅蘭)很多患者都有這樣一個困擾:為什麼做了體外碎石,腎結石卻還在!對此,長沙京石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向鯨表示:體外碎石雖簡單便捷,但受多種因素影響其效果卻無法保證。如果為追求排石效果而盲目體外碎石,還可能帶來“副作用”,甚至威脅生命。

體外碎石後,為什麼結石可能還在體內?

眾所周知,泌尿繫結石可以用體外碎石來治療。但它並不是“萬金油”,而是有嚴格的適應症:腎結石直徑大小需在2釐米以內,且需泌尿系統無梗阻、積水、感染,無凝血功能異常、無嚴重心血管疾病、無梗阻性腎功能不全等禁忌症。

那是不是隻要符合這些適應症,做了體外碎石,就可以把結石震碎排出體外了呢?如果你也這樣想,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向鯨表示,體外碎石雖然因價格低廉、簡單便捷而倍受患者喜愛,但它的治療效果卻不一定盡如人意,在臨牀上常出現結石碎不了、排不出的情況。而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可能與以下4大原因有關。

原因一,結石質硬或偏大。結石的成分有很多種,有硬也有軟。比如腎結石中最常見的草酸鈣結石,由於鈣結石成分高,其質地一般堅硬如同自然形成的石頭般,而不易破碎。此外,體積偏大的結石,也可能因體外衝擊波力度有限出現沒打碎的情況。

原因二,結石位置不佳。腎臟可分為上盞、中盞、下盞三部分,處於不同位置的結石,其碎石後排石的難易度也不相同。一般而言,腎下盞處於腎盂下方,因此相比上、中下盞,受重力因素影響更不易排出腎臟外。

原因三,輸尿管管徑狹窄易發生梗阻嵌頓。輸尿管作為排出腎結石的必經之路,它存在3個生理性的狹窄,其中最為細小的一處其直徑僅為2-3毫米。因此,體外碎石後的腎結石,在向下排出時,容易在這些位置發生梗阻嵌段,而無法再向外移動。

原因四,腎臟產生尿液量不足。腎臟功能的好壞也是影響排石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腎臟功能不好、處於下降狀態,那麼即使把結石震碎成粉末,但腎臟沒有產生足夠的尿液,那麼還是無法將結石沖刷出體外。

醫生建議:體外碎石不應超過3次,出現梗阻建議及時手術治療

“體外碎石雖然簡單便捷,但它對身體還是會造成一定的危害。切不可為了追求碎石效果,就一次不成,再來幾次。”向鯨補充説道。

反覆、頻繁的體外碎石所帶來的“副作用”,遠比想象中要厲害得多。除了會使輸尿管黏膜受損,形成瘢痕,甚至是難以逆轉的纖維化,還可能導致輸尿管狹窄,為後續進一步的治療增添難度。此外,還會導致輸尿管“石街”的形成,引起腎積水,進而損害腎功能。若積水合並感染,還會引發膿腎、尿源性膿毒血癥、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的出現,威脅生命安全。

在臨牀上,一般建議同一部位的體外碎石次數不應超過3次。長沙京石醫院專家温馨提醒,做完體外碎石後務必要留意排石情況,注意及時複查。如果體外碎石效果不佳,有結石梗阻和腎積水的跡象,一定要儘早就醫,及時通過外科手術將梗阻的結石取出、引流積水,這樣才能更好保護腎臟功能健康。以免病情加重,帶來不可預估的嚴重後果。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28 字。

轉載請註明: 為什麼做了體外碎石結石卻沒排出? 原因居然是這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