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個基於抗體的新冠病毒感染率調查:醫院相關人員陽性率高於社區人羣
6月5日,國際頂級科學雜誌《自然》系列期刊中的《自然·醫學》發表了一篇名為《中國的新冠病毒病毒免疫球蛋白M和G抗體的血清流行率情況》。該論文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醫院國家腎臟病臨牀醫學研究中心侯凡凡(同時他也是該論文的通訊作者之一)牽頭,通過檢測受檢者血清中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水平,來評估不同地區、不同人羣遭受新冠病毒攻擊的人羣感染率。
據世衞組織介紹,欲統計某地(省或市)人口的感染率(包括無症狀者)通常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進行全人口檢測,不過該做法可行度較差;另一種就是通過血清流行率調查來推算。
論文顯示,在武漢,研究者對醫護人員、醫護人員家屬及負責醫護人員住宿的酒店人員這三類人羣進行了抗體檢測,結果分別為3.8%、3.2%和3.8%。論文提示,絕大多數抗體陽性受檢者無臨牀症狀,與武漢距離越遠的地區人羣累積感染率越低;疫情流行期間曾經到訪醫院(如門診和血液透析患者)或醫院工作人羣累積血清陽性率明顯高於普通社區人羣。
血清流行率調查:一種推算病毒感染規模的方式
4月1日,世衞組織針對“無症狀感染者”、“症狀前感染者”和“血清流行率”等話題發表解釋性文章。世衞組織指出,如果想要統計某地(省或市)人口的感染率(包括無症狀者)通常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進行全人口檢測,不過這種方法可行度比較差;另一種是通過血清流行率調查來推算。
具體來説,在新型病毒流行時,總體人口的血清陽性率在初期非常低,因為沒有人接觸過這種新病毒(或者説無暴露機會),於是人體也無法產生相應的抗體。若進行血清流行率調查,即從總體人口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樣本,檢測樣本個體的血液裏是否存在新冠病毒感染後產生的抗體,那麼所得結果就可用於推算感染的規模。
世衞組織還指出,在統計有症狀的確診病例以及為數不多的無症狀感染者(通過密切接觸者追蹤、入境篩查檢疫等環節檢測發現)的基礎上,加上血清流行率調查,即可進一步明確疫情當中無症狀感染者的佔比及其對疫情防控的意義、病毒傳播特點以及疫情最終產生的羣體免疫情況。
世衞組織強調,血清流行率研究的結果可以幫助研究人員回答有關新型病毒的很多問題,包括:感染範圍——可以為防控指南的制定提供信息;傳播機制——可以幫助瞭解無症狀感染的百分比;病死率——可以幫助瞭解病毒感染的風險和嚴重程度。
在中國,針對新冠病毒的檢測手段有兩種——核酸檢測和抗體檢測。在疫情早期,中國基本上都是採用核酸檢測的方法來判斷受檢者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但是隨着疫情的發展,也開始對受檢者使用抗體檢測來獲取更多的且準確的信息。
康復者IgG抗體陽性,如核酸檢測間隔24小時兩次檢測仍為陰性,代表其不具有傳染性
在談論IgM和IgG之前,首先需要弄明白抗體是什麼。抗體,是人體分泌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當外來的抗原(比如病毒)進入人體後,會激活機體的免疫細胞,其中的B細胞則會分化成熟為漿細胞,最終合成和分泌出抗體這種球蛋白。抗體能與對應的抗原進行特異性結合,從而阻止外界抗原繼續入侵身體。抗體具體可分為五類,IgM、IgG、IgA、IgE和IgD,其中臨牀試劑盒主要檢測的是IgM和IgG這兩種。
6月10日,微生物博士“南枝”在果殼網發表專欄文章,解釋核酸檢測和抗體檢測的區別。“南枝”指出,IgM是機體接觸抗原後,首先出現在血液循環中的抗體,也是最大的抗體。在感染早期階段,主要是IgM起作用,清除病毒。但IgM在血液中的濃度,會隨着清除病毒的進程下降,到感染後期,就檢測不到IgM了。有報道指出,感染新冠病毒後,IgM多在發病3-5天后出現陽性,大約在感染一月後開始下降;它可以提示新冠病毒近期感染。
“南枝”表示,IgG是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主要成分,它的出現晚於IgM;在IgM下降的同時,IgG逐漸增高,到了感染中後期,IgG成為了機體免疫的主力軍;它在機體內存在時間較長,有報道稱,SARS感染者在治癒12個月後依然可檢測到IgG。所以IgG可以提示病情進入了恢復期,或者存在既往感染。
而在5月6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曾毅院士實驗室副主任、研究員張曉光也指出,“IgM抗體陽性,説明患者處於感染早期;IgG抗體陽性説明此人感染過新冠病毒,但不能確定其是否具有傳染性。如康復者,一般檢測IgG抗體陽性,如果核酸檢測陰性,間隔24小時再測核酸仍然是陰性,那提示其不具有傳染性。”
調查:醫院相關人羣血清陽性率高於社區人羣,年齡大於65歲的個體血清陽性率顯著較高
6月5日,國際頂級科學雜誌《自然》系列期刊中的《自然·醫學》發表了一篇名為《中國新冠病毒的IgM和IgG的血清流行率情況》。該論文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醫院國家腎臟病臨牀醫學研究中心侯凡凡牽頭,聯合澳門、香港、湖北、等多地的研究和醫療機構,通過檢測血清中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水平來評估不同地區、不同人羣遭受新冠病毒攻擊的人羣感染率。
論文指出,通過進行血清流行率調查,可以瞭解新冠肺炎流行期間我國新冠病毒感染的累積患病率,準確評價新冠病毒的感染狀況。香港大學醫學院教授、病毒學家金冬雁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存在着無症狀感染者,而感染者體內的病毒載量也各有不同,所以相比較核酸檢測而言,血清抗體檢測有時更能全面反映羣體感染的真實情況。
論文強調,檢測無症狀或亞臨牀的新冠病毒感染,對於瞭解新冠肺炎的總體流行率和感染力至關重要。而所謂的亞臨牀感染,指的是病原體侵入人體後,僅引起機體產生特異性的免疫應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輕微的組織損傷,因而在臨牀上不顯出任何症狀、體徵,甚至生化改變,只能通過免疫學檢查才能發現。
“在無症狀感染者體內檢測到新冠病毒,表明亞臨牀活動性感染可能是此次疫情的重要因素。”論文指出,目前報告的新冠肺炎病例主要侷限於有症狀者、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和有疫區旅行史者,而診斷方式則通常是病毒RNA檢測(即核酸檢測),核酸檢測對檢測方法、標本採集、標本運輸和標本保存時間等因素非常敏感,可能會導致出現錯誤結果。論文認為,有大量亞臨牀和無症狀感染者可能未被發現。
研究者們調查了2020年3月9日至2020年4月10日間,武漢和全國各地區的17368名受檢者的血清學反應,測量他們體內的IgM和IgG水平。
該論文附帶的圖表顯示,參與研究的受檢者共有17368人,其中包括2535名患者(分別為血液透析患者和門診就診患者)、4384名醫護人員、219名醫護人員家屬、346位負責醫護人員住宿的酒店工作人員、442名工廠工人和9442名社區居民。研究者在統計時將上述受檢者分為了兩個大組,分別是醫療環境組(n=6919)和社區環境組(n=10449)。酒店工作者、醫護人員家屬、社區居民和工廠工人屬於社區環境組,其他屬於醫療環境組。
研究者針對武漢三類人羣的血清流行率進行了調查,這三類人分別是醫護人員及其家屬,以及治療新冠肺炎的醫護人員指定住宿酒店的工作人員。調查結果顯示,上述三類人羣的血清陽性率分別為3.8%,3.2%和3.8%。
而對於武漢以外地區,研究者選擇了湖北省內城市荊州和洪湖進行調查,這兩個城市的979名需要到醫院進行常規維持性血液透析但未出現新冠肺炎症狀的患者的血清流行率為3.6%。在湖北以外區域,研究者還選擇了重慶、成都、廣州、佛山等地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與武漢距離越遠的地區人羣累積感染率越低;疫情流行期間曾經到訪醫院(如門診和血液透析患者)或醫院工作人羣(2.5%)的累積血清陽性率明顯高於普通社區人羣(0.8%)。
論文總結説,上述結果表明不同地域的血清陽性率與新冠病毒在中國早期傳播的情況一致。在整個研究中,沒有觀察到血清陽性率在不同性別間的顯著差異(男性為1.6%,女性為1.3%),但年齡大於65歲的個體血清陽性率顯著較高(≥65歲者為2.0%,<65歲者為1.3%)。
研究者指出,由於血清學檢測的靈敏度還取決於從發病開始的檢測時間。病毒進入人體後到體內產生抗體,中間還存在一段時間的窗口期,這可能會導致研究中收集的樣本的抗體檢測存在假陰性,“因此我們研究中觀察到的血清流行率,可能潛在地低估了該疾病的真實流行率。”
據中國科學報,關於該論文還需要指出,血清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陽性並不代表受檢者當下有新冠病毒肺炎,目前也不清楚檢測到的抗體是否具有保護性。
紅星新聞記者 趙倩 嚴雨程
編輯 黃璟煜
(本文來自紅星新聞APP,請至各大應用市場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