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因為新冠的原因,不少地方的幼兒園又開始放假了,禍不單行,流感也跑來湊熱鬧,這讓很多家長頭疼不已。
正如一位網友描述的那樣,本來在這個敏感時期,醫院就是個充滿恐懼色彩的地方,如果沒有必要的話,根本不敢去。可孩子感冒又不能不管,萬一演變成發燒,那就更説不清了。
當然,關於幼兒園放假這件事情,不存在任何爭議性,畢竟孩童年齡較小,免疫力差,他們患病的可能性遠高於成年人。
學校放假,一是為了不承擔責任,二是為了安全,畢竟真要有個閃失,發生大面積傳播現象,那可不是開玩笑的。
部分家長的行為,令人費解越是放假,遊樂場越是熱鬧,很多家長才不管你什麼傳播不傳播,她們只想着如何帶着孩子一起嗨。
我有個朋友就是這樣,只要幼兒園放假,她就帶着孩子到處跑,要麼就送去專門看護的地方,自己上班或者玩,反正就是不安穩在家。3月份的時候説了她好機會,死活不聽,還一副“我家孩子很健康”的態度,令人費解。
除了這種家長,還有一種家長更令人氣憤,她們一直抱怨,認為幼兒園不應該提前放假,給她們製造了很大麻煩。
@小風媽媽:你説放假就放假,我們上班的又不放假,這不是沒事找事嗎?安全措施做好不就行了麼?
@小雨媽媽:學費一分錢不少收,放起假來一個比一個勤快,必須退學費,今年總共才上了幾天學,憑什麼還收那麼多錢?
@小吳媽媽:學校應該擔起責任來,而不是一遇到困難就推給家長,我花錢是送孩子去學習的,不是成天放假的!
家長的苦惱,我們都可以理解,不過在這件事情上,個人感覺還是放假比較好,因為這不是學費多少或者負不負責任的問題,相對於孩子的安全,一切都得往後排。
至於那些重視教育的家長,又不是沒有網課,孩子完全可以在家自行學習,前提是父母足夠負責任,可以在一旁配合,並且監督。
如何確保孩子在這寒冷的冬季不生病?眾所周知,春秋季節是感冒高發期,而冬天也不甘示弱,在這個低温季節,孩子要麼不生病,要麼就不是小問題,併發症嚴重。
過來人都知道,不論是感冒還是發燒,只要進了醫院,沒幾百塊錢是出不來的,年齡越小的孩子,花銷越大。除了金錢之外,父母還需要付出時間、精力,裏裏外外真要算起來,可謂是損失慘重。
因此,相對於治療,做好預防才是最重要的。
要想預防孩子生病,首先要弄清楚他們為何而生病?致病機制是什麼?
生病主要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接觸病原體,二是免疫系統無法防禦。
前者很好理解,比如感冒病毒,冠狀病毒,大腸桿菌等等,不管是細菌還是病毒,亦或是其它有毒物質,只要能導致孩子生病,那都屬於病原體。
後者的科學性就比較複雜了,病原體進入人體之後,必須突破免疫防線,然後才能大量繁殖,繼而導致孩子生病。
這兩個階段是孩子生病的基礎,任何一環出現問題,都無法威脅寶寶的健康安全。那麼我們要做的就很明確了,要麼不讓病原體進入孩子的身體,最好連接觸這一環節都杜絕,要麼加強免疫防線,就算病原體進了孩子的身體,也能被很快滅殺。
具體措施根據個人經驗,結合科學理論知識,我們可以從下面這些方面入手,最大程度保證孩子的衞生健康安全。
病從口入,而與之聯繫最密切的莫過於手,病原體附着於手部,再隨着進食或者咬指甲等不衞生行為進入孩子的身體。
理想情況是每隔2-3小時洗一次手,這樣能減少皮膚表面80%-90%左右的細菌,如果做不到的話,至少保證吃飯之前洗手。要給孩子立死規矩,不洗手的話,就不允許將手指放入口中。
很多疾病都能通過飛沫傳播,一個人打噴嚏,一屋子人跟着遭殃,這就是幼兒園容易爆發流感的關鍵原因之一。
特別是冬季,外面氣温太低,室內空氣流通不暢,細菌很容易懸浮,研究顯示,細菌在適宜温度下,至少可以在空氣中存活1-3個小時,有些甚至更久。
不管外面有多冷,家長都得保證每隔2小時通一次風,每次10-15分鐘,相對於舒適,還是安全比較重要。
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噴灑一些酒精噴霧,殺菌效果更佳!
吃飽飯,不挑食=不缺乏營養嗎?並不是,很多家長都存在這樣的誤解,其實這個很好理解,我們認為的營養均衡,並不符合科學標準。
比如某些微量元素,因為父母飲食喜好的緣故,自己可能都很少接觸,更別説跟着父母一起吃飯的孩子了。
有條件的家庭,可以每隔幾個月就帶着孩子去體檢一下,看看是否存在“隱性營養不良”,然後再針對性補充。
小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間段,唯有營養充分,才能確保健康發育,免疫力才不會出現問題,一舉多得。
運動讓人強壯,儘管現在的氣温很低,不過只要讓孩子多穿一些,風險就不是太大。
事實上,美國健康協會最新研究顯示,適量的低温反而可以刺激人體進化,特別是神經系統與免疫系統,前後變化非常大。
由此可見,過去流行的“狼爸虎媽”教育模式也不是完全沒有可取之處。家長要衡量的是風險與收益對比,此外,洗手環節不能忘記,這是基本要求。照顧孩子確實不能過於矯情,散養的精髓就在這裏,汲取所有教育模式的優點,方能做到完美教育。
看完這些,大家還有什麼疑惑的地方?歡迎留言交流,大家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