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談育人:孩子能否成器,不要只盯着學習成績!關鍵在這6點

自古傳家就有兩個理念,一是傳於有形的財富,二是傳於後世無形的精神。財富不可複製,有盛必有衰,但是精神卻可以長遠。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這是人類的智慧。曾國藩在育人教子這方面可謂是成功至極。
他尤為重視修身為人精神的傳承,以至於在他去世百年後,八代未出現一個廢人、一個敗家子。
曾國藩談育人:孩子能否成器,不要只盯着學習成績!關鍵在這6點

曾氏家族
所以説,孩子若想成器,首先要學會成人,僅僅盯着孩子的學習成績是不夠的,高學歷並不等同於高素質。
曾國藩曾對其子孫提出了六個字,又稱教子六項,可謂是曾國藩子孫長盛不衰的重要因素。
教子六項
勤、孝、儉、仁、恆、謙
一、勤:
勤能持家
懶,會讓一個人淪為平庸,唯有做到勤,才會有出人頭的機會。
勤勉,是對自己負責的行為。讓孩子學着親力親為,才能養成獨立做事的習慣,不至於獨處時生活一團糟。
曾國藩談育人:孩子能否成器,不要只盯着學習成績!關鍵在這6點

只知道疼孩子,不捨得用孩子,是現在很多家長關愛孩子的一個誤區。
殊不知,堅持讓孩子做家務,孩子這種生活習慣就會慢慢遷移到學習上,是養成學習自主化、條理化的前提。
二、孝:
孝能和家
一個人懂得孝順父母,就是會感恩的行為,那麼在日常生活中,也會照顧他人的感受,懂得知恩圖報,這種人走到哪裏,都會很受歡迎。
孝順的同時,家庭就會和睦,兄友弟恭,更是家門興旺的前提。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
孝順父母就要懂得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我們想讓孩子孝順,不是靠説教就可以的,而是以身作則,用自身行動去教導。
三、儉
儉能自勉
曾國藩認為:不蓄積銀子,使子女自覺一無可恃,一日不勤,則將有飢餓之寒,則子弟漸漸勤勞,知謀所以自立也。
家中所持物質不要過於富足,讓孩子懂得一針一線皆來之不易,才會去珍惜,才會明白學習生活來之不易。
曾國藩談育人:孩子能否成器,不要只盯着學習成績!關鍵在這6點

倘若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給足了零花錢,勢必會讓孩子覺得一切來得很簡單,又哪來的動力去奮鬥呢?
四、仁
仁能聚仁
仁,即是保持一個善良的心,與人為善。讓孩子有一顆善良的心,有一顆感知生命的心,十分重要。
懂得仁慈的人,必定也是一個高情商之人,處處能夠考慮旁人的感受,沒有距離感,誰會不願意與他合作呢?
仁,更是指有原則有底線,保持高尚的品格,有一顆道德心。
日本經營之聖在選拔人才方面,遵循這樣的原則:
領導者的選拔標準是德要高於才,也就是居人上者,人格第一,勇氣第二,能力第三。
五、恆
恆能成事
任何事,沒有恆心、不懂堅持是成不了的。憑藉一時的激情做事,只會浪費感情,次數多了還會對自己產生懷疑。
恆心,意味着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決心,面對坎坷挫折奮戰到底的魄力,更是對事態痴情沉醉的執着。
曾國藩談育人:孩子能否成器,不要只盯着學習成績!關鍵在這6點

六、謙
謙能自省
滿招損,謙受益。無論你處於任何地位,都不要忘記,小心使得往萬年船,驕傲自大,會讓人迷失雙眼,看不到危機和陷阱,同時也會招惹妒忌和災禍。
曾國藩認為:人應當摒棄過去的成就,保持謙虛的心態,擁抱未來的知識。待人待事,都恭敬有禮,恪盡職守,才能站穩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42 字。

轉載請註明: 曾國藩談育人:孩子能否成器,不要只盯着學習成績!關鍵在這6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