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心寒、肺寒、脾寒、肝寒、腎寒,一個4味藥方,五臟之寒統統散掉

由 公松臣 發佈於 健康

如果一個房間又潮又冷,沒有吃的,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自然是要生火祛濕補充食物。

我們的脾胃就好比這個房間,脾胃太寒了,自然要去温暖它,用什麼温暖呢?張仲景的理中湯。

每一味藥材的背後,都飽含醫者仁心。每一個方劑,都飽含醫者的萬般深情。醫聖張仲景筆下的理中湯,幾經滄桑,跨越千年,經典永存。

理中湯由人蔘、白朮、炙甘草、乾薑4味中藥,各9克組成。

乾薑大辛大熱,去臟腑沉寒;白朮祛濕,幫助恢復脾胃運化之能;人蔘將津液補充進去;甘草色黃入脾,能夠將其他藥物引入中土脾胃,而且甘草這味藥性質緩和,不急不躁,就是讓大家慢慢幹活,持續火的温度,所以理中湯的作用就是讓脾胃重新温暖運轉起來。

但其實,理中湯不僅能温中祛寒,它對治一切形寒飲冷之病。

像過敏性鼻炎,鼻流清水。過敏性鼻炎的人,幾乎都幹了這兩件事:第一件,形寒;第二件,飲冷。空調一下子開到最涼,受冷了。風扇一直吹到天亮,叫形寒。一起來就拼命打噴嚏。飲冷呢,一有點熱受不了就趕緊去商店買幾瓶冰凍的飲料可樂。

形寒飲冷則傷肺。理中湯加蒼耳子散,脾土一暖,寒氣自然就跑出體外,三天就不怎麼流鼻水了。那如何斷根?就是吃理中湯或者理中丸。

在中醫看來,脾胃屬土,肺屬金,脾土生肺金,脾土健運以後,能夠旺四季,生萬物。也就是説,土是金的母親,這樣,脾胃和肺的關係就明晰了,根據“虛則補其母”的治療原則,如果肺虛,那麼就要補肺的母親——脾胃。

這就是中醫的奧秘,很多人問,如果直接補肺不就可以了嗎?為什麼要繞個彎子,先補脾胃呢?

原來,這就是我們老祖宗的聰明之處,你想,一棵樹,葉子枯萎了,你是先澆樹根,還是先澆樹葉呢?就是這個道理,要滋補一個臟器,我們先滋補它生髮的源泉,這就是一種智慧。

好像有經驗的養花人,養了一段時間花以後,要換換泥換盆。小盆換大盆,死土硬土換鬆土、活土。那花就養得非常好。

理中湯是屬於脾土之方,土能治什麼?能治水。理中湯厲害之處,不單治鼻水,五臟六腑只要出來的那個水是清冷的,它都管。口出清冷水的,那就是胃寒了;鼻出清冷水的,那就是肺寒;眼出清水的呢,肝寒;小便清長的,腎寒;額頭冒冷汗的,心寒。

小便很清稀的,你只要把脾胃變好,脾胃好了小便就不會清冷。這是腎寒。理中湯加附子,就是附子理中湯,把脾腎温一温,朝服暮效。

腎陽虛的時候,腎水是寒的,腎水從左邊上升到肝,這股陰寒的腎水,它到肝部就會寒凝肝經。

這樣的人,一看他手指甲都泛青泛烏,筋骨因為寒凝收引而行走不便,是因為肝寒嗎?肝寒只是標,本在腎,是腎中的寒水上泛到肝中來。

你們看冬天的樹涼,是為何呢?不是因為樹本身涼,是因為紮根在土中的樹木,吸上來的水都是涼的。水生木,涼水生涼木。整個水上升到肝木上,這一整條木都是涼的。而我們看夏天的木,是暖的。是因為陽火夠,把水温暖了,上升到肝來,肝就温暖了。

有一個詞叫做賊心虛,心一虛,人就冒冷汗,本來講話很流利的,突然間講話打打頓頓。像這種心虛冒冷汗的,桂枝人蔘湯,就是理中湯加桂枝,把脾胃跟心臟一暖,冷汗就變温,就收住了。

心火暖了,又能下降温暖腎水,腎水被温暖之後,開始往上升,從而又能使脾得到温暖,脾温暖之後,脾氣上升,將一部分營養物質送到肺臟,與吸入的空氣中的精微物質結合,再由肺協助向全身輸布。由此一來,肝也得到了營養,它也要開始發展了。大家看,有了水,有了土,有了温度,就像大地逢春一樣,花草樹木開始生長了。

所以説,帝王治國,心中要有天下。醫生治病,心中要有五行。要把五臟循環紮根在心中,五臟之間是怎麼生怎麼克的,是怎麼轉圈子的,要做到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