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提醒:孩子處在叛逆期,父母不要做這3件事

班主任提醒:孩子處在叛逆期,父母不要做這3件事

文:文雨

一次公開演講中,作家麥家提到了育兒話題,他説:

“陪伴正處於青春期的兒子,説得難聽一點,就是陪伴一頭老虎,得小心翼翼。”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同感,叛逆期的孩子就像一碰就爆的炸彈,説不得,但又不能袖手旁觀。

輕描淡寫,孩子不當回事;語重心長,孩子嫌煩不聽,威逼利誘,孩子更加不服。

那麼,我們該怎樣和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相處?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孩子進入叛逆期,父母千萬不能做的3件事:

1、跟在背後嘮叨孩子

為了讓孩子少走彎路錯路,很多父母喜歡給他們傳授人生經驗。

本意是好的,可叛逆期的孩子不僅不買賬,反倒會嫌你囉嗦。

為什麼?我們不妨換位思考一下:

只要不是特別晦澀的道理,聽一兩遍就能懂,可對方卻反覆説、天天説;

剛靜下心來學習做事,可有人在身邊一個勁地説“抓緊時間”“不要開小差”;

正當埋頭苦幹的時候,旁人冷不丁過來説一句“不行,我覺得應該這樣做......”

換做是你,會不會也覺得煩躁呢?

父母喜歡把嘮叨視為“為孩子好”,但孩子只會覺得不被信任、不被看好。

要記住,説教在精不在多,家長不僅要講道理,更要多關注孩子的做法,以身作則。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把你的話聽進耳、記在心裏。

班主任提醒:孩子處在叛逆期,父母不要做這3件事

2、端着架子命令孩子

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曾經説過:

“一個現代化、充滿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須做到‘沒大沒小’。”

父母要拋棄高高在上的權威和架子,平等地對待孩子,親子溝通的效果才會好。

同一件事,如果家長平心靜氣地説,便不足以激起孩子的負面情緒。

而如果用強硬的口吻説,則很可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情:

“道理規矩我都知道,可你越是命令我、強迫我,我就偏不這樣做!”

還有的時候,孩子未必認可大人的想法,他們想要表達和商量。

如果家長硬逼孩子照做,孩子的叛逆行為會更加強烈,甚至明知故犯。

身為父母,我們一定要牢記:有事多商量,有錯多引導,給孩子嘗試的機會。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越做越好。

3、總説反話刺激孩子

面對孩子的屢教不改、屢教不改,有一些家長直接放下狠話:

“你想怎樣就怎樣,反正爛泥扶不上牆”“我們不管了,就當沒你這個兒子/女兒”......

我相信,很少有爸媽會主動放棄孩子,而更多的父母是想以此刺激孩子、讓他們聽話。

那效果怎樣?真能如預期所想嗎?

孩子的心智還不成熟,思維直來直去,他們並不能讀出這番話的深意。

如果感受到家長對自己失望至極,他們很可能喪失自信,乾脆破罐子破摔了。

結果,家長一時氣急説的話,反而加深了隔閡、耽誤了孩子一輩子。

一位教育專家曾説,有話好好説,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

不要冷嘲熱諷,不要打壓刻薄,請給孩子多一些包容和耐心。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朝着你期盼的方向前進。

班主任提醒:孩子處在叛逆期,父母不要做這3件事

4

記得看過這樣一則故事:

男孩回到家,媽媽問他今天在學校過得怎樣,他説:

“挺好的,今天英語課挺好玩的......”

還沒等男孩説完,媽媽忙不迭地教育道:

“上課的時候要正經,學習不是玩,你這種態度要趕緊改掉,否則後果很嚴重!”

男孩把書包一摔,沒好氣地吼了句:

“我沒有好好學嗎?你看到我不正經了嗎?你啥也不懂憑什麼説我!”

其實那一天的英語課上,老師並沒有講新課,而是讓同學們分角色演情景劇。

可見,要想和孩子溝通順暢,家長必須做到:

充分了解情況再發表見解,不要急着反駁孩子,注意控制語速、語調和音量。

青春期的孩子脆弱而敏感,我們能做的,是給予他們關愛、陪伴和實質性幫助。

唯有父母多費心,孩子才能平穩無事地度過叛逆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71 字。

轉載請註明: 班主任提醒:孩子處在叛逆期,父母不要做這3件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