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想毀掉一個孩子,就是挖苦他!使勁挖苦他!

由 万俟傲白 發佈於 健康

來源:媽媽手冊

ID:jqfans

皮皮媽前段時間回老家,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

我有個小侄子,平時能説會道,是全家人的開心果。

可不知怎麼地,每次只要他爸一出場,小侄子就變得特別畏畏縮縮。

親戚都説“這娃呀怕他爸,他爸能震住他”,但晨媽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並不是這樣。

某次家人在一張飯桌上吃飯,小侄子抱着個雞腿吃得正香,突然他爸來了一句:

“你們看他這吃相,豬都比他吃得要斯文!”

一下子全桌人都盯着小侄子,親戚們鬨堂大笑,還有人調侃道:“小乖乖,這雞腿真有那麼香嗎?”

小侄子顯然沒料到會有這樣的場面,一下子停下了筷子,既茫然又羞愧地把頭埋了下去。

後來吃完飯了,小侄子幫忙收拾餐桌,結果他爸又來了一句“你還是別幫倒忙了,把盤子打碎了我可沒錢賠”!

小侄子尷尬地停下了動作,他爸轉過頭和別人説説笑笑,彷彿什麼都沒發生似的。

只有我注意到,小侄子眼眶紅紅的,好像在強忍着什麼。

皮皮媽回想了一下,身邊有很多這樣的父母,雖然疼愛孩子,但嘴巴上卻從不客氣,時不時地諷刺挖苦孩子,哪怕孩子沒做錯什麼事。

在他們眼裏,這是一種鞭策孩子的方式;

但在皮皮媽眼裏,這卻比打孩子、罵孩子所帶來的傷害還要深重。

打擊式教育,讓親子關係疏遠

記得之前看過一段綜藝,主人翁是楊爍和孩子,幾乎全是爸爸對孩子的打壓、嘲諷。

印象最深的一幕,是楊爍和兒子楊雨辰一通閒聊,當時他們在草原上開車,對話如下:

“在草原上用什麼交通工具?”“學了嗎?”

“沒有。”

“沒學呀?蒙古人最擅長什麼?”

“跑步。”

接下來楊爍的反應讓我相當驚訝,他先是輕蔑一笑,後來又説了一句:

“來,一會你下去給我跑一個試試!”

當時節目組配的字幕是:

這孩子怎麼啥都想不起來了。

接下來楊爍又連連搖頭,搞得楊雨辰不知所措,顯然是感覺到自己説錯話了。

拜託?人家才上小學啊,沒學不是很正常嘛?

其實,孩子犯錯在所難免,而楊爍面對孩子的錯誤,是嘲諷、搖頭、批判,傳達給楊雨辰的就是“你很差勁,又鬧笑話了”負面信號。

長此以往,不光孩子和家長的關係越來越疏遠,而且也會越來越沒有自信心。

語言暴力造成的傷害,遠超想象

之前看過一則視頻,瀋陽市心理研究所採訪6名看守所的少年罪犯,講述了他們自己的經歷。

他們有的是開槍打人,有的是拿斧頭砍人,還有的是拿水果刀捅人,這些兇殘暴力的暴力行為,和他們童年時所遭受的精神暴力不無關係。

有的是父母離異後,母親整天辱罵孩子“豬腦子”;

有的是被家長呵斥“怎麼不去死”;

有的是爸媽從來沒有誇過孩子,而是説孩子沒用、廢物。

......

其實不少家長都對孩子説過下面的話,但卻沒有意識到那些話語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考試成績不理想,不陪孩子改正錯誤,反而説“考這麼差乾脆不要養你了”。

(這會讓孩子感覺自己隨時會被拋棄,增加他的不安全感。)

考試沒有比得過別人,家長罵孩子“丟人”,還拿他和別人家孩子比較。

(這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自信心不足。)

孩子去請教一個問題,結果被罵“白痴”。

(這會讓他們不願意和成年人交流,遇到事情會選擇逃避。)

而長期的語言暴力會造成什麼後果呢?

也許就像是那6位少年犯一樣,內心極度壓抑扭曲,年紀輕輕就犯下暴行。

雖然他們的罪行不可饒恕,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值得每一位家長警惕。

也許在你看來,一句“廢物”、“豬腦子”不算什麼,但對孩子的殺傷力卻是不可估量的。

你不知道,你的哪一句在他心裏掀起了一場海嘯。

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

孩子的心靈本就脆弱而稚嫩,一句否定的話語、一個輕蔑的眼神、一聲嘲諷的冷笑,都會讓他們失去方向,迷失自我。

而家長的一次温柔的鼓勵、一個安慰的擁抱、一個暖心的微笑,能給孩子帶來的能量不可估量。

從現在起,希望每位家長都能做到:

不再對孩子的錯誤大肆批判,而是和他一起改正;

不再隨意地羞辱、唾罵孩子,而是心平氣和地聊聊;

不再把自己的壞脾氣轉移到孩子身上,而是用愛與温柔滋潤孩子。

相信被如此細心呵護的孩子,終將成為你們的驕傲!

作者:本文為媽媽手冊(ID:jqfans)原創,400萬寶媽關注的母嬰公眾號。作者:晨媽,育兒經驗豐富的寶媽,分享育兒知識、親子教育經驗、婚姻家庭感悟,陪千萬父母共同成長。

點擊閲讀原文,你一篇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