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冬病”並不是僅僅指在冬季發生的疾病,而是指人體感受外來的風、寒、濕過重,或者過度的受風、貪涼、飲冷,導致體內寒飲、痰濕積聚不散,損傷人體的陽氣,從而出現各種類型的疾病,如虛寒性哮喘、慢性腹瀉、寒濕性骨關節病、痛經等。冬季寒冷,陰寒較盛,所以這類疾病在冬季的時候往往誘發或者加重。
所謂“夏治”,是指夏季的時候天氣炎熱,氣温升高,人體的陽氣藉助自然界的陽氣進行補充,此時“天人相應”,適合於體內寒氣、濕氣的外散,對於某些寒性、陽虛性疾病導致的症狀有所緩解,藉助於藥物可以達到治療疾病、拔除病根、強身保健的作用。
中醫經典《素問·四氣調神論》中記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所藴含的意義就是春夏之季應當順應自然,補陽養陽,散寒祛濕。“冬病夏治”其實就是藉助夏季自然界陽氣充足,機體陽氣充沛的有利時機,達到“以熱驅寒”“温陽補虛”的作用。尤其是三伏天,肌膚毛孔張開,人體氣血運行也達到高峯,此時運用艾灸、穴位貼敷、刮痧、拔火罐等治療方法,不僅可以治療陳寒痼疾,還可以鼓舞正氣,保健強身。我們最為熟知的就是“三伏貼”,在夏季三伏天根據中醫辨證理論,採用不同組成的中藥貼敷於特定穴位,藥物經皮膚由表入裏,達到散寒、祛濕、温陽、通絡的作用。而艾灸也是常用的保健祛病方法之一,藉助辛温的艾葉温熨,達到温通經絡、驅寒散濕、補氣強體的作用。刮痧、拔火罐的作用機理類似,均是通過疏通氣血、補助陽氣達到治療作用。以上方法在臨牀中十分常用,對虛寒性的哮喘、咳嗽、腹痛腹瀉、四肢關節痛、痛經等都有明顯的效果;同時,對於平素氣虛或者陽虛體質,適當的運用“冬病夏治”的方法,同樣可以起到強身健體、補充正氣的作用。治療期間注意需避免食用寒涼食物,對辛辣刺激性食物也儘量避免。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説的“冬病夏治”治療方法,都屬於温熱、辛温類型,對於平素有濕熱、陰虛、火熱的人羣不適合,誤用之後容易出現各種上火的症狀。
夏季是兒童溺水高發季節,也是我國兒童因傷害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溺水是無聲的,發生非常迅速。只要有水,兒童就有溺水可能,因此大人一定要幫助孩子排除這些安全隱患。建議兒童一定要在配有正規資質救生員的場所游泳,千萬不要遊野泳。即便有救生員,也一定要處於救生員視線中。兒童如果發現同伴溺水,應及時呼叫援助,或者可以從岸上找一些可能有助漂浮的物品拋擲給溺水者,但一定不要自行下水救助。
游泳是一項必備生存技能。對此,專家建議,4-8歲的孩子可以開始學習游泳。沒有深水證不要去深水區冒險,切忌高估自己的游泳技能。開放水域管理方面,一定要配有醒目警示標識,提示游泳前做好熱身運動,不要在水中做危險動作。
此外,身體不適時不要去游泳,包括飢餓、飽食或者太困太累時都不要游泳。即便在游泳池游泳,未成年人也應有家長陪同。如果游泳中出現不適,一定要及時示意家長、救生員,儘早脱離水體。
暑假將至謹防兒童溺水
俗話説,“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昨天(7月16日)是入伏的第一天,意味着一年中氣温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開始了。都説三伏天適合“冬病夏治”,那麼如何根據自己的體質和實際情況判斷是否適合進行“冬病夏治”的保健治療呢?
來源:茂名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