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人和孩子之間經常存在着“隔代親”的情況。但在有些家庭裏,老人卻對孩子並不是這麼重視。
奶奶帶2歲孫女買菜,結果卻把孩子弄丟,直言“心情不好不想找”
在重慶就發生過這麼一件事。奶奶帶着2歲的孫女去菜市場買菜,因為出門之前和孩子的爸爸發生過一些爭吵,所以心情並不是很好。
在買菜的過程當中,奶奶只顧着心裏生氣,對2歲的孫女就有一些照看不周,而後直接導致孫女走失了。但奶奶卻獨自一人若無其事地回了家,孩子的爸爸發現女兒走丟了,趕緊詢問奶奶。
面對家人的詢問,奶奶卻直言“我心情不好,不想找,讓她自己找回來。”孩子的爸爸瞭解了情況之後趕緊四處尋找。最終在民警的幫助下成功將女兒找了回來。
看到這件事,不少網友紛紛表示出了自己的氣憤,大人的矛盾不應該遷就在一個2歲的孩子身上,這奶奶的做法實在是太不合適了。
家長帶孩子出門,應該如何避免孩子走失?
1. 提高孩子的防範意識
在平時的生活中,家長就應該有意識地提高孩子的防範意識。比如讓孩子出門不要隨意和陌生人説話等。
並且讓孩子明白自己走失後會發生怎樣的嚴重後果。同時教會孩子一些自救的方式,比如讓孩子熟記家人的電話號碼。
2. 使用防走失產品
隨着科技的進步,出現越來越多的兒童防走失產品。比如有兒童防走失的手錶。一旦孩子超過了安全範圍,手錶便會自動發出警報。
在允許的條件下,家長可以給孩子使用一些防走失產品。
3. 不讓孩子超出自己的視線範圍
家長帶孩子出門時不能只專注於做自己的事情,要保證孩子是處於自己的視線範圍內的。作為家長,時時刻刻都要保持警惕性。
同時帶孩子出門時,也可以給孩子穿一些鮮豔的衣服,如果孩子走失,家長也比較容易在人羣中找到孩子的蹤跡。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
1. 讓孩子認識社會上的負面事物
如果在日常生活當中,家長只告訴孩子社會美好的一面,而不告訴孩子社會複雜的一面。那麼孩子的思想將會變得過於單純。
當孩子在社會上遇到麻煩或挫折時,可能會表現出對現實的不適應。所以家長應該有意識地讓孩子認識社會上的負面事物,讓孩子形成自我保護能力。
2. 父母為孩子做出榜樣
家長向孩子灌輸安全意識的同時,自己也應該起到一個帶頭作用。比如帶孩子過馬路時,叮囑孩子要等紅綠燈,同時也要注意過往的車輛,提高孩子的交通安全知識。
如果父母為孩子做出一個良好的榜樣,孩子在潛移默化當中自然也能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
3. 加強孩子的安全教育和心理素質教育
除了家長要在孩子面前反覆強調灌輸安全意識以外,學校的老師也應該注重加強孩子的安全教育和心理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