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遇到新手家長問:這麼小(幾個月大)的小寶寶,不會説話、活動也有限,説什麼也都還聽不懂,怎麼做早教,真有必要嗎?
當然有啦!
而且很必要哦!
因為0-3歲是寶寶大腦發育黃金期,而家長要抓住這段關鍵期,正確幫娃做早教刺激,才更利於大腦發育,等到3-4歲才開始做早教,就已經晚了。
寶寶早教從什麼時候開始?抓住0-3歲這段“大腦發育黃金期”
在《1000天閲讀效應》中,關於促進大腦發育的內容,講到“家長要重視孩子大腦的後天發育,這對寶寶來説,如同乳汁,是不可或缺的。”
大腦和我們其他臟器相比,很另類,另類的標誌就是“它還沒有發育完全時我們就出生了”。
在出生後的前3年,大腦開始極速發展。
腦重:新生兒的腦重是成人的25%,3歲時達到成人的85%,5歲時達到成人的90%。看得出,寶寶出生後它會以驚人的速度增加。
神經元的建立:如下圖,神經元之間的連接部位叫“突觸”,寶寶剛出生時突觸數量很少,但出生後在後天環境的不斷刺激下,更多的突觸飛速形成。
在寶寶出生第一年,神經元以每秒700-1000個的驚人速度建立連接;
2歲時,神經元連接基本接近成人;
3歲時,神經元連接數達到峯值,甚至超過成人。
因此,有神經學家認為從出生到3歲這段時間至關重要,這3年裏,大腦活躍度是成人的2倍,學習潛能也處於巔峯。
另外,家長還需要知道的是,寶寶大腦中的這些神經元連接,並不會只增不減。
如果使用的不頻繁,神經元就會慢慢喪失“突觸”,逐漸被削弱;兒童期加上青少年期會被削減掉40%左右。
但如果經常使用,不斷受到“刺激”,這些連接就會加強,這也表明小嬰兒大腦的“可塑性”。
家長如何正確幫寶寶進行做早教,促進大腦發育?
剛説了神經元的重要性,其實,神經元被修修剪剪的過程,重要的操盤手就是“環境”,包括後天生長環境、父母的養育。
俗話説“三歲看老”,0-3歲是寶寶逐漸建立思維、反應和解決問題的基本模式的階段。
不少人會認為:孩子的大腦完全由父母雙方基因決定。
基因確實在技藝和能力方面有很大影響,但研究發現,“成長環境”所起的作用同樣重要。
在孩子出生後最初幾天、最初幾個月和最初幾年的經歷都對大腦發育有巨大的影響。
在0-3歲這個早期階段,家長怎麼做才能充分開發孩子大腦潛能呢?在《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中,指出下面這些因素都很關鍵。
① 懷孕期間按時做好每一次產檢
早在胎兒期,寶寶的大腦發育就已經開始了,懷孕後的孕媽,除了補充足夠營養、不亂用藥物、不抽煙喝酒、遠離輻射和有害環境外,也要按時做好每次產檢。
從懷孕早期到寶寶出生,按時產檢更有助胎兒大腦健康發育,萬一有什麼情況能及時發現並糾正。
② 從小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寶寶出生後,家長就要多和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並且從嬰兒期就讀書給孩子聽,有助寶寶語言能力、理解和認知能力的發育。
比如給寶寶換紙尿褲時,可以一邊換一邊和寶寶説話“媽媽來給你換紙尿褲啦,換一個乾淨的,你的小屁屁就舒服啦”。
一天中,只要寶寶醒着的時候,可以隨時隨地的和他多説話,並且要有眼神交流。
③ 保持積極的育兒態度,並給寶寶足夠的愛和關注
關於家長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我們聽過“耳濡目染”,還聽過“言傳身教”。
家長言行、態度,對孩子成長髮育都很重要,比如經常用充滿關愛、尊重、支持的態度,來培養孩子,對寶寶的自我認同感和自信心都有增強作用。
因此,平時帶娃過程中,家長也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行、態度等,多給寶寶傳遞積極美好、正能量的信息。
在充滿關愛的環境中成長,會讓寶寶感到安全、滿足。
當遇到育兒難題時,要多諮詢身邊有經驗的家長,或是醫生、專業人士等。
④ 豐富的成長環境刺激
就像我們平時會買玩具給孩子玩、會買繪本給孩子看,其實就是成長環境的刺激作用。
比如多和寶寶聊天、為他讀書、給他放音樂、陪他畫畫、跟他一起玩等等,這樣的互動可以幫家長關注到寶寶的想法和興趣,也讓寶寶感到自己特別而且重要。
總之,讓孩子在豐富多彩的安全環境下,多提供視覺、言語、觸覺、反射、聽覺等方面的刺激,並且鼓勵寶寶進行探索和解決問題,對於大腦發育、學習都有促進作用。
總之,只有家長重視這段時期的早教,並且正確早教,才能幫助寶寶發育得更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