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腹瀉、有顏色?教你從便便看寶寶的健康狀況

嬰兒大便顏色可以反映出寶寶的健康情況,平時照顧寶寶的時候,要留意寶寶大便顏色和形狀,以便及時判斷孩子的健康狀況。很多爸媽不知道如何判斷,下面小編做一個全解析,一起來看下吧!

不同階段不同,寶寶 “臭臭”顏色不同

由於兒童處於發育時期,各階段的餵養方法和飲食結構不盡相同,而且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所以,孩子的大便性狀也變化多樣。不過,作為家長應瞭解孩子正常大便的性狀以及不同餵養情況下的正常大便。

1.新生兒胎便(墨綠色)

估計孩子來到人世的第一次大便沒少嚇着父母,墨綠墨綠的一大堆,嚇得爸爸們跑去叫醫生。

其實這個是正常的。新生兒胎便的主要成分是水,大約佔了72%,由胎兒腸道脱落的上皮細胞、膽汁、濃縮的消化液及吞入的羊水組成,出生後幾小時內(一般10小時內)首次排出胎糞,呈墨綠色、有點發亮,很像夏天路面上被烈日曬溶了的柏油,狀態黏稠,無臭味。一般需要延續2-3天,每天拉3-5次,濃重的墨綠色才會消失,過渡為嬰兒的正常糞便。

提醒:足月的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都沒有排出胎便,請醫生檢查孩子是否有消化道先天畸形。

2.過渡期大便(黃綠色)

胎便排出的那幾日,餵奶也開始進行,待排淨胎便,向正常大便過渡時的大便呈黃綠色。多數新生兒在吃奶2~3天后大便呈現這一階段,然後逐漸進入黃色的正常階段(母乳餵養的寶寶)。

便秘、腹瀉、有顏色?教你從便便看寶寶的健康狀況

3.哺乳期大便

a.母乳餵養的寶寶(金黃色的軟糊便)

由於母奶中含有豐富的寡糖,能夠充分地刺激腸胃蠕動,因此大部分寶寶不會有硬便的情形,也不會有明顯臭味,呈金黃色,偶爾會微帶綠色且比較稀;或呈軟膏樣,均勻一致,帶有酸味且沒有泡沫。

母乳餵養寶寶的解便次數很彈性,通常新生兒期次數較多,一天2~5次,隨着孩子月齡的增長,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2~3個月的孩子大便次數會減少到每天1~2次。

因此,吃母乳的嬰兒如果出現大便較稀、次數較多等情況,只要嬰兒精神及吃奶情況良好,體重增加正常,沒有解便困難、腹痛、脹氣的情形,就都是正常的,家長沒有必要擔憂。

提醒:有的新生兒會發生一天排便7~8次的狀況,父母不必擔心,這叫做生理性腹瀉,屬於正常現象,到寶寶長到一定時期這種腹瀉會自動消失。

b.人工餵養的寶寶(土黃色的硬膏便)

用配方奶餵養的寶寶大便較少,通常會幹燥、粗糙一些,稍硬如硬膏,但也是隻要不難解,不似羊便,就沒關係。如果消化沒問題,通常會是土黃或金黃色,略帶一些酸臭味,每天約1~2次。

4.吃輔食以後的大便(顏色較暗)

寶寶從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隨着寶寶輔食數量和種類的增多,寶寶便性開始慢慢接近成人,開始變得顏色較暗。

便秘、腹瀉、有顏色?教你從便便看寶寶的健康狀況

這10種 “臭臭”,媽媽要當心

1.新生兒灰白便

寶寶從出生拉的就是灰白色或陶土色大便,一直沒有黃色,但小便呈黃色。

應對措施:趕緊通知醫生,很有可能是先天性膽道梗阻所致。延誤診斷和治療會導致永久性肝臟損傷。

2.豆腐渣便

大便稀,呈黃綠色且帶有黏液,有時呈豆腐渣樣。

應對措施:這可能是黴菌性腸炎,患有黴菌性腸炎的寶寶同時還會患有鵝口瘡,如果孩子有上述的症狀,需到醫院就診。

3.蛋花湯樣大便

每天大便5~10次,含有較多未消化的奶塊,一般無黏液。

應對措施:多見於吃牛奶或奶粉的小兒。如為母乳餵養則應繼續,不必改變餵養方式,也不必減少奶量及次數,多能自然恢復正常。如為混合或人工餵養,需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可在奶粉裏多加一些水將奶配稀些,還可適當喂些含糖鹽水,也可適當減少每次的餵奶量而增加餵奶次數。如果2~3天大便仍不正常,則應請醫生診治。

4.綠色稀便

糞便量少,次數多,呈綠色黏液狀。

應對措施: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餵養不足引起的,這種大便也稱“飢餓性大便” —你的寶寶沒吃飽,這時只要給足營養,大便就可以轉為正常。

5.泡沫狀便

大便稀,大便中有大量泡沫,帶有明顯酸味。

應對措施: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就能恢復正常。未添加輔食前的嬰兒出現黃色泡沫便,表明奶中糖量多了,應適當減少糖量,增加奶量。

已經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出現棕色泡沫便,則是食物中澱粉類過多所致,如米糊、乳兒糕等,對食物中的糖類不消化所引起的,減少或停止這些食物即可。

便秘、腹瀉、有顏色?教你從便便看寶寶的健康狀況

6.臭雞蛋便

大便聞起來像臭雞蛋一樣。

應對措施:這是提示寶寶蛋白質攝入過量,或蛋白質消化不良。應注意配奶濃度是否過高,進食是否過量,可適當稀釋奶液或限制奶量1~2天。如果已經給孩子添加蛋黃、魚肉等輔食,可以考慮暫時停止添加此類輔食,等寶寶大便恢復正常後再逐步添加。還可以給寶寶用點多種維生素製劑,以幫助消化。

7.油性大便

糞便呈淡黃色,液狀,量多,像油一樣發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樣可以滑動。

應對措施:這表示食物中脂肪過多,多見於人工餵養的嬰兒,需要適當增加糖分或暫時改服低脂奶等(但要注意,低脂奶不能作為正常飲食長期吃)。

8.水便分離

糞便中水分增多,呈湯樣,水與糞便分離,而且排便的次數和量有所增多。

應對措施:這是病態的表現,多見於腸炎、秋季腹瀉等疾病。丟失大量的水分和電解質會引起孩子脱水或電解質紊亂,應該立即帶孩子到醫院就診,並應注意寶寶用具的消毒。

9.血便

血便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通常大便呈紅色或黑褐色,或者夾帶有 、血塊、血黏膜等。

應對措施:

1)首先看看是否給孩子服用過鐵劑或大量含鐵的食物,如動物肝、血所引起的假性便血。

2)如果沒有服用,再看看大便狀態:

☆如果大便變稀,含較多黏液或混有血液,且排便時嬰兒哭鬧不安,應該考慮是不是因為細菌性痢疾或其他病原菌而引起的感染性腹瀉,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

☆如果大便呈赤豆湯樣,顏色為暗紅色並伴有惡臭,可能為出血性壞死性腸炎;

☆如果大便呈果醬色可能為腸套迭;

☆如果大便呈柏油樣黑,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

☆如果是鮮紅色血便,大多表明血液來源於直腸或肛門。

總之,如果是血便,媽媽就不能忽視,應立即到醫院診治。

10.羊便

寶寶大便乾燥呈顆粒狀。

應對措施:一般來説,人工餵養的嬰兒比母乳餵養的嬰兒更容易發生便秘。我們不以幾天拉一次或者一天拉幾次來斷定孩子是否便秘,一個最重要指標是—寶寶大便是否硬結,就是俗稱的羊便。是,就是便秘。媽媽一定要視情況處理。

便秘、腹瀉、有顏色?教你從便便看寶寶的健康狀況

寶寶經常便秘怎麼辦?

便秘是寶寶常見的一種症狀,由於便秘會引起腹脹、食慾不振和睡眠不安,影響身心健康,因此要採取措施,保持大便通暢,促進寶寶身心健康。

1.調整飲食

因母乳或牛奶量不足,應適當增加奶量。不滿3~4個月的嬰兒,可在牛奶中加些奶糕,有助於通便。5~6個月以上的嬰兒可添加粥、麪條、肉糜、魚泥、碎菜和水果等輔食,這些食物含纖維素較多,有利於大便成形,刺激腸蠕動,從而達到通便的目的。

2.訓練定時排便

對3個月以上的嬰兒,可以訓練其定時排便的習慣。幼兒可以在清晨或進食後定時坐盆,建立良好的排便條件反射。最好能做到每天定時排便一次,逐步養成每日定時排便的良好習慣。

3.增加有助通便的食品

經常便秘的寶寶,可讓其每天清晨飲用蜂蜜水。蜂蜜具有潤肺補中、潤燥滑腸、清熱解毒等功效,因此有良好的通便作用。飲用蜂蜜水每次不得少於60毫升,太少無效,若用温開水沖服效果更好。1歲以內寶寶不宜食用蜂蜜。

香蕉也是治療小兒便秘的良好食物。一般吃上一兩根香蕉,短期內即能達到潤腸通便的作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81 字。

轉載請註明: 便秘、腹瀉、有顏色?教你從便便看寶寶的健康狀況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