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能力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有了朋友的孩子,能夠更快的適應幼兒園生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探索世界和發展自己的能力上。
同樣是進入了小學階段,有研究發現,具有社交能力的孩子,往往學習成績也更好。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技巧呢?我想和你們分享一些建議。
幫助兒童創造社交機會
跟學知識不一樣,交朋友這個事情,單靠父母教不能教。兒童需要有與人相處的機會,才能逐漸積累經驗,懂得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做什麼,才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和喜歡。
因此,我們應該多帶孩子接觸不同的人,或邀請小朋友到家裏玩。
在這期間,讓孩子有空間自由交流。如果行為不傷人,就不能過分干預,讓孩子自己去解決矛盾和衝突。
協助兒童制定規則
在陪孩子玩耍時,我們可以幫助他建立一些社交規則。比如不能搶別人手中的東西,玩公共場所的東西要排隊等,每個人輪流玩。
只要孩子能遵守這些規則,就會更容易融入同伴之中,而不會成為別人眼中的“熊孩子”。
教會孩子一些社交技巧
通過演示,我們也可以教給孩子一些遊戲策略。
例如想要加入其他人,就可以提出要求,“我能和你玩嗎?”
也可以通過幫助的方式,讓其他小朋友在玩積木的時候,給他遞一塊積木,問他是否需要。
同樣的,也可以學習分享,讚美他人,幫助有需要的人等等。
通過這些策略的加持,孩子可以照顧到別人的感受,而不會以強硬的方式讓別人煩惱。
為兒童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
眾所周知,孩子是模仿能力最強的人,特別是父母在家的相處方式,是孩子最早見到的一種社交模式。
假如父母之間相互尊重、體貼,如週末時,父母也會一起幫忙做家務,這張圖片就會在孩子心裏種下一顆種子:互相幫助。在人際交往中,我們總是會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或事。
假如父親總是對母親頤指氣使,特別是在一些家庭中,父親是那種大男人主義,説大話的時候,那麼孩子也就學會了這種説話的語調和方式,即我們常説的“以自我為中心”,這明顯不利於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因此,在家庭中,父母自己要學會觀察,並調整夫妻間的相處方式,要孝順老人,給子女最好的教育環境。
理解他人的感受
人際間的矛盾經常是你不瞭解我造成的,所以爸爸媽媽要培養孩子的理解力,讓他們學會理解別人的感受。
父親和母親教給孩子表達情感的詞彙,讓孩子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感情,並理解這些詞彙的含義。看着哭着的孩子,爸爸媽媽教孩子説:這一刻,這小朋友很難過。所以,我們寶貝知道什麼叫悲傷。首先讓孩子明白什麼是情緒,知道如何去識別別人的情緒,瞭解別人的感受,學會將自己的情緒與別人比較。
人生的種種現象都能與孩子們交流,比如兩個小朋友在公園裏因為玩具車吵了起來,父母就能與孩子們談論當時兩個小朋友內心的感受。
但家長們一定要注意,當我們和孩子交流時,我們只是討論了現象,討論了事件雙方的感受,卻沒有做任何判斷,我們的目的就是讓孩子自己瞭解別人的感受。
兒童的社交能力
社交,簡單地説就是社交中的人際交流,但準確地説,三歲前的嬰兒談不上社交,這段時間,他們的首要任務是發展自我意識。假如孩子不願意和其他小朋友玩,就不能認定孩子的社交能力很差,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在這一階段培養寶寶的安全感是父母應該做
寶寶開始去幼兒園是培養寶寶社交能力的好時機。到那時,寶寶的語言已經發展到能夠表達自己的思想,而且還願意與其他小朋友交流。父母可以鼓勵寶寶多與寶寶溝通與交流,也可以讓寶寶描述幼兒園裏發生的事情。家長和孩子一起閲讀也是培養孩子語言能力的好方法。當兒童語言能力提高時,他們的社交能力也會得到
性格內向的孩子未必社交能力都很差。父母不能以孩子的性格來判斷他們的社交能力。寶寶的社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但沒有強烈的社交慾望,或者寶寶很喜歡社交,但能力不足,阻礙了寶寶社交能力的發展。父母要謹慎觀察,理性判斷。
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多鼓勵多表揚,循序漸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給孩子時間,給他機會,讓他慢慢地進步,慢慢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