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也要大降價?千億龍頭已蒸發500億,帶量採購或在路上

胰島素也要大降價?千億龍頭已蒸發500億,帶量採購或在路上
作者 |市界曾嘉藝

編輯 | 朗明

隨着國家藥品集中採購的範圍越來越大,胰島素領域或許也難以倖免。

作為胰島素龍頭的甘李藥業在資本市場早已“先跌為敬”。截至11月24日收盤,千億龍頭甘李藥業已經較最高點7月15日的204.06元/股跌去四成,報114.89元/股,市值僅為645.2億元,短短4個月時間,市值已蒸發500億元。

早在今年7月17日,國家醫保局發佈消息稱,國家醫療保障局有關司室召開座談會,就生物製品(含胰島素)和中成藥集中採購工作聽取專家意見和建議,研究完善相關領域採購政策,推進採購方式改革。

此消息一出,甘李藥業的股價便呈“跳水式”下跌。鼎臣醫藥管理諮詢總經理史立臣告訴市界:“胰島素如果真的進集採了,那麼對於甘李藥業的影響太大了,主要是因為他的產品太單一”。

成立於1998年的甘李藥業,主要從事重組胰島素類似物原料藥及注射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重組甘精胰島素(商品名“長秀霖”)、重組賴脯胰島素注射液(商品名“速秀霖”)、預混的精蛋白鋅重組賴脯胰島素混合注射液(速秀霖 25)。

1998年,甘李藥業的創始人甘忠如帶領其研發團隊研製出中國的第一支基因重組人胰島素,並將其分別轉讓給通化東寶和甘李藥業。

目前,甘李藥業的營收以及產品核心都聚焦在三代胰島素。就國內企業來説,目前僅有甘李藥業、珠海聯邦和通化東寶三家企業獲批生產三代胰島素中的甘精胰島素(長效)。

依據作用時間的不同,胰島素又可以分為速效胰島素、預混胰島素、中效胰島素與長效胰島素。根據來源差異,胰島素可分為動物胰島素(一代)、人胰島素(二代)以及胰島素類似物(三代)。

東方證券指出,目前在國內市場中,二代胰島素仍佔有較大市場份額,主要原因是三代胰島素價格較高,且進入市場較晚。

胰島素也要大降價?千億龍頭已蒸發500億,帶量採購或在路上
三代胰島素卻是甘李藥業的妥妥的“王牌產品”,也是其營收的重要支柱。2017年至2019年,甘李藥業營收分別為23.71億元、23.87億元、28.95億元,其中胰島素製劑銷售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 96.45%、 98.35%及 95.10%。

也就是説,甘李藥業僅靠一個產品就撐起了絕大部分收入。因此是否進入集採,對於甘李藥業來説影響巨大。

史立臣認為:“進入集採的話,這個降價幅度是非常大的,從之前的藥品集採的兇猛程度就可見。因此,即使進入集採了,甘李藥業還能佔據此前的市場份額,但利潤肯定會縮水,可能直接腰斬。何況他也不一定進得去”。

從收入結構上看,甘李藥業的產品結構較為單一。絕大部分收入來自其三代胰島素中的長效胰島素。2019年甘李藥業重組甘精胰島素銷售2097.4萬支,每支平均價格為121.35元,粗略算下來佔公司總營收比例超過85%,其他兩個品種的胰島素佔比較小。

再者,史立臣表示:“甘李藥業的優勢在於長效胰島素,但是這個有一個缺陷在於需要配合口服降糖藥使用,不像速效或者是中效胰島素可以單獨使用”。

史立臣認為:“未來短效、中效胰島素會逐漸替代長效胰島素”。根據東方證券研報,短效類門冬胰島素是銷量僅次於甘精胰島素的第二大胰島素產品。

不過國內門冬胰島素的供應商僅諾和諾德一家,今年甘李藥業的門冬胰島素已獲批生產,另外,珠海聯邦的門冬胰島素也已報產。因此從生產到上市,甘李藥業的門冬胰島素想要在短時間內成為業績增長點並不現實。

再加上,集採這一道“門檻”擺在眼前,甘李藥業壓力不可謂不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79 字。

轉載請註明: 胰島素也要大降價?千億龍頭已蒸發500億,帶量採購或在路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