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個兒,
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
後天的營養確實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就先來看看影響長個兒的3大營養素。
大家都知道,
鈣是人體必需的礦物質營養素,
所有的細胞都需要鈣,
鈣是骨骼、牙齒和細胞壁形成時的必需結構成分,
要長個兒,
缺了鈣肯定不行。
鐵是人體所需最多的微量元素,
缺鐵會引起貧血,
當寶寶血色素低於正常水平時,
可出現厭食、體重不增、胃腸吸收不良等症狀,
非常影響寶寶長個兒。
鋅是維持人體生命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
寶寶缺鋅會導致味覺下降,
出現厭食、偏食甚至異食的症狀。
話説,
一旦孩子嘴不壯,
個兒還怎麼長呢?
所以,
我們就來系統地講一下爸媽們最關心鈣、鐵、鋅營養素到底要不要補?
怎麼補?
鈣
其實孩子根本不需要額外補鈣劑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
6個月以下的嬰兒每天應攝入300毫克鈣,
7~12個月的孩子應攝入400毫克,
1~3歲應攝入600毫克,
4~10歲應攝入800毫克。
對1~4歲的孩子來説,
每天能保證奶量,
且其他飲食也均衡,
根本就不需要額外補充鈣劑。
含鈣量高的食物其實生活中很常見
首先,
補鈣的最佳膳食來源就是奶製品。
所以,
我們可以給孩子每天喝300~500毫升的純牛奶。
如果説孩子不喜歡喝純牛奶,
我們可以給孩子喝酸奶。
除了奶製品,
豆製品它的鈣含量也很豐富。
比如説,
豆腐、豆腐乾、豆腐絲、豆腐皮、腐竹等鈣含量就尤其豐富。
尤其是北方的豆腐,
它的鈣含量就更豐富了。
所以,
我們給做一個豆腐湯給孩子吃,
也可以很好的補鈣。
除了奶製品和豆製品以外,
還有一類食物,
鈣含量也非常豐富,
那就是綠葉菜。
例如小油菜、菠菜、小白菜、生菜、油麥菜等。
不過有一個細節,
家長必須得注意:
綠葉菜在烹調的時候,
要提前用沸水炒3~5秒,
把綠葉菜裏面的草酸給去除掉,
這樣,
草酸就不會影響鈣的吸收了。
鐵
講真,6個月以後的寶寶還真得擔心缺鐵
一般來説,
足月的嬰兒在出生時儲備了大量的鐵,
通常可以滿足他們 4~6 個月的成長需求。
所以對足月的寶寶來説,
當開始添加輔食之後,
儘早添加含鐵豐富的食物即可。
另外,
由於缺鐵是兒童最常見的營養缺乏症。
為了早期發現,
及時治療,
建議在寶寶 6 個月時通過血常規來檢查是否缺鐵,
以後每半年監測一次。
怎麼給孩子補鐵?
對於母乳餵養的寶寶,
由於母乳中鐵的利用率雖高,
但含鐵量較少,
所以寶寶 6 個月時需要儘快開始添加鐵含量高的輔食。
吃富含鐵元素的食物:
即動物性食品,
例如,動物血、肝臟、瘦肉。
媽媽們可以嘗試用碎牛肉拌在煮爛的稀飯裏作輔食。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獼猴桃、柑橘、橙子、西紅柿等果蔬。
維生素C能使食物中的鐵轉變為能吸收的亞鐵。
吃強化食物:
在奶粉、米粉、豆漿中,
有很多都是特別添加了鐵的,
“鐵”的強化食物中食物標籤上都有特別註明(區分適合年齡段進行選擇)。
鋅
6 個月內發生鋅缺乏的概率較低
母乳餵養的寶寶,
在 6 個月內發生鋅缺乏的概率較低。
但由於母乳中的鋅含量會隨着時間推移而減少,
在產後 6 個月,
母乳中的鋅含量已經比較少了。
所以當寶寶開始添加輔食之後,
需要注意增加富含鋅的輔食,
來幫助寶寶獲取足夠的鋅。
人工餵養的寶寶,
由於配方奶粉中已添加鋅,
可以滿足 1 歲以內寶寶的需求,
所以在 1 歲以內不需要額外補充鋅。
1 歲以後同樣可以通過均衡的飲食來滿足對鋅的需求。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速查手冊(2013版),
提供的孩子每天鋅元素的參考攝入量(單位mg/d)為:
0.5歲~1歲:2.8mg/d
1~3歲:3.2mg/d
4~6歲:4.6mg/d
7~10歲:5.9mg/d
食補是最好的補鋅途徑
給孩子補鋅,
有一個原則必須得告訴大家,
就是優先食補。
家長最好不要隨便去給孩子買市面上各種補鋅的製劑,
對孩子來説,
食補是最好的補鋅途徑。
那有哪些食物,
鋅的含量是比較豐富的呢?
貝類的海產品:
第一類富含鋅的食物是貝類的海產品。
例如,生蠔、扇貝、蟶子、花蛤等,
它們的鋅含量是非常豐富的。
動物性食品:
第二類富含鋅的食物就是動物性的食品,
特別是瘦肉,
每100克動物性食品中大約含鋅3~5毫克。
堅果:
堅果類的食物鋅含量也是相當豐富的。
比如説那種特別小的山核桃,
還有南瓜子、葵花子、松子、花生、腰果等。
微量元素還真不能瞎補
大多數家長對營養劑的態度都是:
有病治病,無病強身。
但其實,
想依靠某一種補劑來促進孩子的生長髮育,
很可能會事與願違。
不管是哪種營養元素,
都不是越多越好,
如果某一種元素過多,
則會對其他元素造成影響。
比如:
鋅補多了,會影響鐵的吸收;鈣補得過多,會影響鋅、鐵的吸收。
盲目使用補劑只會造成孩子的消化功能紊亂。
營養均衡才是最重要的,
這些營養成分的最好來源就是食物,
給孩子提供營養均衡的食材才是最好的保健品。
所以,
別總琢磨着娃缺啥了,
如果真的有所懷疑,
也別被街邊育嬰店或私人小診所忽悠了,
?
應該去正規醫院、找正規醫生、做正規檢查、行正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