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黏人”不是缺乏安全感,這樣做,區分娃屬於哪種依戀類型
週末,在地鐵站看到一對母女,女孩大概3歲,通過地鐵入口時不小心摔倒了。媽媽急着坐地鐵,本想拉起女孩就跑,可孩子一直拖着媽媽的大腿,嘴裏説着:“媽媽抱我”。媽媽有些不耐煩,“天氣這麼熱,怎麼抱你?跟着媽媽走,我們早點回家。”女孩還是不肯,委屈地望着媽媽,最後媽媽實在失去了耐心,拖着孩子走了。
一.寶寶“黏人”,是缺乏安全感嗎?
很多媽媽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家裏的孩子太黏人,像牛皮糖一樣甩都甩不掉。有時候媽媽在廚房做飯,要準備一家人的晚餐,偏偏“不懂事”的孩子,時不時地跑進來説“媽媽,你今天要炒西蘭花嗎?”、“媽媽,我的玩具壞了”、“媽媽,今天班上的小黃尿褲子了”。
媽媽實在沒有閒工夫回答孩子這麼多問題,對孩子説:“媽媽現在忙,你能不能先去客廳玩?”孩子點頭之後,沒過三分鐘,又跑到廚房説:“媽媽,今天的動畫片好難看,我們就這樣説説話吧。”然後搬個小凳子坐在媽媽旁邊,盯着媽媽做飯,媽媽無奈卻又不能對孩子發脾氣。
孩子總是黏着媽媽,難道是因為缺乏安全感?睡覺要媽媽陪,吃飯要媽媽喂,出門明明可以自己走路,偏要媽媽抱。媽媽想要孩子獨立點,可孩子就是喜歡跟在媽媽屁股後面。
二.獼猴媽媽和寶寶的相處方式
其實,不只是人類的孩子喜歡黏人,連動物界的寶寶也不例外。日本一位動物園園長,平時喜歡觀察動物養育孩子的方式。他發現:在眾多的動物中,獼猴寶寶和人類孩子的生活最為接近。獼猴寶寶剛出生時,並不是像大家想象中那麼大膽、活蹦亂跳,相反,它們非常喜歡黏着猴媽媽。經常是媽媽去覓食,它們跟着,媽媽去找住的地方,它們也跟着,總之猴媽媽身後總有一隻小猴子跟着。
這位園長還發現:獼猴雖然小時候喜歡跟着媽媽,但長大後它們會快樂地玩耍、奔跑,表現得既獨立又無拘無束。相反,那些獼猴小時候沒有機會跟着獼猴媽媽成長,或者獼猴媽媽身體不好而不能照看小獼猴的,它們長大後,會表現出怯懦和缺乏安全感,也不愛跟其他同類一起玩。
三.“黏人”不是缺乏安全感,而是“擁抱激素”的作用
可見,孩子喜歡黏人是好現象,媽媽不要因為情緒不好而推開孩子。如果這樣形成習慣,孩子長大後,也可能像獼猴一樣,變得不合羣,對周圍的人和物失去依賴的信任感。並且,媽媽和孩子越多親密接觸,越容易温暖孩子。有研究表明:媽媽抱孩子時,孩子大腦會釋放“擁抱激素”,孩子本能地可以感受到安全感和信任感。這可以證明,孩子和媽媽相處得越多,安全感就越足。
那麼,換個角度想,孩子愛黏人,就只是缺乏安全感嗎?
四.假設三種依戀場景,看不同孩子反應來進行判斷
場景:媽媽帶着自家孩子逛商場,同行的還有媽媽的兩個好朋友,媽媽這時候藉口上洗手間,讓孩子和兩個阿姨一起待會。阿姨友善地對孩子説“媽媽上洗手間,要一會才能回來,阿姨先帶你玩。”接下來,三種不同依戀型的孩子,會有不同的反應。
第一種類型:媽媽前腳剛離開,時間過去還不到一分鐘,孩子就開始鬧着要找媽媽。這時候就算阿姨們用冰激凌誘惑也不管用,孩子只顧着沉浸在悲傷裏。媽媽上洗手間回來了,孩子看到媽媽的一瞬間就衝過去抱緊,媽媽安撫過後,孩子也不哭了,繼續跟着大家逛商場。
第二種類型:媽媽離開之後,孩子似乎很不安,阿姨們和他説話也不想理,心裏想着“媽不見了”,覺得無助,就開始哭起來,阿姨們束手無策。好在媽媽及時趕了回來,孩子並沒有因為媽媽的到來停止哭泣,媽媽想逗孩子笑,孩子甚至還會產生拒絕的舉動。
第三種類型:媽媽去上洗手間了,去就去吧,孩子一心只想着,媽媽要是一會能帶自己去兒童樂園玩就好了。孩子絲毫沒覺得媽媽離開有不妥,商場裏的氛圍讓他很興奮。媽媽回來後,孩子不會刻意找媽媽,只要能帶着他玩就好了。
從不同孩子的反應可以判斷出,第一種類型的孩子,只要媽媽離開身邊就會哭鬧,媽媽回來哭鬧就會停止,這種可以歸為“安全型”。第二種類型的孩子,媽媽只要離開身邊,任何方式都安撫不了,這種孩子可以歸為“焦慮矛盾型”。第三種類型的孩子,媽媽離不離開都沒事,這屬於“逃避型”。
在這三類孩子中,第一種類型的孩子,他們感到不安時會主動找媽媽,年幼時也會通過行動表達,自己確實需要照顧。通過以上這樣做的方式,可以區分娃屬於哪種依戀類型。
五.想知道自家孩子是不是“安全型”孩子?這些日常表現可以看出端倪
孩子會很自然地擁抱父母,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時,本來自己坐也挺好的,可他就要坐到媽媽腿上,甚至會撒嬌。媽媽覺得腿痠,讓孩子起來,孩子還會賴在媽媽懷裏。親戚看自家孩子可愛,於是想要抱孩子一會兒,可孩子怎麼都不肯,還是覺得待在媽媽懷裏最安心。
孩子和小區裏的同齡人一起玩,媽媽一開始在旁邊看着,孩子表現得很獨立。如果發現媽媽不見了,再也沒有心思和孩子玩,還會大哭着找媽媽。去遊樂場,孩子其實很想玩遊樂項目,可總要回頭看爸爸媽媽是否在身邊。如果父母説:“你自己去試着玩吧”,孩子又貼在父母身邊不肯走。
孩子回家就喜歡分享學校的事,比如小白今天把飯菜裏的胡蘿蔔藏起來了,小紅喜歡班上的男同學,自己受到了老師的表揚等等事情。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喜歡黏着自己,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這種説法不完全科學,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很自然地會對外界會產生疑惑,這是生存需要。當孩子覺得外面的世界不安全時,父母就成為了他們的港灣,因為孩子覺得能從父母這裏得到撫慰,父母也會耐心地告訴他們“這個世界其實並不可怕哦~”
著名的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研究過:對年幼的孩子來説,他們時常需要父母的陪伴,每隔20秒就需要父母的關注,只有這樣他們才會覺得安心。那些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根本不會主動黏着父母,相反,他們會抗拒和父母親密接觸,對父母經常是不信任的狀態。就算父母主動和孩子製造親密關係,孩子也會覺得不適應,覺得和父母保持適當距離才是最好的狀態。
如果孩子願意和父母擁抱,這表示孩子本身擁有一定的安全感,為了成長需要,他們需要更多安全保障,這是非常好的現象。大人誤以為,孩子愛黏人,僅僅是缺乏安全感,這種想法過於片面。那些不黏人的孩子,才是真正缺乏安全感的人。對於這些孩子,父母要多給予關愛,多跟孩子交流,常常擁抱、誇讚孩子,讓孩子體會人和人之間接觸的感覺。
孩子如果能從父母身上得到安全感,有利於身心健康發展,在未來的成長路上,會更容易獨立生存。面對失敗,能夠有強大的內心做支撐。父母和孩子的關係變化,是由緊到松的過程,一開始父母要多跟孩子親密,孩子長大後才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