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拜託了爸媽!
前不久“開車超載一人,需交50元罰款而將自家小孩扔在馬路邊”,視頻在網絡上熱傳,爸爸還以摔孩子方式表示不滿,之後孩子爬起來去追爸爸,哭着求爸爸不要丟下他,看了這個視頻很是揪心,網友們紛紛評論怒斥這個父親。
@藍色翅膀:為人父母不需要經過考試真可怕,做父親的擔當在哪裏?
@網快樂567:就為了50元就這樣摔打孩子,你真的確定孩子是你親生的嗎?50塊錢有你的孩子重要嗎?
......
這位父親的行為引發很大熱議,評論大多都是批判父親將氣撒在孩子身上,我個人能夠理解這位父親當時的心情,請問各位評判這位父親做法對錯的網友們,你自己是否也有過將氣撒在別人的身上經歷呢?
被當“沙包”的孩子的危害
雖然家長知道把氣撒在孩子,對孩子傷害很大,但總是忍不住,但每次跟孩子發完火後很後悔,內心表示自己下一次不能再這樣了,但是等到下一次發火的時候還是忍不住。
有個調查顯示,小時候受到的最大傷害,是不知道何處來的“撒氣式”打罵,孩子無緣無故被家長們“撒氣”,像是被當成了沙包一樣,這些孩子會面臨着或多或少心理問題,長大了之後會造成社交障礙,不會輕易信任別人,甚至會憎恨父母,這些危害對孩子們來説是一輩子的。
為什麼會想把氣撒在別人身上?
我們有時會不自覺地把氣撒親人身上,“撒氣”其實是自己感覺安全感不足,或個人期望相差太遠時,這時需要找到一種方式來釋放自己內心這種自卑和缺失感,把氣撒在別人身上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你會發現我們總喜歡將氣撒在親人身上,很少撒在陌生人身上,因為在潛意識裏,親人是允許自己任性的,所以會覺得不管我們怎麼撒潑,他們都不會離開我們,這也是信任的一種表現方式。
家長將氣撒在孩子身上的時候,我們能夠直接感受到孩子對自己的需要感和我們對孩子的控制感,孩子不會反擊父母,反而會哭着求家長不要丟下自己,這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家長掌控感。
家長們想要控制住自己不向孩子撒氣,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式:
眼不見為淨
“我惹不起還躲不起嗎?”這句話可以用在跟孩子的交流上,當你看到孩子把玩手機很久不願放下時,你可能會發火對着孩子吼罵:“玩那麼久了還在玩,整天就知道玩手機,説你還不聽,你想要怎麼樣”,如果對孩子説這樣的話,那你是對孩子“撒氣”無疑了,這時候你可以選擇走為上計。
你可以回到房間等心情平靜一些再出來跟孩子好好説話,這時孩子也會意識到自己玩手機的時間到了,你可以跟孩子説“玩手機到時間啦,去跟弟弟一起去玩一下軌道汽車”,這樣孩子也可以很心甘情願的放下手機,也沒有造成雙方不開心的行為。
提前預警
當你覺得自己脾氣爆發之前,跟孩子們説“媽媽心情很差,馬上就要爆炸了”,説完你迅速離開,躲開孩子去做自己的事,孩子也能聽懂你的言外之意,知道自己不要去煩媽媽,把自己的事情都做好了,媽媽出來看到才會心情好,這樣等你情緒平復好了之後,孩子們也把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做好了。
多説“我氣死了”,“我急死了”
當生氣時你可以説“我氣死了”,表達自己的感受,你可能不會避免發火,不能避免情緒的崩潰,但可以控制好它,把它的危害降到最低,用一些不過激的言語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樣既起到了發泄情緒的作用又不會傷害到孩子。
有情緒需要釋放,不能壓制在心裏,家長要學會正確的疏導自己的負面情緒,用正確的方式來代替“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