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了一篇關於安全感和某些課程(比如數學、作文、體育)存在關聯的稿子,沒想到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這種關聯是確實存在的,但不是線性、單向的,不是單純的因果關係。
説數學好就一定安全感強,或者安全感強的數學就一定好,顯然是不成立的。
不管數學還是其他課程,都只是參考指標。
因為,安全感最本質的來源,是嬰幼兒時期、童年時期父母的愛。
有些讀者很睿智,或許也瞭解心理學,直接説自己因為童年的問題,導致缺乏安全感,問我怎麼辦。
説實話,我也很為難,因為這種情況,補救起來,難度相當大,至少比“童年不缺愛”的人難度大得多。
但也不用喪失信心。第一是要理解父母為什麼缺愛。
更多的情況,是父母把愛隱藏得很深,或者是因為父母離異之類的問題,導致你對父母的愛產生了誤解。
虎毒不食子,即便極其惡毒、冷酷的人,在自己的孩子面前,也會充滿愛意。
這不是個人的選擇,是自然的選擇,或者説是上帝的選擇,因為上帝需要人類繁衍下去。
人類需要繁衍,所以人類大腦中天生就有對後代的愛意,其他動物也是;
缺乏這種愛意的動物,都已經被自然界淘汰了。
如果無法理解,隔閡已深,那就從另一個角度做起:直面自己的不安全感。
美國心理學家斯科特·派克説過一句話,來源於他的親身經歷:
“人生唯一的安全感,來自於充分體驗人生的不安全感。”
你感到不安全,沒有關係,只要沒有客觀上的危險(比如孤身一人半夜外出),那就勇敢地面對它。
我的孩子上初中,有點內向。一次,她因為老師佈置的一件事情,要在上自習課的時間,去敲開其他教室的門。
這對她來説,很有難度的。她知道,一旦敲開門,四五十雙陌生的眼睛,就會齊刷刷地盯着她,讓她不自在。
可是,老師佈置的任務,又必須完成。她徘徊了好一陣子,這才鼓足勇氣,上前敲門。
後來你猜怎麼着?她把這件事,當成故事給我聽了,説起來活靈活現。
因為她發現,敲開門,所有的眼睛都注視着你,原來沒什麼大不了的!
不安全感,也是如此;你充滿這種感覺,越是逃避,它就會越強烈。
相反,你勇敢地面對它,敲開那扇門,就會發現,原來它不過如此,沒什麼了不起。
比如去參加社交、上講台演講,等等,都是如此。
第一次,你會有點緊張,甚至十分尷尬,過後都想不起來自己究竟講了什麼,只記得5分鐘很快就過去了;
你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什麼都沒講,説了聲“謝謝”就下來了。
——這都沒有關係。
就算你嘴角帶着米粒上了講台,惡意地嘲笑你的同學,也只是極個別的。
大多數同學,如果發現你在台上十分尷尬,嘴上還有米粒兒,他們會產生“共情”,就是把自己想象成台上的你,替你尷尬、難過。
這是一種同情的情緒,不是諷刺;
從內心裏,他們真心想幫你,希望你下一次變得更好,流暢自如,成為自己崇拜的對象。
的確,如果你演講失敗、交際失敗,有些同學會把它當成笑話看。
但多數時候,他們並無惡意,只是發現你已經平靜了下來,而自己缺少幽默的素材,只好又把你的故事當成幽默,嘚瑟一下而已。
越是這樣,你越需要練習。不是為了提高演講、交際水平,即便是僅僅從增加安全感的角度來講,也是如此。
這是一種成長。你會發現,這種成長,充滿了風險。
在斯科特·派克眼中,人生最大的風險,就是成長:
“我們一生要經歷數以千計乃至百萬計的風險,而最大的風險就是成長,也就是走出童年的朦朧和混沌狀態,邁向成年的理智與清醒。”
成長的風險,就是不安全感的增強。
但這是一個奇怪的鏈條:
去面對不安全感,經歷多次之後,人會進一步地成長、成熟;而心智成熟的標誌,是更強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