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女孩小時候普遍更黏爸爸?孩子有此表現,爸爸要學會跟她保持距離

由 俎巧玲 發佈於 健康

都説“爸爸是女兒前世的小情人”,所以這輩子父女關係才會如此緊密,有時候連媽媽都忍不住吃醋,説給自己生了一個“情敵”。究竟為何會如此呢?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為什麼女孩從小就更黏爸爸?

心理學研究發現,女兒從3歲以後,就會格外依賴父親,有時甚至會跟媽媽吃醋、爭寵,想搶奪爸爸更多的關注度。

至於為何孩子會出現這種行為,專家認為可能與三點有關:

1、爸爸能帶給女兒更多安全感

上一篇文章中,有説過“人這一生中有兩種需求,一個是母愛的親密,一個是父愛的堅定”。

女孩的心思從小就比較細膩,而且她們往往容易缺乏安全感,需要別人的呵護。父愛,往往就是女兒獲得安全感的源泉。

特別是當她們年幼之時,自理能力有限,在孩子的眼中,父親的形象就像是“超人”,似乎總能幫助自己解決難題。

父親,是力量、權威和博學的象徵,這些都會讓女兒產生崇拜心理,每次看到父親在身邊,都會格外有安全感,自然也會更加依賴一點。

2、爸爸給女兒的愛更“特殊”

父愛比母愛,可能會更加“狡猾一點”,因為父親總是懂得示弱,知道怎麼討好孩子。而母愛則顯得有些咄咄逼人,對孩子們來説,似乎有些強勢。

特別是對女兒,爸爸總會忍不住心軟,寵愛着“小公主”長大,所以他們往往表現得更有耐心,也更包容,對孩子有求必應,更不會因為小事苛責女兒。

試想一下,自己小時候是不是也總會覺得“天底下沒有比爸爸更好的人”了,如果你有這個念頭,恭喜:説明爸爸的“糖衣炮彈”起作用了。

在這裏面,還有一點就是“距離產生美”,因為大部分家庭其實還是媽媽承擔了大部分的教育責任,所以她們經常出現在孩子的面前,也會更嚴厲教育孩子。

而父親相比之下,不會過多幹預,可每次出場總會給女兒偏愛,兩相對比之下,父親往往就更得女兒的歡心。

3、“異性相吸”原則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孩子會經歷“俄狄浦斯期”,在這個階段,男孩會更黏媽媽,女兒則更黏爸爸。

其實,這點也可以用“異性相吸”來解釋,孩子到了某一階段後,有了性別意識,她們會意識到男孩和女孩之間有差別。

並且會在性別意識的催化下,開啓了關於“性別”的探索,所以喜歡跟異性接觸、相處,希望能借此來弄清楚,對方跟自己到底有何不同。

搞清原因後,有一點要提醒各位父親:和女兒相處時,也要注意保持好界限,如果發現孩子有以下異常,可能就需要跟她拉開距離。

有“界限”的父愛,才是高級的父愛

凡事一旦過度,就容易失衡。即使父親和女兒平時再親密,該建立的“界限”還是不能少。

特別是在孩子對男女概念開始有認知能力的時候,更要在平時就強化這個觀點給孩子,“有些界限即使是父親也不能逾越,何況是旁人。”

不過,這些“界限”也有兩層含義:

第一層是指生理上的。孩子到了3歲,就有了“男女有別”的意識,父親與女兒就要避免過於親密的肢體接觸,穿脱貼身衣服或者洗澡這種親密行為,最好由媽媽來代勞。

如果長期有過度親密的行為,往往容易導致孩子的性別意識模糊,與異性之間的界限難以劃分清楚。

之前有看過一個觀點,“女孩一旦失去身體邊界感,往往就不太容易感覺到異性的行為過界,自身的防範意識不足,容易陷入危險之中。”

所以,我們平時要注意做好這方面的工作,教會女兒自我保護意識。

就像張亮在某檔綜藝節目中所説,“如果是女兒的話,不要親嘴,我現在親她都是親腦門或者是手臂,教給她一些自我保護意識。”

第二層是指心理上的。父親作為女兒的信任對象,儘量不要讓女兒出現“巨嬰心理”。

我明白現在很多父親都是“女兒奴”,寵起女兒來毫無原則,對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這種心理上的“巨大滿足”,不懂設界限,看似為孩子好,從長遠上來看,無疑是害了孩子。

人這一生,需要有面對挫折和失敗的勇氣,父親一味的溺愛,很容易導致女兒變得嬌氣,將來離開了自己很難存活。

所以,如果當你們發現女兒不太懂男女界限,而且行為舉止都有些“嬌公主”,總想着別人幫自己解決問題時,就需要警惕孩子可能走偏了,父親要學會跟她保持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