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劍橋醫學院:新生兒頭圍越接近這個範圍,説明孩子腦發育越完善

由 回秀蘭 發佈於 健康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話,“孩子的頭越大,越聰明!”之前還以為只是個迷信説法,結果最近劍橋醫學院發了一份研究,表明新生兒頭圍與其腦發育程度有一定的關聯性。

雖然説頭圍與頭的大小也並非有絕對的聯繫,但至少頭大的孩子,相對來説頭圍也會更大,看來有時候一些傳統説法也不是空穴來風。

言歸正傳,在那份研究報告中,新生兒頭圍越是接近33~34公分,那麼説明孩子的腦發越完善。要知道,新生兒正常頭圍標準為32公分左右,如果低於這一標準,那麼新生兒可能會有一定的風險。

但是頭圍也並不是越大越好,如果超出34公分太多,那麼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問題,到時候醫生也都會做一系列相應的新生兒檢查。

當然,相對於這一部分腦發育更完善的孩子來説,他們的智商可能也會比較高一些。這也是為什麼一部分孩子小時候表現得更機靈,但一部分孩子則是相對“木訥”。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吧,就拿我堂嫂和我表姐來説,她們都生了一個兒子,而且前後都不超過一週時間。

我特意問了堂嫂和表姐,小侄子出生時頭圍差不多是33.5公分,而表姐的兒子出生頭圍則為32.4公分,差距還真是不小。

説來也神奇,小侄子從小反應就比其他孩子快,更為靈活一些,有人逗他笑,他都反應的過來,就連學起説話來都比較快。

而表姐的兒子呢,在他5個月的時候,我們逗他笑,他都還是愣愣地看着我們,只有眼珠子偶爾得轉動,倒是很愛哭。

説得好聽一些,孩子比較怕生,不愛搭理人。但實際上,當時家族裏有不少人都在懷疑,孩子腦袋會不會是有點問題,要不然換成其他孩子,逗他笑肯定有一定的反應。

但後來事實證明,表姐的兒子腦發育只是相對比較慢,並不是説“腦發育有問題”。差不多在1歲多時,我再次看到表姐兒子時,小傢伙已經變得非常活潑了。

因此,這裏要提醒家長朋友們,並不是説孩子頭圍小一點,就是腦發育出現問題,只是相較其他頭圍較大的孩子而言,他們的腦發育可能比較慢。

但也有句話叫“笨鳥先飛”,其實就是想借喻,就算孩子腦發育比較慢,但總有一天會趕上其他孩子。

因為大多數孩子在長大以後,智商程度其實都是差不多的,個體差異並不會很大,畢竟天才或是痴呆的概率相對還是很小的。

當然,孩子後天的聰明程度也不是完全靠頭圍所決定的。家長們一定要清楚這一點,如果後天沒有投入教育以及注重其他因素,就算再好的先天條件,也會喪失這一優勢。

另外還需提醒孕媽媽們,切不可為了增加新生兒的頭圍,而在妊娠期間毫無節制地補充營養。

確實,要承認的是,如果孕媽媽們在妊娠期間大量攝入營養成分,新生兒體重在大概率上會增加,這樣一來,他們的頭圍也可能會更大。

但是要知道,靠這種方式去增加新生兒的頭圍,其實具有很大的危險性,為什麼這麼説呢?

因為胎兒與孕婦所需的營養量的有限的,當攝入量過多,那麼多餘的營養成分就會變為脂肪,到時候不僅孕婦可能出現過於肥胖的情況,就連新生兒也可能出現這一情況。

當然,風險也是相對應的,肥胖的風險意味着增加分娩難度,以及新生兒出現疾病的概率也更大,健康指數受到了較大的影響。

因此,孕媽媽們一定要以營養均衡為主,不要為了增加胎兒頭圍,或是達到其他目的而盲目補充營養。最佳的營養攝入方式為適量補充以及搭配均衡,在妊娠期間,醫生也會通過測量,安排孕媽媽們下一階段的飲食計劃,希望孕媽媽們能夠遵從醫囑。

話又説回來,個人其實還是不太建議過於依賴新生兒頭圍。雖然説頭圍暗示新生兒腦發育程度,但是寶爸寶媽們一定要注重他們的後天教育問題。

如果能夠利用好這一先天優勢,不斷地對寶寶腦部進行開發、訓練,那麼效果説不定會更好。當然,對於一部分頭圍比較小的新生兒而言,也希望寶爸寶媽們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負擔,畢竟後期給寶寶補充營養,以及注重培養,寶寶也是會變得很聰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