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小暑過後,排毒正當時,簡單5招,排出毒素,身體健康,少生病

由 東方崇學 發佈於 健康

小暑過後,一日熱三分,天地間,就像個汗蒸房。

此時,人體就像在做汗蒸一樣,全身毛孔腠理都張開了。

身體內的毒素,也會趁機外發,是給身體排毒的一個大好時節。

趁着天時,來給你的全身做一次排毒,可事半功倍,為秋冬健康打下基礎。

小暑過後,出現6大跡象,説明體內毒素過多,需要好好排毒了

1:口舌生瘡

小暑過後,天氣越來越熱,容易引起心火熱毒,損害健康。

一旦口舌生瘡、潰瘍,心煩易怒,需要警惕是心臟毒素過多了。

2:臉色晦暗,出現粉刺、色斑

晚上休息的好,臉色依然晦暗,甚至出現粉刺、色斑,警惕肝臟毒素過多了。

肝藏血,當肝臟功能受損,導致毒素無法及時排出,會滯留體內,導致肝血不足,無法滋養臉部,從而導致臉色晦暗無光,粉刺叢生,甚至凝結成瘀血,形成色斑,此時,一定要注意給肝臟好好排毒。

3:汗毛異常旺盛

當肺積毒變黑時,汗毛就會變得又黑又長,尤其是四肢與嘴唇周圍。

所以,如果,發現近期汗毛變多變重,需要考慮給肺部排排毒了。

4:下頜長痘、水腫、尿頻尿少

如果,下頜長痘,並且出現水腫、尿頻尿少的情況。

此時,腎臟毒素過多,需要給腎臟排毒了!

5:排便不暢、放屁臭

經常排便不暢,容易便秘,甚至經常放屁很臭,需警惕腸道毒素過多了。

6:舌頭胖大、有齒痕

如果,清晨起牀後,舌頭邊緣有齒痕,甚至伴有舌苔厚膩等,需要警惕體內濕熱毒重,需要好好祛濕了。

小暑過後,排毒正當時,簡單5招,排出毒素,身體健康,少生病

第一招:吃

1、吃黃瓜

炎熱的夏季,吃點黃瓜,生津、止渴、解暑、排毒,十分有益。

黃瓜,含有黃瓜酸,能改善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有效排出毒素。

此外,黃瓜還含有維生素C,美白肌膚,保持肌膚彈性,還可促進臟腑排泄。


2、吃萵苣

萵苣,也是夏季不錯的排毒食物,可利五臟。

萵苣,入胃、小腸經,清熱利尿,解毒消腫,促進排毒。

此外,萵苣還可利五臟,有助於消積化食,還可利尿排鈉,促進人體排毒。

萵苣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腸道蠕動,潤腸通便,改善排便不暢。

所以,炎熱的夏季,多吃點萵苣,十分有益,還有助於瘦身哦~

第二招:飲

1、飲婆婆丁山刺玫茶水

夏天,婆婆丁、山刺玫花,隨處可見,一起泡水代茶飲,可更好的排毒。

婆婆丁,入肝經,擅長排肝毒,可對抗內毒素造成的肝細胞溶酶體和線粒體的損傷,解除內毒素導致的毒性作用,提高肝臟解毒能力,從而保護肝臟健康。

並且,婆婆丁,還有“尿牀草”、“排毒草”之稱,利尿通淋,祛濕熱,促進人體排毒,十分有益。

而山刺玫花,性質温和,可疏肝理氣,解鬱散結,舒發體內鬱氣,幫助肝臟更好的排毒,還可以改善不良的情緒。

經常用這二者搭配在一起泡水,對於肝臟排毒,疏肝理氣,利尿排毒,助力身體健康,十分有益。

2、飲木耳白菜湯水

經常喝點湯水,可洗滌腸道,潤腸通便,促進腸道排毒。

經常用黑木耳,大白菜,煲湯,對於腸道健康,十分有益。

黑木耳含植物膠質,可吸附殘留於腸道的“毒素”,並將其排出“洗滌”腸道。

大白菜含纖維素,能潤腸、排毒,還能促進身體對於動物蛋白質的吸收。

第三招:


1、子時熟睡

睡眠,是人體最佳的排毒方式之一。

良好的睡眠,對於促進人體解毒排毒,十分有益。

人體的五臟六腑,都在睡眠中,進行自我解毒與修復。

子時熟睡,晚上十一點前,要進入睡眠狀態,不可熬夜晚睡。

2、午時小憩

夏日,晝長夜短,中午睡一份午覺,可補充睡眠,消除疲勞,亦可調養肝腎。

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還可增強體力,促進排毒,對身體健康,大有益處。


第四招:按


1、按膕窩

膕窩,是肝經、腎經、膀胱經經脈循行區域。

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經常按膕窩,有助於身體排毒。

把手掌搓熱,來回搓擦兩側膕窩,間斷按壓,以局部發熱、酸脹為宜。

2、按腳窩

腳窩裏藏着人體湧泉穴,可幫助人體排毒。


經常按揉腳窩,疏通經絡、促循環,幫助排出體內濕寒。

此外,還可温補腎陽,促進腎臟排毒,增強體質,使人精力旺盛。

按的時候。要注意力度,不要用力過猛,稍微有點感覺就可以了。

五招:動

1、來回滾動

疏通膀胱經,可以更好的給人體排毒,經常來回滾動,可疏通經絡。

仰卧牀上,雙腿彎曲,大腿和小腿夾角約90度左右,雙腳緊挨牀面。

上體緩慢左右動,一左一右為一次,滾動8~10次。

接着用手抱膝(左手抱左膝,右手抱右膝,小腿與大腿自然摺疊),使背部成弓形,先左右滾動8-10次,而後背部與臀部交替離開牀面一上一下滾動4~6次。

2、敲大腿

肝膽不好,影響身體整個排毒系統。

疏通肝膽經,經常敲敲腿,大腿內側是肝經,外側是膽經。

雙腳與肩同寬,蹲馬步,雙手握空拳,從膝關節內上方開始,四拍,敲至腹股溝。然後,轉至膽經,從環跳穴開始,四拍,敲至膝關節外上方,慢慢收回。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