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分成兩種類型,分別是寒濕和濕熱。很多人説自己寒濕、濕熱都有。比如臉上既長痘、愛冒油、頭部愛出汗,但同時小肚子又是涼涼的,容易拉肚子;或者經常咳白痰,但白帶又偏黃,身體時表現出了寒和熱的症狀。
那這是為什麼呢?應該具體怎麼來調理?
寒 熱同時存在,是身體不同部位正邪抗爭的表現
寒濕和濕熱同時在我們體內出現,其實是很正常的情況,它是身體不同部位的正氣和邪氣抗爭的表現。
但不同的部位之間,正氣和邪氣的多少是不一樣的,這時候就會出現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正氣>邪氣。
正氣和邪氣會互相抵抗,這個部位就會出現明顯的排異反應,比如臉上出油、長痘、打嗝等情況,中醫把這些都稱為熱性症狀。
第二種情況:邪氣>正氣。
正氣因為無力抵抗,因此邪氣可以長期滯留在這個部位。表現出手腳冰涼,容易疲勞,經常腹瀉等情況,中醫把這些稱之為寒性症狀,是功能變得低弱的表現。
因為正氣和邪氣的抗爭,總是會有一個多一個少,一方戰勝另一方。所以身體上、中、下三焦,一個部位只會出現一種症狀,不是熱性就是寒性。但組合在一起,就有可能會出現上焦濕熱,下焦濕寒的情況。
如何同時祛掉濕寒和濕熱?
以前單獨講濕寒和濕熱的時候,有相應的辦法,針對不同的體質來化解體內的濕氣。但很多體內同時存在濕寒和濕熱的朋友就有點懵了,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
像這種寒 熱同時存在體內的情況,中醫上被稱之為“寒熱夾雜”,在調理身體時,會把寒藥和熱藥放在一起用。
1、半夏瀉心湯——上熱、中寒、胃虛有飲
主要改善寒熱錯雜之痞證,心下痞,但滿而不痛,或嘔吐,腸鳴下利,舌苔膩而微黃。上熱則口苦口臭,下寒則便溏,胃虛則上腹部脹滿(即胃痞),胃虛還易招飲邪,而胃有飲則會出現嘔吐。
於是醫生把半夏瀉心湯的方證要點歸納為3個字“嘔、利、痞”。為方便大家臨牀辨識半夏瀉心湯方證,我把其所謂的“寒熱錯雜”重新定義為“上熱、中寒、胃虛有飲”8個字。
2、柴胡桂枝幹薑湯——上熱、中寒、表虛、津不足
用於往來寒熱,胸脅滿微結,但頭汗出,小便不利,渴而不嘔,心煩,或大便溏泄等症。病在少陽,則胸脅滿、心煩、口苦;病在太陽,氣水上衝則頭痛、怕風、頭汗出;病在太陰,則腹冷、便溏,津液不足則口渴。
所以,為方便大家臨牀辨識柴胡桂枝幹薑湯方證,我把其所謂的“寒熱錯雜”重新定義為“上熱、中寒、表虛、津不足”9個字。
臨牀上若患者便秘,則方中使用天花粉和生牡蠣;若患者便溏,則可以用葛根替換天花粉,桂枝改肉桂,並把生牡蠣改為煅牡蠣以收澀之。
3、烏梅丸——上熱、中虛、下寒
用於改善蛔厥、久痢、厥陰頭痛,症見腹痛下痢、鎮定頭痛、時發時止、躁煩嘔吐、手足厥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