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比較頭疼的就是孩子不聽話,有的家長反應自己的孩子都快七歲了,但是對於自己説的話總是沒有什麼積極性,尤其是家長在讓孩子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慢慢吞吞,執行力特別差,越看越讓人着急。
其實想讓孩子做事情快起來,首先要從他們心裏改變對家長命令的看法,只要他們想“快”才能“快”起來。
父母將自己對孩子的要求用命令的口吻説出來,自然孩子是能夠感受得到的,他們慢慢吞吞的做其實是對父母命令的一種消極反抗,換位思考,如果父母是孩子的話,每天都聽家長命令自己做這個做那個的話,肯定也會心裏不爽。
而且命令就意味着家長對孩子的控制,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失去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養成了依賴的心理,做什麼事都等着父母下命令,不手把手的教好了他們就不會自己做事。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在社會中是沒有競爭力的,適應力也會很差,日子不會過得太好。
怎樣提升孩子的執行力呢
1. 多用引導性詞彙而不是命令
每次和孩子溝通或者是想要他們完成什麼任務的時候,不要用命令的口吻,不要威脅孩子,比如説“你不做我就。。。”“別讓我説第二遍!”這樣説出來的後果就是本來孩子能做好的事情,也讓家長威脅的做不好了。
因為孩子心裏有了恐懼,這種恐懼會讓他們對做事情有抗拒心,然後做的不好又招到了父母的批評,形成惡性循環。
不良的親子關係是孩子執行力差的背後原因,其實父母的出發點是好的,希望孩子可以自己獨立,但是説話的方式卻與出發點背道而馳。換句話説就是家長的“領導力”不夠。
一本美國教育書籍《正面管教》中曾經提到過,對孩子要多進行啓發式提問,用引導的方式讓孩子主動去做事情,用引導代替命令,讓孩子先從心理認同自己做的事情是好的,是有目的的,這樣會調動孩子做事的積極性,由不得不做變成我想去做,孩子自然就會很快速的完成父母的要求了。
比如母親想讓孩子自己疊被子,不要下命令的和孩子説“你早上自己疊被子啊,都那麼大了別讓我操心。”可以這樣説:“今天早晨媽媽太忙了,都沒有時間疊被子,你可以幫媽媽把被子疊好嗎,謝謝你呀”。
其實就是父母要把身段放下來,不要處在高於孩子的地位上,多一些禮貌和親切對孩子説話,讓孩子幫助自己做事情,這樣孩子才能夠體會到自己的存在感對父母來説是很重要的,找到自身價值。
父母表現的越需要孩子,孩子才會越願意參與幫助父母的行動中,家長給孩子安排任務的時候,要考慮孩子的體能和承受力,吩咐一些他們能做的事情,因為孩子完成幫助之後加上父母的感激語言,會有很大的成就感,總是讓孩子做他們做不到的事情沮喪和失落就會出現。
2. 學會向孩子示弱
請求孩子的幫助其實會讓孩子體會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因為從小他們習慣於自己是被保護的地位,在孩子心中沒有什麼比自己可以獨立並且受到表揚更有成就感的事情了,而幫助父母就是他們目前可以接觸到的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孩子會覺得“我幫助了媽媽,我很棒。”一旦孩子有了成就感之後,自身存在感就得到了印證,這樣的孩子就會更自信也更有做事情的動力。
父母照顧孩子是無可厚非的,但是總不能一直把他們當成弱者來看待,不管孩子做什麼都不放心想要替他們做,用命令和禁止的口吻來和孩子説話,這是將孩子當做寵物而不是當做一個人來看待。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獲得存在感,是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需要重視起來的事情。要學會和孩子“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