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祛濕王”被找到,不是生薑,早晚吃點,濕氣走了,贅肉掉了

由 長孫秀芬 發佈於 健康

每每入伏天氣,都是一年中氣温又高又悶熱的時節,主要是時間持續也很長。大家也知道入伏天氣天氣多變,各種高温時時刻刻圍繞在身邊,加上大家也酷愛納涼冷飲,躲在空調之下,可是這樣很容易導致我們身體濕氣纏繞,影響着身體的健康。

有沒有發現,很多人起牀以後身體發悶沉重,怎麼也打不起精神,食慾不佳,渾身痠痛等情況的出現,可這些正好説明着你體內的濕氣再加重。有句老話“濕氣不除百病生”,對此大家一定要引發關注。

如何自測自己是否存在濕氣重呢?

10個小點,希望你不要佔得太多,不然就要注意去除濕氣了。

1、女生容易身體虛胖,男生容易將軍肚;

2、不管男女,濕氣重會有舌苔肥厚,牙齒印明顯,而且口臭嚴重;

3、容易出現汗皰疹、濕疹等情況;

4、兩便異常,大便黏稠不成形,小便渾濁;

5、頭髮油膩不舒服;

6、肌膚容易長痘,也愛出油;

7、手腳痠痛,乏力困頓;

8、平時總是打不起精神,睡不着或者睡不醒;

9、食慾不好,吃啥都沒有胃口;

10、起牀乏累不堪,需要很長時間才可以緩解過來。

“祛濕王”被找到,不是生薑,早晚吃點,濕氣走了,贅肉掉了

説起濕氣,很多人都覺得生薑不錯,但是對於如此彪悍的入伏天氣面前,效果真的挺甚微的。祛濕小徑方,多種食材調配,早晚喝點,有起到健脾祛濕的作用。大家千萬不要忽視自己的脾胃問題,跟濕氣有着直觀的因素在裏面。脾胃好濕氣也沒了,濕氣走了脾胃自然也就好起來了。

材料有赤小豆、芡實、薏苡仁、大麥、紅豆、橘皮、梔子、苦蕎、甘草組成。像薏苡仁等這些偏寒的食物,最好先翻炒一下,然後一起開水泡幾分鐘,早晚喝點,能夠幫助起到利水消腫,健脾祛濕,加快體內濕氣的排出的作用。

看看這些材料的作用:

薏苡仁幫助利水消腫、而且健脾去濕;

紅豆能清熱消腫;養心補血,清心火

赤小豆有行血補血、健脾利濕;

大麥有提神醒腦,健脾開胃的幫助;

梔子有瀉火除煩、清熱利濕;

芡實起到補脾止瀉,除濕止帶;

甘草在材料中起到調和的作用。

日常什麼行為容易導致濕氣呢?

1、不愛運動,久坐

不論是工作還是學習,現在很多人都是隻想坐着,也不願意去運動,這樣身體的代謝運行出現問題,久了以後,就會導致體內濕氣淤積,最後只會導致體內濕氣越來越多,身體健康也出現了問題。

2、生活環境

特別是夏天,很多人都喜歡躲在空調下納涼,而且衣着又少,特別是南方地區,天氣多變生活環境容易潮濕,所以會很容易衍生濕氣。

3、食物不忌口

不論是哪裏,現在物質生活的豐富,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不管是生冷食物還是辛辣的食物,一下子吃冷一下子吃熱的,腸胃負擔很重,身體代謝不好,濕氣也跟着累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