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首兒所有點忙!紐扣、蝸牛怎麼“鑽”進孩子體內?

疫情期間的暑假已過去近半,沒有網課“束縛”的小朋友們,玩起來更歡實了,可隨之而來的傷害事件也頻頻發生。連日來,記者走訪了首都兒科研究所、北京兒童醫院、北京東區兒童醫院等多家兒童專科醫院後發現,各醫院暑期接診的骨折、外傷、鼻腔異物等患兒數量明顯增多。

棗核、紐扣甚至蝸牛“鑽”進體內

“醫生,孩子把一塊橡皮泥塞進鼻孔裏了……”上週末,一對年輕夫婦一大早就抱着2歲多的女兒匆匆進了首兒所耳鼻喉科診室。原來,小姑娘玩耍時,把一小塊橡皮泥塞進了左邊鼻孔裏,雖然父母馬上用生理鹽水給孩子沖洗了鼻子,卻仍不見橡皮泥出來。直到發現孩子不停流鼻涕,夫妻倆才慌了神,趕緊來了醫院。

暑期首兒所有點忙!紐扣、蝸牛怎麼“鑽”進孩子體內?

在首兒所耳鼻喉科,鼻腔異物患兒在做鼻鏡檢查

“是什麼顏色的橡皮泥?”“粉色,很小一塊。”“先做個鼻鏡看一下吧。”治療室裏,耳鼻喉科醫師杜君一邊安撫孩子,一邊提醒家長按住孩子。

儘管提前噴了麻藥,可當長長的鼻導管伸進孩子鼻孔裏時,小姑娘還是“哇”的一聲大哭起來。“有點腫,左側鼻腔裏有一團白色的濃鼻涕,不太像橡皮泥,異物有可能滑到嗓子裏,被孩子嚥下去了。流鼻涕應該是感冒或鼻炎引起的,先噴幾天藥,過幾天再來複查……”

“早上還接診了一個食管異物的小患兒,是吞了一枚一毛錢硬幣。”送走這名小患兒,杜君無奈地搖搖頭,“暑期以來,耳鼻喉科急診接到的呼吸道異物患兒大約佔到80%左右。”

記者瞭解到,在首兒所,耳鼻喉科醫生從患兒鼻子、耳朵和氣管等部位取出的異物,可謂種類繁多,既有棗核、紐扣、水彈珠、決明子、樂高玩具、紐扣電池,也有活着的蝸牛、蟑螂和小蟲子。“最危險的是氣管異物,晚一點孩子都可能有生命危險。有時候患兒來了立刻就得收住院。”杜君提醒家長,一定要看護好自己的孩子,尤其防止他們將一些小零件和小玩具往鼻子、耳朵或嘴裏塞。

在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暑期發生誤服的患兒數量也不少。誤服物品的種類更是五花八門,除了各種藥物,被患兒吃進肚子裏的還有圖釘、磁力珠、吸水彈和紐扣電池等。

“這些東西都特別危險。”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王荃説,以顏色鮮豔的吸水彈為例,它一旦到了孩子肚子裏,會迅速吸水膨脹,導致腸梗阻,最後只能通過手術取出;還有分幾次吞下兩顆以上磁力珠的患兒,珠子在兩段腸子裏,隔着腸壁就吸在了一起,可直接導致中間腸壁缺血壞死,進而發生腸穿孔;誤吞紐扣電池也非常危險,患兒食道里的黏液會讓電池發生短路並釋放有腐蝕性的化學物質,造成食道穿孔。

兒童骨折隱匿性強易被忽視

同樣是受傷患兒接診“大户”,前不久,在首兒所骨科急診科診室裏,11歲的患兒小涵舉着被包成“粽子”的左手來複查。小姑娘是在家玩啞鈴時砸傷了自己,導致左手中指指骨骨折。

當天上午,診室裏陸續來了好幾名患兒,基本全是骨折。

暑期首兒所有點忙!紐扣、蝸牛怎麼“鑽”進孩子體內?

首兒所骨科醫生在給摔傷患兒檢查

“叔叔,做手術疼不疼?”6歲的患兒小銀眼淚汪汪地問醫生。此時,她右手手臂已經完全動不了了。頭一天晚上,小姑娘踩着轉椅去夠書架上的玩具,一不小心摔了下來,導致肱骨內上髁骨折。骨科急診醫師元藝告訴家長:“這是一種關節內骨折,需要通過石膏固定,如果固定不住很危險,容易移位。所以,孩子需要通過手術打一根克氏針固定。”

“進入暑期以來,骨科接診的骨折、外傷的患兒明顯增多,每天都有五六十例,數量比放假前幾乎翻了一倍多。”首兒所骨科主治醫師汪喜順介紹,骨科患兒的年齡主要集中在3歲至10歲,受傷類型也比較多,其中騎滑板車、平衡車摔傷的孩子數量不少;外傷則集中在刀傷、玻璃和金屬物劃傷以及被門擠傷等;還有好幾個患兒是在玩媽媽的修眉刀時被劃傷的。

“我們尤其不建議孩子們騎平衡車,因為騎車時,孩子身體重心會抬高,速度又快,很容易摔傷導致骨折。”

最近,在北京東區兒童醫院小兒外科接診的患兒裏,十有八九都是外傷,其中包括擦傷、皮膚開裂傷和骨折等。

暑期首兒所有點忙!紐扣、蝸牛怎麼“鑽”進孩子體內?

北京東區兒童醫院小兒外科醫生在為患兒處理手部的傷口

前兩天,有個11歲小男孩在騎滑板車時不小心摔傷,當時身上不怎麼疼,家長就沒太在意。可沒想到,第二天孩子的右側肘部腫脹明顯,連手都抬不起來了,只好來了醫院。

詢問患兒病史時,東區兒童醫院小兒外科醫生郭文彥得知,孩子當天摔倒時,先用右手撐了一下地。“看着不太好,有可能是骨折,建議拍片看一下。”片子出來後,孩子肘部果然骨折了。

直到醫生給孩子打石膏時,這位家長還一臉困惑:“孩子沒有摔到胳膊肘,怎麼會骨折呢?”對此,郭文彥表示,孩子摔倒時,右手手腕用力撐地的那一下,發生了力的傳導,這是肘部骨折的原因。

“兒童骨折有時會有一定隱匿性,受傷部位往往只是腫脹,孩子並不會感覺太疼,容易被家長忽視。”郭文彥稱,如果孩子受傷後出現肢體腫脹、活動受限等症狀,一定別耽擱,要儘快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如果僅是擦破一點皮,在家用酒精消毒,保持傷口乾燥即可。

車禍傷患兒往往傷勢嚴重

前幾天,在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留觀病房裏,一名5歲的小男孩頂着兩個“烏眼青”,可憐巴巴地坐在病牀上。小傢伙是在跟小朋友們一起玩耍時摔到了頭,導致顱內出血。“疼……”男孩雙眼無神地小聲哼哼着,一旁的家長顯得憂心忡忡。

大到道路交通傷害、墜落傷、誤服,小到各種磕碰、擦傷和切割傷……暑期以來,在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各種受傷患兒幾乎每日可見,且數量明顯增多。

7月29日,急診科接到了兩名車禍傷患兒。當天,一家人開車外出,姥姥抱着2歲的弟弟,與6歲的姐姐一起坐在汽車後排,兩個孩子都沒坐安全座椅。

車禍發生時,弟弟雖然被姥姥抱在懷裏,可還是瞬間被彈了出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充當了姥姥的“安全氣囊”,孩子不僅顱內出血,還有腦挫傷;6歲的姐姐下肢骨折嚴重,一條腿的遠端動脈幾乎沒了搏動,被緊急送到醫院做了急診手術……

“這起兒童道路交通安全傷害事件很典型,如果姐弟倆當時坐在安全座椅裏,一定不會傷得這麼嚴重。”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王荃透露,除了乘坐汽車時發生的車禍傷,還有自己騎摩托車、電動車上路的受傷患兒,年齡大多在十三四歲,傷勢也都很嚴重。

受傷患兒裏還有一些被燙傷的。前兩天,北京東區兒童醫院小兒外科就接診了一名12歲的男孩。孩子自己在家鼓搗小實驗,用火將一個塑料製品燒化後,滾燙的液體滴落到腳面上,當時就起了個大水泡,幾乎覆蓋了整隻腳面。孩子到醫院檢查時,已達到深二度燒傷。還有一些燙傷患兒是不小心碰灑了盛有熱湯、熱水的碗或杯子受傷的。

郭文彥醫生提醒家長,孩子發生燙傷後,千萬不要抹醬油、牙膏或香油,這些東西不僅作用不大,還可能引起感染,並且會影響醫生判斷孩子皮膚燒燙傷的程度。他建議,發生燒燙傷後,要第一時間用流動水沖洗至少15分鐘,減少熱損傷,這樣比不做任何處置就來醫院的後期恢復效果要好很多。另外,也不建議直接用冰塊冰敷,這樣不利於後期傷口恢復。

相關鏈接

急診科醫生:90%以上兒童傷害本可避免

“事實上,90%以上的兒童傷害事件原本都是能避免的,可以説,這些傷害都不是‘意外’。”王荃提醒,無論家長還是兒童,平時一定要遵守規則,提高安全意識。

她舉例説,16歲以下的孩子不應該騎摩托、電動自行車上路,12歲以下的孩子不應該騎自行車上路;兒童外出玩滑板時一定要穿好護具、戴好頭盔。對家長來説,任何時候都不要把孩子單獨留在家裏,因為墜落傷的發生往往就在一瞬間。她提醒家長,平時一定不要在陽台下面堆放東西,也不要在窗户底下放牀,孩子很容易就踩着這些東西爬出窗外。另外,家長要將家中的鋭器、刀具、藥品等妥善收好,最好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尤其不要當着兩三歲孩子的面兒吃藥,也不要在喂藥時騙孩子説是糖,更不要用飲料瓶去裝各種酒精和消毒劑。有的家長認為把瓶蓋擰緊就行,實際上千萬別小看孩子的開蓋能力,兩三歲的孩子幾乎10秒以內就能打開瓶蓋。

“當家裏有年紀比較小的孩子時,家長一定要做到有效看護、用心陪伴,不要一邊低頭玩手機,一邊看孩子,這樣等於沒有看護。”王荃説。

【來源:北京日報客户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05 字。

轉載請註明: 暑期首兒所有點忙!紐扣、蝸牛怎麼“鑽”進孩子體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