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古今研究:香薷

中藥古今研究:香薷

一、典籍摘要:

《名醫別錄》:“主霍亂腹痛吐下,散水腫。”

《本草綱目》:“世醫治暑病,以香薷飲為首藥。然暑有乘涼飲冷,陽氣為陰邪所遏,遂病頭痛,發熱惡寒,煩躁口渴,或吐或瀉,或霍亂者。宜用此藥,以發越陽氣,散水和脾。”《本經逢原》:“熱服能散暑邪,冷飲則解熱利小便,治水甚捷。”

《本草經集註》陶弘景: 味辛,微温。主治霍亂腹痛吐下,散水腫。

《雷公炮製藥性解》李中梓:味辛,性微温,無毒,入肺、胃二經。主下氣,除煩熱,定霍亂,止嘔吐,療腹痛,散水腫,調中温胃,最解暑氣。

香薷性温,其除熱解暑之功,何若是其着也!不知炎威酷暑,則臟腑伏陰,胸腹有凝結之憂,而皮膚多蒸熱之氣,得香之辛以散之,温以行之,傷暑之證,從茲遠矣。

《本草經解》葉天士:氣微温,味辛,無毒。主霍亂,腹痛吐下,散水腫。

香薷氣微温,稟天初春之木氣,入足少陽膽經;味辛無毒,得地西方燥金之味,入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氣味俱升,陽也。

夏月濕熱之氣,鬱於太陰陽明,則揮霍擾亂而腹痛吐瀉矣;其主之者,温能行氣,辛可解濕熱也。肺者相傳之官,主通調水道,下輸膀胱;香薷味辛潤肺,所以主散水腫也。

《玉楸藥解》黃元御:味辛,微温,入足陽明胃、足太陽膀胱經。利水瀉濕,止嘔斷痢,温胃調中,治霍亂、腹痛、吐利之症,利小便,消水腫,止鼻衄,療腳氣。庸工用之治暑病。

《本草新編》:,味辛,氣微温,無毒。入脾、胃、心、肺四經。主霍亂,中脘絞痛,治傷暑如神,通小便,散水腫,去口臭,解熱除煩,調中温胃,有徹上徹下之功,撥亂反正之妙,能使清氣上升,濁氣下降也。但宜冷飲,而不可熱飲,宜少用,不可大用。少用,助氣以祛邪;大用,乃助邪以耗氣。冷飲,乃順邪解暑;熱飲,乃拒邪以格熱。

《得配本草》:辛,温。入手太陰、足陽明經氣分。發散暑邪,通利小便。治霍亂轉筋,胸腹絞痛,嘔逆泄瀉,遍身水腫,腳氣寒熱,口中臭氣。

中藥古今研究:香薷

《本草備要》:辛散皮膚之蒸,温解心腹之凝結。屬金水而主肺,為清暑之主藥。

《藥性歌括四百味》:香薷味辛,傷暑便澀。霍亂水腫,除煩解熱。(陳久者佳。)

《馮氏錦囊秘錄》:,主霍亂中脘絞痛,傷暑小便澀難,散水腫,有徹上徹下之功。肺得之,清化行熱自下也。去口臭,有撥濁回清之妙。脾得之,鬱火降氣不上焉。解熱除煩,調中温胃。然辛温走散,元氣虛者,不可過投。中熱者,尤所禁用。且因味辛性温,宜涼飲,不宜熱服。

《日華子本草》:"下氣,除煩熱,療嘔逆冷氣。"

《本草衍義補遺》:"治傷暑,利小便。"

《滇南本草》:"解表除邪,治中暑頭疼,暑瀉肚腸疼痛,暑熱咳嗽,發汗,温胃,和中。"

二、現代研究:

1、成分:主含揮發油,油中主要有香荊芥酚、麝香草酚、百里香酚等成分;另含黃酮類成分。《中國藥典》規定:含揮發油不得少於0.60%;含麝香草酚與香芥酚的總量不得少於0.16%。

2、作用:本品有發汗解熱作用,能刺激消化腺分泌及胃腸蠕動。此外,有抗菌、抗病毒、利尿作用。

3、藥理:抗病毒作用:海州香薷水煎劑1:20 濃度時對病毒ECHO11 株有抑制作用。抑菌作用:本品揮發油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

中藥古今研究:香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91 字。

轉載請註明: 中藥古今研究:香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