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孩子是件很辛苦的事情,不僅要考慮孩子的吃穿,還得考慮孩子的教育,而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階段家長都會有不同的苦惱,而最讓家長頭疼的就是孩子的“叛逆期”。
有些家長可能會在孩子的“叛逆期”對孩子動手,但反而發現孩子是越打越叛逆,家長可能只是看到孩子身上的各種“毛病”,並沒有發現自己的教育出現了什麼問題。
而一旦家長舉起了“叛逆”這個大棒,孩子一切不聽從家長指揮的舉動就都被理解為“叛逆”了,孩子就沒有了反駁的機會。而我們對叛逆的理解還是有些偏頗的。
“叛逆”是基於家長威權的描述,“叛逆期”實際上是孩子“自我”迅速發展的階段,父母沒跟上,才會覺得孩子“叛逆”,明智成熟的父母,應該和孩子一起成長。
孩子的“叛逆期”可能只是家長沒有跟上孩子的發展,那麼家長怎麼才能更好地度過孩子的“叛逆期”呢?
一、與孩子一同成長
孩子不管到了多大在父母的眼裏永遠都是個孩子,而作為父母都要插手孩子的事情,所以,事事都要被父母管着。
你有沒有發現孩子小時候你讓寶寶穿什麼樣的衣服,寶寶就穿什麼樣的衣服,但當他到了中學,你再追到他後面説“寶寶,今天很熱你還是把那件衣服換上吧”,又或者説“你怎麼又跟那個學習不好的孩子一起放學呢?”。
孩子可能已經很不耐煩地説“我不熱,你再不要嘮叨了”。孩子作為一箇中學生肯定知道自己該穿什麼樣的衣服,該交什麼樣的朋友,如果父母再橫加干涉,只會讓他們離那麼越來越遠。
明智的父母應該根據孩子的成長去調整自己,不要總是拿管小孩子的那套來管一箇中學生。
父母不僅要調整對孩子的態度,也要調整對孩子説話的語氣,把他當作一個和你有平等話語權的人來對待,而不要想着還是管他。
你不僅要了解他現階段的喜好,也要試着去喜歡他們喜歡的東西,誰沒有年輕過呢?想想自己年輕的時候自己喜歡的東西不被父母理解的感受,我想你就能夠理解你的孩子了。
這樣才能和孩子有説話的機會,當你説出幾個他們喜歡的明星或者遊戲的時候,孩子可能會很驚訝,沒想到你也在試着瞭解他,孩子這時才能慢慢地靠近你。
二、建立自己的威信
我們肯定還記得孩子小的時候會説“爸爸/媽媽是超人,爸爸/媽媽最棒了”,而隨着孩子的長大,這樣的話語是很難聽到了。
而最多的就是“爸這個你又不懂,跟你説了你也不會明白,你不要再煩了”。孩子不再崇拜自己的父母,父母在他們眼裏也沒有了威信。
所以,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自我的威信,那麼要做到有威信,首先就是説話要算數啊,現在孩子長大了不再像以前那樣了,不再是你説啥就是啥,所以自小就要給孩子樹立正面的榜樣。
有威信不僅指説話要算數,而且做人做事更要有理有據,以理服人,也體現在你平常的待人接物中,家長是孩子的一面,你想讓孩子是一個懂禮貌、講道理的孩子,那就得孩子作出榜樣來。三、增加溝通交流的機會
很多父母因為工作忙而忽略了和孩子的溝通,總是覺得孩子吃飽穿暖有錢花,就是對孩子好了,其實不然,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最缺的就是家長的陪伴,哪怕是一個電話的溝通也是很有用的。
而這個時期的孩子心理問題也會很多,孩子有話沒地方傾訴,久而久之就變得沉默寡言了。
就拿家長最為熟悉的“早戀”來説吧,可能孩子只是對另外一個同學的好奇,只是想去了解她/他,想和他/她成為朋友,但在家長看來就是“早戀”,這時家長就會避之不及,有些家長還會找對方的家長、找老師。把這個事情鬧得很大,讓孩子沒法再繼續學習了。
其實,如果你和孩子多溝通的話,能理解孩子的心理感受和變化。你可能會覺得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為啥在幼兒園你會鼓勵孩子去和同班的小朋友交朋友,到了中學交朋友為啥就不行了呢?
其實,孩子的心理沒變,是家長草木皆兵了,所以,溝通和交流是很有必要的,交流並得到有效的反饋,才能為後續的溝通打好基礎。
四、正視孩子的成長,該放手時放手
其實,給孩子的《叛逆期》不止一本。孩子兩歲時,就有“叛逆”的行為。例如,如果你不讓他扔玩具,他會把它扔到地上。如果你讓他吃東西,他就得逗狗。但此時,你只會覺得孩子的行為有點吵鬧和不聽話,而你又不認為他是“叛逆”“此時,家長們覺得這些事情還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而且容易處理。
那為什麼孩子到了中學,不再聽你的話,你就覺得他“叛逆”、頑劣呢?孩子終會長大,也會有自己的主見和思想,家長要正視這種成長,不要再想着去控制孩子,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遠處看着孩子自己去走自己的路,家長不可能一直扶着孩子走路,他們也終會成長,飛往他們想去的地方。
家長要正視孩子的成長,他們並不是“叛逆”了,而是不再是你的小乖乖,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見,家長也不必驚慌,每個人都是從青少年成長起來的,所以,適當的放手和未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