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症狀表明孩子可能有小兒抽動症,家長應該這樣做!
小兒抽動症全名為“小兒抽動穢語綜合症”,是慢性神經精神障礙疾病的一種,多發於5-12歲的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男孩患病率高於女孩。小兒抽動症的患病原因有很多,比如:遺傳、中樞神經遞質失衡、神經生化改變、腦結構或功能異常、孕期腦損傷、環境刺激等,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兒科疾病。
小兒抽動症不會對人體健康狀況產生較大的影響,但是會干擾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為家庭增添不必要的負擔。家長朋友們只有瞭解小兒抽動症的症狀,才能夠在患病初期儘早辨別,幫助孩子及時就醫。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小兒抽動症的表現吧!
一、運動性抽動。患者表現為眨眼、點頭、撅嘴、伸舌、皺眉、縮鼻、搖頭晃腦等,還有聳肩、跺腳、甩手、握拳、扭腰等,一般從頭部抽動開始,逐漸蔓延至四肢和軀幹。患病時間越長,運動性抽動的次數越多,頻率越快。
二、發聲性抽動。發聲性抽動可大致分為簡單發聲性抽動和複雜發聲性抽動,前者會使患者經常發出“嗯”、“啊”、“哦”、“噢”等聲音,或者出現咳嗽聲、吸鼻聲、清嗓聲、犬吠聲、嘔吐聲等;後者表現為無緣無故的尖叫或者罵人,説出的話語大多與所處環境沒有太大的聯繫。
三、多發性抽動。患者表現為刻意重複別人的語言或者模仿別人的動作和表情,甚至出現穢語症和咒罵現象。除此之外,還有可能出現強迫症、多動症、自殘行為和精神障礙等。
小兒抽動症沒有立竿見影的治療方法,且治療進程緩慢,通常以藥物治療為主要手段。當孩子患上小兒抽動症時,家長朋友們應該怎麼做呢?
一、心理疏導。家長要多多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幫助孩子排解內心的焦慮和壓力,告訴他們要和朋友和諧相處,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同時,可以幫助孩子樹立一些健康的興趣愛好,轉移注意力,減輕心理壓力。
二、改善教育方法。家長不應該只關注學習成績而忽略孩子的內心想法,要學會改變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理念,為孩子營造一個輕鬆自由的成長環境,用言傳身教代替責備辱罵,注意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三、提高身體素質。健康的體魄是對抗疾病最好的武器,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多吃水果蔬菜,多喝熱水,經常鍛鍊,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爬山、游泳、騎車,緩解病情的同時還能拉近與孩子的距離。
四、規律生活。家長可以規定家庭用餐、睡覺、娛樂、學習的時間,教導孩子用過的物品放回原處,幫助孩子培養組織感和集體感,保持條理性,戒掉懶散不守規矩的性格。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獨一無二的寶貝,即使不幸患上小兒抽動症,家長也不應該將孩子區別對待,讓孩子承受異樣的眼光。治療小兒抽動症不僅需要孩子的配合,更需要家長的努力,最重要的就是要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不拋棄不放棄,讓孩子擁有快樂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