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們家裏有沒有這樣一位老人,滿肚子的典故。立秋後的絲瓜可以吃;立秋後的茄子,毒性最大,不能吃...
天天和尚唸經一般地嘮叨,立秋,幾乎是很多果蔬的劫。立秋之前美好如蜜,立秋之後毒如砒霜。不知道這樣的説法從哪裏來,説得信誓旦旦,彷彿親身驗證過一般。
那麼,立秋之後,絲瓜真有那麼好,茄子真的不能吃嗎?
其實絲瓜有多個品種,春夏秋冬都有。夏絲瓜大概是六月到七月可以種,生長期很短,50天左右就可以採摘了。立秋之後勝良藥,不知道道理在那。但是立秋之後有些絲瓜不好吃是真的,應該是因為長老了,裏面都纖維化了,不好吃了。
茄子一般五月把秧苗種下,生長期大概80天。應該也同樣是因為過了立秋就長的太老了,裏面的籽都變大變硬了,也不好吃了。但是所謂有毒,應該是指茄子含有的一種茄鹼,會傷害到人的神經系統。隨着絲瓜越長越老,水分變少,茄鹼會增多。不過含量不高,算不上毒性。
不過茄子本身確實是有一種怪怪的味道。小時候家裏種了很多茄子。如果只是清炒,就能吃出那股淺淺的澀味。
以前的人靠天吃飯,露天種糧種菜,對時令有極其嚴苛的講究。《黃帝內經》有云: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既然飲食可以養生,那麼什麼時候吃什麼自然就有一套理論。
而普通百姓做不到類似清代詩人兼美食家袁枚那樣的講究,還能寫出《隨園食單》給後人看看精細膾食各種做法。老百姓的理解就是要養生,吃當季菜。過季菜於身體無益,不如不吃。又怕後代不理解其苦心,乾脆説過季的茄子有毒,不能吃。
把話説狠了,自然能震懾住一些人,所以這樣的説法就流傳至今。而現代大鵬蔬菜種植,季節的概念已經打破了。隨便問一下,別説小孩,就是現在20到40歲的人,也説不清各個季節的蔬菜是什麼。
當然,古人的説法也有智慧的結晶。是對那個時候的飲食看法。我們也要善於提煉放到現在都正確的部分,傳承下去。
(圖片源於網絡,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