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我在故宮修文物》,讓文物修復師從幕後走到台前。細緻、耐心、專業的外表下,他們有着一顆玲瓏剔透的匠心。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IC君帶大家一起走進古老文物背後的那些修復師,看他們是如何化腐朽為神奇,又是如何解開古老文物沉睡千年的密碼?
2013年初,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益陽兔子山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發掘中發現16口古井,其中11口出土了飽水簡牘,共計1.5萬片(枚)。
“這些簡牘的年代從戰國延續至三國時期,數量之巨大,時間跨度之長,在湖南乃至全國都極其罕見。”研究員、古文字專家、兔子山遺址發掘的領隊張春龍介紹説。
“修復考驗的是耐心和細心。簡牘本體糟朽,稍有不慎就可能損毀。從提取到清洗,就如同呵護剛剛出生的嬰兒一樣。” 黃仁芳,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銅官窯基地簡牘工作室的修復師。對於文物修復,她有着不一樣的感受。
圖片署名:郭立亮/IC photo
為通過簡牘瞭解歷史,像黃仁芳這樣的簡牘修復師加強了對簡牘的搶救和保護。
圖片署名:郭立亮/IC photo
從廢棄古井的泥水中清理出來的無字簡,看上去只是近乎腐朽的竹條木片。深藏於地下的簡牘,被淤泥裹得嚴嚴實實的。修復師只能一點點的,將簡牘上的泥土進行細心清洗,生怕它們有絲毫的破損。
圖片署名:郭立亮/IC photo
當簡牘再次暴露在空氣中,只需要片刻,就被氧化成了黑色。清洗,只是剛剛開始。
接下來,修復師陳樹仁對脱水簡牘進行“洗白”處理,簡牘通過化學藥水涮洗後,再用電吹風一吹,瞬間由棕黑色變成米黃色。
圖片署名:郭立亮/IC photo
在這個過程中,修復師還要對細小的“削衣”(簡牘抄寫過程中寫錯、用刀削下來的木屑片)進行清洗處理。
圖片署名:郭立亮/IC photo
修復師從烘乾箱中取出經過九天九晚脱水處理的簡牘。脱水過程中,技師須24小時值守,每2小時查看一次温度。
圖片署名:郭立亮/IC photo
目前,共有9400多枚有字簡牘在進行修復保護,已經修復脱水處理了一半,餘下的仍在修復之中,大概還要三年時間才能全部處理完。
“我們在與時間賽跑,抓緊簡牘修復保護。”簡牘修復保護過程非常複雜,從發掘到封裝,一枚簡牘的處理可能經歷數月甚至幾年時間,過程大致分為清洗、脱色、脱水和包裝。
其中,脱色、脱水是修復保護的關鍵,要用化學制劑脱色才恢復簡牘的本色。脱水,不僅需要經驗、技術,還需要“熬夜”。
圖片署名:郭立亮/IC photo
質地脆弱的簡牘,修復工作需要格外小心。修復師通過軟筆,對一枚枚竹簡再一次進行仔細清洗。
圖片署名:郭立亮/IC photo
之後,修復師還要在電腦上,對修復前後的情況進行逐一比對。
圖片署名:郭立亮/IC photo
經過精心修復,還原後的簡牘上,墨跡清晰,文字精美,似乎在講述着當年的故事。
圖片署名:郭立亮/IC photo
修復師將修復好的簡牘,裝進專門定製的有機玻璃板裏,編號、密封保存。
圖片署名:郭立亮/IC photo
“簡牘上的文字精美,研究起來也很有趣味。”張春龍説,修復後的簡牘被封裝進定製的有機玻璃板裏存檔保護,用於歷史研究和展覽。
圖片署名:郭立亮/IC photo
當人們在博物館重新觀賞文物時,可曾想到:簡牘出土之時,都是散亂地混雜在廢棄古井的泥水中,看上去只是近乎腐朽的竹條木片。
在簡牘工作室,修復師們精心“呵護”着這些寶貝,日復一日地細緻清洗,年復一年地精心修復,用匠心化“腐朽”為神奇,解開它們身上的歷史“密碼”,重新拾起了那些時間長河中的珍貴碎片。而不斷出土的簡牘文物,還在訴説着當年的故事,這些修復師,正是故事的挖掘者和講述者。
因為他們,這些記載着歷史的簡牘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歷史文明再一次有了不一樣的温度,更有了歲月的厚度。